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九百零五
2019/07/24 04:36:49瀏覽119|回應0|推薦5
◎菩薩戒本
大乘律藏中記載菩薩戒的條文,並說明戒
相的典籍,也是菩薩學習戒律的唯一依據。在
漢文、藏文大藏經中,均有《菩薩戒本》的譯
本,而漢文有前後所出不同的四種譯本。
(1)《菩薩戒本》一卷,北涼‧曇無讖譯,從
《菩薩地持經》卷四〈方便處戒品〉錄出又加
歸敬頌等而成,後人為了區別於唐譯《菩薩戒
本》稱它為《地持戒本》。曇無讖在敦煌停留
的數年中,譯出此本。其年代大概在他於北涼
‧玄始十年(421)去至涼都姑臧之前。收在
《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2)《菩薩善戒經》一卷,劉宋‧求那跋摩
譯。求那跋摩於元嘉八年(431)到建康(今
南京),由祇洹寺僧慧義等請其譯出《菩薩善
戒經》二十八品,後來他的弟子又於定林寺代
譯出二品,成三十品。此一卷本《菩薩善戒經
》,即弟子代譯二品之一,是在繕寫時分出單
行的。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冊。
(3)《優婆塞五戒威儀經》的前半卷,譯者不
詳。《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係失譯本(見《出
三藏記集》卷四),《大周刊定眾經目錄》中
誤以為求那跋摩譯。(《周錄》說依據《寶唱
錄》,但此錄早已失傳,而較早的費長房《歷
代三寶紀》亦未說此經是求那跋摩所譯,故《
周錄》所說不可信。)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4)《菩薩戒本》一卷,唐‧玄奘譯,從《瑜
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
錄出,一般稱它為《菩薩戒本》;又為了區別
於涼譯戒本,也稱它為《瑜伽戒本》。玄奘於
貞觀二十年(646)五月十五日至二十二年五
月十五日,在長安弘福寺翻經院譯出《瑜伽師
地論》一百卷,其中第四十卷末至第四十一卷
即《菩薩戒本》。玄奘又於貞觀二十三年七月
十五日於大慈恩寺翻出《菩薩戒羯磨文》一
卷。同月二十一日別出《菩薩戒本》一卷,都
是普光筆受。這是《菩薩戒本》的最後定本。
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以上四種譯本中失譯與涼譯內容略同,條
文對照只少一條。涼譯出自《菩薩地持經》,
宋譯出自《菩薩善戒經》,《地持》、《善戒
》都是唐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異譯
,所以這四種譯本是同本的異譯。
《菩薩戒本》構成的素材,出自佛說諸大
乘經中所列的開遮事例,這正如《瑜伽戒本》
的末尾所說(大正24‧1115c)︰「如是所犯
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彼素呾纜中隨機散說,
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
菩薩藏摩怛履迦綜集而說。」這說明《菩薩戒
本》是總結了各種大乘經中佛所說的菩薩學處
而成的。漢譯題為彌勒菩薩說,藏譯題為無著
造,實際乃是彌勒、無著根據佛說及當時佛教
界的情況纂集而成。
《菩薩戒本》漢文四種異譯的結構互有出
入。但四種譯本主要內容同是說明菩薩戒相,
包含四種重戒和四十餘種輕戒。所說菩薩戒相
分三大類,稱為菩薩三聚戒,即攝律儀戒、攝
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中攝律儀戒的戒相,
同於七眾別解脫戒和十善戒,再加以攝善法戒
的六度善行和饒益有情戒的四攝利他,合成三
聚圓滿淨戒。其七眾別解脫戒和十善戒已於別
處廣說,故《菩薩戒本》中即不詳列。此中所
列四種重戒,梵、藏本皆云「似他勝處」,含
有擴充聲聞四重戒的意義。次列四十餘種輕罪
,即分別屬於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
在四種譯本中,唐譯《菩薩戒本》不具備
布薩時誦戒形式,而直接節錄《瑜伽師地論》
〈戒品〉文(〈戒品〉主要解九門淨戒,本書
即錄其第二門「辨一切戒」下「廣明修學」的
大部份)。其結構可大略分為三段︰總明持戒
、廣辨戒相和總結勸學。
在廣辨戒相中,先明重戒,列舉菩薩四種
他勝處法︰(1)貪求利養、恭敬(餘三譯只說為
利養)、自讚或毀他(宋譯只說自讚);(2)他
求財法,慳吝不施;(3)忿惱有情,不受諫謝;
(4)謗大乘法、說相似說(失譯只說謗法,宋譯
說見他謗法不應讚嘆)。其次釋他勝處罪名任
犯隨一重罪,現生就不能攝集菩提資糧,及證
初地,故名他勝。再次辨捨不捨戒︰若上品纏
(現行煩惱)犯他勝處法即捨戒,軟中品纏犯
不捨戒,尚可懺悔清淨。依四種纏分別三品,
四種纏是︰(1)屢次現行,(2)全無慚愧,(3)深生
愛樂,(4)見為功德。四纏全備為上品,有見為
功德而前三種不全備的為中品,沒有見為功德
而前三種隨具多少的為下品。菩薩犯了重罪捨
戒,現生可以重受,這和比丘犯別解脫戒根本
重罪即不能重受者不同。
其次明輕戒,先說應了知惡作犯非犯相,
次列舉四十三惡作︰(1)不供養、頌讚、信念三
寶,(2)貪著利養、恭敬無厭(餘三譯只說貪利
養),(3)不敬長老、不答來問,(4)不受他請,
(5)不受施物,(6)求法不施,(7)棄捨犯戒有情(
餘三譯作不說法教化,以上七輕障施);(8)於
諸遮罪不應與聲聞共學而共學(為護他心所制
應共學,為少事業所制不應共學),(9)為利他
故七支性罪應開不開(餘三譯無),(10)邪命不
捨(宋譯作受讚默然),(11)威儀不靜,(12)不樂
涅槃,(13)於惡聲譽不護不雪,(14)護他憂惱不作
調伏(以上七輕障戒);(15)報復瞋打罵弄,(16)
犯他不懺謝,(17)不受他懺謝(以上二條宋譯合
為一條),(18)於他懷恨堅持不捨(以上四輕障
忍);(19)染心畜徒眾,(20)貪睡眠依臥,(21)貪無
義語虛度時日(以上三輕障精進),(22)不求教
授,(23)不除蓋障,(24)貪世間禪(失譯作著禪功
德,宋譯無此條,以上三輕障定);(25)輕棄聲
聞乘,(26)捨菩薩藏專學聲聞藏,(27)未精佛教研
異學、外論,(28)愛樂異、外論(以上二條宋譯
合為一條),(29)謗菩薩藏甚深法義,(30)懷愛恚
心,自讚毀他,(31)不往聽正法,(32)輕慢說法者
(失譯無此條,以上八輕障慧,以上三十二輕
屬攝善法戒);(33)不為助伴,(34)不瞻病苦(以
上二輕障同事);(35)見作非理不為說正理(此
一輕障愛語);(36)不報恩惠,(37)不慰憂惱,(38)
求財不施,(39)不以財法攝受徒眾(以上四輕障
布施);(40)不隨他心轉(宋譯無),(41)他實有
德不欲讚揚,(42)不折伏行非法者,(43)不現神通
引攝制伏(以上四輕障利行,上共十一輕屬饒
益有情戒)。依《瑜伽論記》,第八條可開為
二條,又第二十九條也可再開為不信和毀謗二
條,共為四十五條。
以上四十三種輕戒,若有違犯,都屬「惡作」所攝。
惡作也分下、中、上三品。這些輕戒分別
,如由邪見、愛染、不信、無慚愧、恨、惱、
慳、嫉等發起的為有染違犯,僅由忘念、懈怠
等而犯的為非染違犯,有正當因緣而開許的為
無違犯。至於增上狂亂、重苦逼切及未受淨戒
,皆無違犯。又菩薩受戒之後,即應依對三聚
戒的意樂護所受戒,若有毀犯,應如法悔除。
四種譯本中的涼譯,開頭有歸敬述意四頌
;正文詳列戒相,錄《菩薩地持經》〈戒品〉
中四重戒和四十二輕戒;末後說戒法功能、護
持心要和護戒利益。這些裏面,除戒相引《地
持》文外,餘文皆編輯者所加,而在諸譯中特
別具備布薩時誦本的體裁。
其次,劉宋譯本正文出於《菩薩善戒經》
,〈戒品〉中明依戒修學以下的半品。開頭廣
明受戒法,為其他三譯所無。次廣說戒相,結
構略同唐譯,但多出菩薩戒由二緣捨棄及經生
不失的說法。至於戒相條文,和其他譯本出入
甚大。重戒中還加了別解脫戒的四根本戒於菩
薩四重之前,成為八重,這是其他三譯所沒有
的。輕戒中與唐譯對勘缺四條,合併二條。又
於唐譯第三條後多「為求過聽菩薩戒」。第十
八條後多「貪心共比丘尼一道行、未發菩提心
從非親里比丘尼受食」二條。第三十五條後多
「畜白衣物」、「用金銀器受食」二條。第三
十九條後多「坐高床」一條,共加六條。這樣
總計輕戒數仍為四十三條。
又次,失譯本開頭有歸敬勸學六頌,正文
列四重戒、四十一輕戒(比涼譯少輕慢說法者
條),最後述菩薩戒功德,並有迴向發願三
頌。它略具布薩誦本的形式,但不如涼譯完備。
在四種譯本中,除唐譯外,其餘都沒有開
性罪的一條。這一條是《菩薩戒本》中最能引
起疑難和爭論的。唐譯本對於護持遮戒與行菩
薩行所有的違難,在第八條已作了總的解決;
至於護持性戒與行菩薩行所有的違難,則在此
條解決。唐譯於七支性罪的開緣各有詳細說
明。如開殺生、開不與取、開欲邪行、開妄語
,都是在救脫利益多數有情的條件下,以及專
對在家菩薩而開的。故唐譯所說開性罪,有的
並不犯別解脫的根本戒,如開不與取和妄語
條。有的限於在家菩薩,如開欲邪行條。有的
輕重相權,雖犯根本戒卻不得不開的,如開殺
生條。但能開殺生等的菩薩,依藏文譯本各家
註解,有說必須是已登地的菩薩,有說必須是
多劫修行善巧方便成就大悲的菩薩。最勝子等
註釋中說︰「是無染獲得自在清淨意樂菩薩所
行,非少善根智慧駑鈍貪著自利於素怛纜藏如
言取意者之所行境。」在古代因為開性罪部份
有時與國家的法律可能發生衝突,故涼、宋譯
人都避忌而不譯。但沒有這一條就不能徹底解
決菩薩戒與聲聞戒之間,攝律儀戒與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之間可能發生的抵觸。唐譯為此
補譯完全,它在四種譯本中文義最完備明晰,
現在一般都採用此本。
至於菩薩戒在中國的傳授,在鳩摩羅什以
前,傳來的戒律只限於聲聞乘。自曇無讖以後
,大乘戒始盛傳於中國北方,南方傳大乘戒,
則以求那跋摩為始。曇無讖在敦煌譯出《菩薩
戒本》後,有張掖沙門道進聞風馳往,求受菩
薩戒。後涼州名僧道朗,又自減少戒臘,從道
進受菩薩戒,一時從受者甚多。玄奘譯出《菩
薩戒本》後,入室弟子多持大乘戒而稱號大乘
某,如窺基稱大乘基等。窺基並且每日對彌勒
像前誦菩薩戒一遍,以為常課,可見當時《瑜
伽戒本》之受到重視。慧沼《勸發菩提心集》
列正法藏所傳受菩薩戒法,更可見慈恩後世弟
子仍繼續依《瑜伽戒本》受大乘戒。
《瑜伽戒本》雖曾這樣盛行一時,但《梵
網經》則更為通行。因為《梵網經》的若干戒
條,很符合中國社會的倫理思想和佛教界的生
活習慣,比較《瑜伽戒本》許開性罪的突出之
點,更易為人所接受。所以《瑜伽戒本》傳布
不久,即隨著唯識宗的消沈,華嚴等宗的興起
,出家比丘在受具足戒同時受菩薩戒,都依用
《梵網戒本》,而《梵網經》在出家眾中遂占
了莫大的優勢,通行範圍大大超過了《瑜伽戒本》。
註釋《菩薩戒本》的書,現在漢文中流傳
下來的很少,遠不如《梵網經》註釋的豐富。
漢文註釋,現存的僅四種︰
(1)《瑜伽師地論記》卷十,唐‧道倫集撰。
(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十一,唐‧窺基撰。
(3)《地持論義論》卷三(下),隋‧慧遠述。
(4)《菩薩戒本經箋要》一卷,明‧智旭箋。
以上(1)、(2)兩種係解釋《瑜伽師地論》〈
戒品〉文,第三種係解釋《菩薩地持經》〈戒
品〉文,第四種係解釋涼譯《菩薩戒本》。此
外還有日本‧行性述《菩薩戒本箋解》三卷,
亦係用漢文註釋唐譯《菩薩戒本》。
另外在藏文論藏中,譯出了好幾種印度關
於《瑜伽戒本》的註釋如下︰
(1)《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釋》,海雲造,靜賢、戒勝合譯。
(2)《菩薩戒品疏》,德光造,慧鎧、智軍合譯。
(3)《菩薩戒品大疏》,最勝子造,勝友、慧鎧、智軍合譯。
(4)《菩薩律儀二十頌》,月官造。
(5)《律儀二十頌疏》,靜命造,明師子、文殊鎧合譯。
(6)《菩薩律儀二十頌釋難》,覺賢造,青瑪噶喇、覺慧合譯。
藏文的註釋,有宗喀巴著的《菩薩戒品釋
》,係集諸家註釋的大成。此外,從前註釋《
梵網經》的古德,如法藏、義寂、法銑、勝莊
等,都曾將《瑜伽戒本》各學處加以對照解釋,也可資參考。(隆蓮)
◎附︰呂澂〈瑜伽菩薩戒本羯磨講要〉
(摘錄自《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二)
今講先明三事︰一者較量殊勝,二者敘述
原委,三者簡別偽似。
先談殊勝,菩薩戒之勝於聲聞戒者有二︰
(1)範圍廣大︰凡志趣大乘者,所有學行,統
名戒學;《佛地經論》於稱讚菩薩功德為遊大
乘法一句(履行),以修學菩薩戒釋之是也。
菩薩戒學凡三類,即三聚戒,所謂律儀戒、攝
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律儀者,指法度儀表,
吾人視聽言動,準繩規則皆屬之,通途談戒,
偏就此說,如聲聞戒大數二五0,細則八萬威
儀(較儒者曲禮三千之說尤廣),皆律儀所
攝。菩薩亦復具此,但與聲聞有共不共。具備
根本律儀戒而後,能成熟佛法或無上菩提者,
六度萬行,悉皆攝受,無有遺漏,是為攝善法
戒。又成熟佛法即成熟有情,凡能於有情作業
將導者,亦無一非戒,是為饒益有情戒也。此
三聚戒皆菩薩所應學行,即各有學處可循,是
即所謂菩薩戒。故其範圍寬廣,不如小乘的然
割截三學互不相涉也。
(2)果證深切︰聲聞戒學究竟於聲聞菩提,菩
薩戒行極至佛之菩提,二者根源即各各不同。
菩薩於佛之菩提所以有深誓切願者,實為內心
深處有所感動,故能於佛之所以為佛,發生欣
求;而於眾生流轉,深為厭倦。其情殆有同乎
倦鳥知還矣。菩薩戒學由此欣厭發源,深知力
行,相應隨順,自然動容周旋無不中節;順此
一發難已之情勢,自然趣向無上菩提。此無他
,一本於意樂清淨而已。菩薩戒學之本質(自
性),既為心地乾淨,則一切行事,自覺不得
不然──行所應行,止所當止,不求人知,不
隨他教,自然流露,遵循誓願!宜其直趣無上
菩提而無礙也。又意樂清淨,即有慚愧相應而
起,不善未嘗不知,知則未嘗復行,如此即為
不貳過之儀行,是亦淨心勢所必然者。又意樂
清淨則不悔;悔者患得患失,為害最甚。蓋間
有一念之失,知而改之,精進不已,不害其直
趣菩提。悔則猶豫散亂,瞻前顧後,百無所
成。故佛法中以悔為六道之種也。反之無悔則
心淨,心淨則輕安,輕安則能定,定則無事不
濟矣。由此可知菩薩戒之深切,又非聲聞戒之所能企及也。
次說原委︰此菩薩戒本各條,原來散見於
佛說契經中,由彌勒菩薩綜集而成書。卷末謂
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彼素呾纜中隨
機散說云云,即明說非一處,事非一義也。非
一義者,謂或依律儀戒,或據攝善法戒、饒益
有情戒而說,散漫無歸,學者不便;如是於此
菩薩藏摩呾理迦綜集而說。摩呾理迦意云本母
,乃三藏中論藏之稱,論議中有為餘論所本者
即為本母;如《瑜伽師地論》之本地分,即彌
勒所作之本母也(此說見《顯揚論》)。就佛
在菩薩藏(即大乘經典)中所說戒學要義,綜
集成此《菩薩戒本》,殊非易事,微彌勒誰復
堪任成此巨業耶﹖且此綜集,亦非漫無所據,
率爾成篇,實際本於菩薩藏之《十六門教授》
(〈寶積迦葉品〉)。以慈氏之聖,依《寶積
》之教,故此事極為鄭重,願習行者,深信不
惑、住極恭敬、專精修學。蓋菩薩學處,有扼
要精約可指者,此戒本外,未嘗有也。以上為戒本撰述之原委。
末辨偽似︰中土從來根據《梵網經》傳授
菩薩戒,此經本身即是偽書,復何從談戒,云
何見其偽耶﹖曰︰菩薩戒乃佛隨機散說者,自
龍樹宏揚大乘以後,二三百年間,並無纂集;
至慈氏始編輯成書。此乃明明之事實,何得謂
佛說《華嚴》時,即有《梵網經》條舉十重四
十八輕之戒本。若信得彌勒語,即不能並受此
偽說。又依《梵網》傳授與內容觀之︰翻譯者
託名羅什;不知羅什至中土時(東晉),印土
彌勒之學猶闇然未彰,何從有《菩薩戒本》。
至謂羅什譯出《梵網》,從之受戒者三千餘人
;不知什本比丘,入秦為呂光等強迫破戒,其
後即深懷慚恥,不以法師自居,《十誦》之譯
,亦與另一沙門出之,其鄭重之意如此,何得
反無慚愧而傳此菩薩大戒歟﹖復勘《梵網》內
容,全盤襲取《菩薩善戒經》,此經是劉宋‧
求那跋摩譯,即今講《菩薩戒本》之異譯。《
善戒經》說菩薩重戒有八︰四與聲聞共,即殺
盜淫妄;四與聲聞不共,即毀慳忿謗。此實傳
譯時之誤會,菩薩重戒祇有四種決非八種也。
《梵網》不諳《善戒》之所出,更增二種為十
種︰於共戒中加不飲酒,此視比丘戒與優婆塞
戒不異;於不共中加不說人過失,又與自讚毀
他何殊。此等不倫不類,可見作偽者於菩薩戒
深義,實昧然未解也。至尋究其偽託之因,可
於《梵網》流行時之社會情形想像得之︰魏晉
而後,國家政令,時時妨礙僧制,如詔沙門拜
王者,立僧統以籍僧等,皆其時最大之秕政。
《梵網》於四十八輕中,初出王者應禮拜沙門
,末說不能立統編僧籍,即針對時弊而發。於
此可得其託偽之故矣。《梵網》偽書,文乖義
失;今有此彌勒所集戒本在,即應廢捨彼經。
何有智者覺迷途未遠而不改從今是耶﹖以上辨偽。
復次,印土於《菩薩戒本》流行後,亦有
異說出現︰一為直接原於彌勒戒本者,如唐高
宗時,義淨至印所聞之大師月官,即嘗著有《
菩薩律儀二十論》,乃集《菩薩戒本》四重四
十三輕之義為二十頌。因月官為大文學家,故
其書流行極廣,註者亦多;現存寂護、覺賢二
家之釋,皆傳於西藏。其說開合輕戒,增為四
十六則,與奘傳有異,但現存梵本極近奘譯,
證知奘說之可據,而月官為異說也。二為旁出
之異義︰其後寂天菩薩,學說不主一家,著有
《集菩薩學論》,內容淵博,廣攝經論,傳入
西藏,亦成一系,尊為必讀之籍(我國宋時亦
有譯本)。是書糅《虛空藏經》與《瑜伽戒本
》,另定菩薩重戒為十四種;次序則依《虛空
藏經》,以不許竊用三寶物為首條(亦如今之
提寺產事)。是乃針對時勢之用,實乖菩薩戒
之本懷,亦為異義之當知者。以上辨似,揀除
偽似,而後益見今講戒本之真實可貴也。
次釋本文︰此本從《瑜伽師地論》〈菩薩
地戒品〉中輯出。在奘譯以前,舊有北涼‧曇
無讖與劉宋‧求那跋摩二譯。二家譯菩薩地皆
開戒本為單行,而組織方式各異︰涼譯仿聲聞
戒本格式,有問答語句(聲聞戒本為布薩──
長養清淨──每半月說戒之用,故有問答以檢
查團體之淨否);宋譯則連受戒羯磨從〈戒品
〉大文摘出。今奘本不同二家,而另有剪裁。
然梵本原來如何,已難徵攷︰今英國劍橋大學
圖書館藏梵文《菩薩地》孤本,而戒本不別行
;番藏中《菩薩地》全譯,亦無單行戒本。故
此戒本原式難明,只有以奘譯為準據耳。
本文初為序說,次為學處,有四十七則,
末為結論。序文從菩薩已受戒者說起。戒之正
軌,先受後行;然菩薩實有先學後受者。學即
學行,未受先行,龍樹《智論》釋戒中曾言
之。若真受戒,自以先學為是,學乃知戒之意
義,而後易持不易犯也。今序雖為已受者說,
但未受先學者亦當攝之,蓋為其同分也。又為
戒之本質者,不放逸而已矣。〈聲聞戒本序〉
中先提此意,謂無常時至,佛法欲滅,大眾當
勤精進,不用放逸,以相警策。真實講求,自
應不忘此義。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求聞急切,非謂生死無常而至道難知耶﹖君
子學道,念茲在茲,必有事焉者,皆不放逸之
存心也。但菩薩之不放逸,異乎聲聞,聲聞須
待勉勵而後學,菩薩則自內感發,不俟外鑠。
無論受戒與否,皆能自內數數專諦思惟,彼正
所應作或非應作之事。自覺人禽之分,即勇猛
自勵,於正所作業精勤修學而不放捨(勤與不
放逸有別,合勤、無貪、無瞋、無癡四法乃為
不放逸)。菩薩修學又應專勵聽聞菩薩乘之經
藏論藏,以廣菩薩之學處。因菩薩律藏在彌勒
以前,尚未獨立,故不說之也。
戒文本身,指陳學處,自成結構,極為扼
要,有舉隅三反之妙。結構云者,即賅攝三聚
戒是也。律儀為戒之基礎,進而廣攝一切善法
,饒益有情。如是三聚精神,後文四十七則學
處,發揮殆盡。菩薩戒學由此精神擴充,則其
用無窮矣。又學處中初四為重罪,乃菩薩律儀
之本,犯此即非菩薩。戒本所以防過,此四為
失最重,故列於初。相當於聲聞戒之四波羅夷
,所謂為他所勝,不齒於人也。但此四有異於
聲聞戒,雖捨律儀,猶可重受。若在聲聞則不
許重受,如人斬首,永無自生之路矣。故菩薩
戒初四學處,當從原文譯為似他勝處法,更合。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82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