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八百九十一
2019/07/23 04:04:16瀏覽109|回應0|推薦4
◎菩薩(梵bodhi-sattva,巴bodhi-satta,藏byan%-
chub-sems dpah!)
指志求佛果者。即求無上菩提,利益眾生
,修諸波羅蜜行,當來可成佛之大心眾生。為
三乘之一,十界之一。「菩薩」為「菩提薩埵
」的略稱,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扶薩
;意譯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開士。有
時菩薩亦被尊稱為「大士」,即梵語maha^sat
tva(巴maha^satta)的意譯。音譯為「摩訶薩
埵」或「摩訶薩」。雖然佛陀有時亦被尊稱為
「大士」,然此「大士」係梵語maha^purusa
(巴maha^purisa)之漢譯,與maha^sattva不
同。此外,由於菩薩是佛位的繼承者,因此亦
被尊稱為「法王子」(Kuma^rabhu^ta),此
詞音譯究摩羅浮多,意譯又作「童真」。
關於「菩薩」一詞的名義,《注維摩經》
卷一僧肇釋云(大正38‧328b)︰「菩提,佛
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
,名菩提薩埵。」《四分律飾宗記》卷七(本
)引《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六,而謂此語有二
義(卍續 66‧411下)︰
「此薩埵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增
上意樂,恆隨順菩提,趣向菩提,親近菩提,
愛樂菩提,尊重菩提,渴仰菩提,求證欲證,
不懈不息,於菩提中心無暫捨,是故名為菩提
薩埵。復次,薩埵是勇猛義,未得阿耨菩提時
,恒於菩提精進勇猛,求欲速證,是故名為菩提薩埵。」
此外,該書又引《佛地論》卷三而立三義
,即(1)謂諸薩埵求菩提故;(2)緣菩提薩埵為境
,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
有情故;(3)薩埵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
另外,《大智度論》卷四云(大正25‧86a)︰
「菩提名諸佛道,薩埵名成眾生或大心。是
人諸佛道功德,盡欲得其心、不可斷、不可破
,如金剛山,是名大心。(中略)菩薩心自利
利他故,度一切眾生故,知一切法實性故,行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故,為一切賢聖所稱讚
故,是名菩提薩埵。(中略)有大誓願心不可
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
《華嚴經大疏鈔》卷一(下)亦以三義釋
之,即(1)菩提是所求佛果,薩埵是所化眾生,
即悲智所緣境,由境立名,故名菩薩;(2)菩提
是所求果,薩埵是能求人,能所合目,故名菩
薩;(3)薩埵此云勇猛,謂於大菩提求勇猛故。
菩薩有上求菩提(自利)、下化眾生(利
他)二種任務。但亦有發心求菩提而進五十二
位階的上求菩提菩薩,與致力救濟眾生、下化
眾生之菩薩,前者是本來的菩薩,後者是應化
身之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即屬於後
者。至於前者,依小乘的看法,是指釋尊及過
去佛之前生的修行時代;至於大乘之菩薩,則
係指發大心入佛道,起四弘誓願,修六波羅蜜
者。大乘以為,不論出家在家之男女菩薩,皆
須歷三阿僧祇百大劫,經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
妙覺)等階級。自古以來,被稱為菩薩的實在
人物,印度有馬鳴、龍樹、提婆、無著、世親
等,中國有竺法護被稱為敦煌菩薩,日本有從
朝廷受賜菩薩號者,如行基菩薩、大悲菩薩(覺盛)等。
菩薩依悟解之或深或淺而有不同的階位。
此外尚有多種分類,如《心地觀經》卷七謂菩
薩分出家、在家二種(大正3‧322b)︰
「在家菩薩為欲化導淫室、屠肆,皆得親
近。出家菩薩則不如是。然此菩薩各有九品。
上根三品皆住蘭若,無間精進,利益有情。中
下二根諸菩薩等,隨宜所住,方處不定,或住
蘭若,或居聚落,隨緣利益,安穩眾生。」
《大智度論》卷七亦謂有居家、出家兩種
菩薩。善守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慈氏、妙
德菩薩等是出家菩薩。同書卷四又分不退菩薩
、退轉菩薩;卷四十一分坐禪、誦經兩種菩薩
;卷七十四分生死肉身、法性生身;卷九十三
分大力菩薩、新發意菩薩,又謂求佛道者有上
、中、下三種,並列初發意、阿鞞跋致(不退)與最後身三種。
◎附一︰霍韜晦〈菩薩〉(摘錄自《佛教的現代智慧》)
菩提,「菩提薩埵」的略稱,原文蓋從梵
語bodhi^-sattva的俗語形bodhisatta音譯。在
這個複合詞中,bodhi(菩提)表「覺」或「
智慧」;sattva原來是「存在者」的意思,引
申為「人」或「眾生」,因此整個複合詞的涵
義,就是指那種追求圓滿智慧以體證真理的修
行者(參看窺基《法華玄贊》卷二)。簡單來
說,也就是求道的人。舊譯「覺有情」,即涵
示了這種意義。
從歷史上看,「菩薩」這個名稱最先為釋
迦牟尼在成道前所專用,也是早期佛弟子由原
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對成道前的釋迦牟尼的稱呼
。釋迦為了成佛,作了種種努力,亦受了無
數的考驗,這些努力和考驗都是在對向成佛的
道路上發生的,因此應有一概念來點出它的意
義;同時依據佛弟子的想法,這種遭遇即顯示
出釋迦的生命與一般人不同。所以「菩薩」的
稱呼,是釋迦求道生涯的總括,也是釋迦求道
實踐的表現,非他人所能有。在這種想法之下
,釋迦的求道生涯日漸豐富,故事愈演愈長,
結果形成了特有的佛傳文學(ja^taka,本生譚
)。說佛陀前生曾為鹿王、猴王、象王、兔王
、轉輪聖王等等,其中有許多都是從印度古代
神話取材的,成為今日研究印度古代社會的重要材料。
在這些故事之中,最重要的一節,是燃燈
佛(Dipan%kara)授記的傳說。這追溯到四阿
僧祇劫前,釋迦尚為一婆羅門青年,名叫善慧
(Sumati),以七莖之花供養燃燈佛,於是獲
得授記(預作標記)︰將來必可作佛。釋迦的
菩薩活動就是這樣開始的。今天看來,授記的
故事雖然是神話,但卻暗示了祇有立下決心求
取正覺的人才能成佛,才能得到佛的授記。所
以大乘佛教審決眾生是否菩薩,即以「發心」
(發求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心)為界。
燃燈授記的故事所獲得的另一個啟發,就
是佛的多數性︰佛並非釋迦一人。由佛的多數
性即可以推知菩薩的多數性;菩薩亦非釋迦一
人。這樣任何人都可以重演燃燈佛與釋迦佛的
道路,而當來作佛。大乘佛教的菩薩觀念就是
這樣產生的︰一方面,是從釋迦本生故事的神
話世界進至另一規模更宏大的神話世界,由七
佛進至二十四佛,再進至有無量佛的存在,而
圍繞諸佛的菩薩如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
至、彌勒等亦紛紛登場,並且有其神通故事,
而為信徒所敬拜。另一方面,則從神話世界下
降至現實人生,認為凡依大乘佛教教義,決心
實踐成佛道路的人就是菩薩,於是歷史上的人
物,如龍樹(Na^ga^rjuna)、提婆(A^ryade
va)、無著(Asan%ga)、世親(Vasubandhu
)等都是菩薩。再進一步,更普及至一切眾生
,認為一切眾生最後皆得成佛,而佛的本懷也
是如此,所以一切眾生都是走在成佛道路上的
人,一切眾生終極地說都是菩薩。這樣就和種
性和佛性的觀念相通。相通的結果,對「菩薩
」語義的了解亦有了不同,菩薩成為一有覺性
的存在或在本質上就是覺性,以覺為性;眾生
即是一潛在的佛。另外,從菩薩的救度活動上
看,他一方面自利,求取菩提(bodhi),一
方面利他,教化眾生(sattva),中國傳統所
謂「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即成為菩薩活動的
標誌。後期經典,更強調菩薩利他的一面,菩
薩形象完全落在與眾生的關係上說。除自己常
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
慧)、四攝之外(布施、愛語、利他、同事。
按︰六度四攝都是菩薩實踐的德目),更設有
種種的方便法門,以對機成教,終無厭倦。這
種精神,傳至中國,更形成圓教。天台宗所謂
︰「張大教網,[上一下旦]法界海,漉人天魚,置涅槃
岸」(智顗《法華文句》卷一。華嚴亦有相類
似的講法,見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這就把菩薩的積極救世的精神表露無遺,印
度大乘佛教的產生原來也是出於這種精神的推動。
菩薩由初發心以至成佛,須經長遠之修行
歷程,以次第升進其生命境界,並滅種種障,
遂有種種的階位可說。這些階位,隨著經典性
格及出現時代之不同,詳略亦異。一般說法,
是以《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六種性五十二位說
為整齊而有代表性,如下︰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
        ┌十  信┤
        │      └心、迴向心、護心、捨心、願心
        │      ┌發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貴心住
        ├十  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
        │      └住、法王子心住、灌頂心住………習種性
        │      ┌歡喜心行、饒益心行、無瞋恨心行、無盡
        ├十  行┤心行、離癡亂心行、善現心行、無著心行
        │      │、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實心行………
        │      └………………………………………性種性
        │      ┌救護一切眾生離相迴向心、不壞迴向心、
        │      │等一切佛迴向心、至一切處迴向心、無盡
五十二位┼十迴向┤功德迴向心、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心、隨順
        │      │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心、如相迴向心、無縛
        │      └解脫迴向心、法界無量迴向心……道種性
        │      ┌四無量心(歡喜地)、十善心(離垢地)
        │      │、明光心(發光地)、燄慧心(燄慧地)
        │      │、大勝心(難勝地)、現前心(現前地)
        ├十  地┤、無生心(遠行地)、不思議心(不動地
        │      │)、慧光心(善慧地)、受位心(法雲地
        │      │)(按:本段括弧內譯名依《華嚴經》)
        │      └………………………………………聖種性
        ├等  覺─入法界心……………………………等覺性
        └妙  覺─寂滅心………………………………妙覺性
以上這五十二位,可以看出,完全是從心
上升進,因此亦名五十二心。天台宗認為,此
五十二位,亦可以用來表示主體對客觀存在體
證的差距,另立「六即」配列如下︰
              ┌理即
        外凡─┤
              └名字即
              ┌觀行即
十信──內凡─┤
              └相似即
十住─┐
十行─┼三賢位┐
十迴向┘      ├分真即
十地─┐      │
      ├因位─┘
等覺─┘
妙覺──果位──究竟即
此中「即」的意義,是顯示主客不二,存
在之絕對籠罩性(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
所謂「直須當體全是,方名為即」)。但在實
踐上,學者最先完全不知,這就是「理即」(
理上如此),進為知識上的對象(名字即),
然後以止觀踐證語言(觀行即),漸漸明朗,
彷彿得之(相似即),但仍未親證。及信心堅
定,永不退轉,真實存在逐步展現(分真即,
亦名分證即),最後全部顯豁,吞沒主體而為
絕對的一(究竟即)。
若依《大乘起信論》,則所顯露的並非客
觀存在,而是主體的超越本質──本覺,所以
另說有四位︰不覺(相當於前三即)、相似覺
、隨分覺、究竟覺。這是思想的前提不同而引
致其實踐論內容改動的例子。至於其他經典宗
派,則大體上是據《瓔珞經》之五十二位增
減。如《仁王般若經》略去「等覺」而說五十
一位,《首楞嚴經》則先說「乾慧地」,復於
十迴向之後加入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種
禪觀境界(四善根)而為五十七位。此外,華
嚴始教說五十一位,華嚴終教則略去十信位而
主四十一位。《成唯識論》則以地前四十心攝
屬資糧位(據《述記》說),四善根攝屬加行
位,十地之初為通達位,復由初地住心至十地
出心為修習位;此修習位之末段,為金剛喻定
,能頓斷一切俱生我執、俱生法執,即至究竟
位而成佛。此中諸經教之開合情形,可如下表︰
┌──────┬──────┬──────┬──────┬─────┐
│   瓔珞經   │   仁王經   │   華嚴經   │  首楞嚴經  │成唯識論  │
│(五十二位)│(五十一位)│(四十一位)│(五十七位)│(五位)  │
├──────┼──────┼──────┼──────┼─────┤
│            │            │            │乾慧地      │          │
├──────┼──────┼──────┼──────┼─────┤
│十信        │十信        │            │十信        │          │
├──────┼──────┼──────┼──────┤          │
│十住        │十住        │十住        │十住        │          │
├──────┼──────┼──────┼──────┤資糧位    │
│十行        │十行        │十行        │十行        │          │
├──────┼──────┼──────┼──────┤          │
│十迴向      │十迴向      │十迴向      │十迴向      │          │
├──────┼──────┼──────┼──────┼─────┤
│            │            │            │四善根      │加行位    │
├──────┼──────┼──────┼──────┼─────┤
│            │            │            │            │通達位(初│
│            │            │            │            │地入心)  │
│十地        │十地        │十地        │十地        ├─────┤
│            │            │            │            │修習位(初│
│            │            │            │            │地住心以後│
│            │            │            │            │)        │
├──────┼──────┼──────┼──────┼─────┤
│等覺        │            │            │等覺        │          │
├──────┼──────┼──────┼──────┤究竟位    │
│妙覺        │佛地        │佛地        │妙覺        │          │
└──────┴──────┴──────┴──────┴─────┘
◎附二︰印順《成佛之道》第五章(摘錄)
頌文︰「發心名菩薩,眾生之上首。世出
世功德,悉由菩薩有。」
解說︰約一切法空性說,一切眾生有佛性
,但並不因此說一切眾生是菩薩。要「發」菩
提「心」,才「名」為「菩薩」。菩薩,是梵
語菩提薩埵的簡譯,意義為「覺有情」,從上
求菩提(覺),下化眾生(有情)得名。也可
解說為︰求大菩提的有情。發了菩提心,就是
菩薩。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
學到最後身菩薩,真是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
是想到觀音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了。
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
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
賢聖所尊敬了。經中比喻為︰如王子初生,就
為耆年的大臣所尊敬;獅子兒出生,就為百獸
所畏敬;迦陵頻伽鳥在殼中,音聲已勝過了一
切鳥類;新月的微明,就為人類所愛敬。菩薩
發心以來,就是這樣可尊可敬的,大菩薩們是
更不必說了。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世出世」
間的一切「功德」,「悉由菩薩」而「有」
的。這是說︰世間善法、聲聞緣覺等善法,都
依佛菩薩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薩而有的──
所以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以世間善法來說
,如說︰「菩薩受身種種,或時受業因緣身,
或時受變化身,於世間教化,說諸善法及世界
法、王法、世俗法」等。有些修菩薩行而暫時
失敗了的,名「敗壞菩薩,亦有悲心。治以國
法,無所貪利;雖有所惱,所安者多,治一惡
人以成一家」等。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
尊可敬,而菩薩是從發菩提心而來的。所以大
乘經中,無邊讚歎菩提心的功德,說他是「一切佛法種子」。
初發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眾
生的大誓願,名為「願菩提心」。廣說如四弘
誓願︰「無邊眾生誓願度,無盡煩惱誓願斷,
無量法門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但是發
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
修習,達到堅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習,為修
學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著。菩提心從
慈悲心起︰或是緣慈母的孝敬救度,擴大到願
度一切眾生,而上求佛道;或是設想他人與自
己一樣,利濟眾生應如愛護自己一樣,進修到
願意為利他而犧牲自己。修菩提心的動機、方
法,近於儒家的仁道、恕道。但菩提心修習圓
滿成就,深廣是與世間法大大不同的。這是大
乘道的基石,修學大乘道的,應先多多的修學!
頌文︰「菩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慈悲
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門,善修一切
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解說︰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佛性、發
菩提心的尊勝,都已說到了。大乘道,發願以
後,就應該見於實行。說到菩薩的正行,就要
先論到菩薩行所不可少的要素。聲聞乘與緣覺
乘,是通於因果的。但大乘中,重於因行的,
名菩薩乘;重於果德的,名佛乘。因圓果滿,
為大乘法的全體。現在從成佛之道──因行來
說,大乘是「菩薩」「所乘」的法門;依此法
門,從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
菩薩行中,不論修持什麼,有必不可少的三要
則。例如布施,(1)要與「菩提心相應」,就是
為了上求下化的志願而布施。(2)施時要以「慈
悲」心「為上首」,為先導,就是從慈悲心而
引發布施。(3)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
的別名。如不著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
為有方便。如沒有法空慧,著相布施,名為不
善巧,無方便,不能出離生死,而趣向一切智
海。可以說︰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心是動
機,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依此三要門」
為本,「善」巧的「修」習「一切行」︰世間
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業也好;出世善法的
四諦、緣起、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
;大乘法的六度、四攝、百八三昧、四十二字
門等也好︰這「一切行皆」就歸「入」於「成
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簡單地說︰有了這
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
■〔參考資料〕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八;《放光
般若經》卷五;《光讚經》卷二;《大品般若經》卷四
、卷二十六;《小品般若經》卷一;《大般若經》卷四
、卷二十六、卷七十一;《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卷中;《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四;《法華經》卷
二;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彌勒淨土
與菩薩行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9});A. L.
Ba-sham撰‧賴顯邦譯〈菩薩概念的演變〉(《諦觀》
{64}期);神林隆淨《菩薩思想研究》;西義雄(等)
《大乘菩薩道研究》;Har Dayal《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Leslie S.
Kawamura《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m》。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820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