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八百七十七
2019/07/21 03:52:09瀏覽146|回應0|推薦4
◎結使
簡稱為結。它是一類能夠束縛眾生的心、
結集生死,而使眾生不得出離生死流轉的煩惱。
從典籍上看,諸結說最初見於四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三十三說眾生有慳、嫉二結,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說眾生有愛、恚、無明
三結(《俱舍論》卷二十一同),《增一阿含
經》卷十七說眾生有身邪、戒盜、疑三結(《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六、《顯揚聖教論》卷十
六說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說眾生有欲
、瞋恚、愚癡、利養四結(《成實論》卷十說
眾生有貪身、恚身、戒取身、貪著是實取身四
結),《中阿含經》卷五十六說眾生有貪、瞋
、慢、嫉、慳五結(《發智論》卷三、《集異
門足論》卷十二、《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九、
《俱舍論》卷二十一同)。《辯中邊論》卷上
說眾生有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
、慳九結(《發智論》卷三、《成實論》卷十
二、《俱舍論》卷二十一、《雜集論》卷六同
)。總之,這一些結使都是繫縛眾生的身心,
使眾生永遠沈淪於生死流轉的煩惱。
眾生生死流轉的主因是「業」,而諸結為
它的增上緣。眾生的生死流轉,不出乎這個世
界,由於眾生自身的造業不同,對它的感受也
不一樣。這世界可分為三種︰(1)欲界,(2)色界
,(3)無色界,即所謂三界。其中欲界是比較低
級的世界,又叫做下界,色界與無色界是比較
高級的世界,又叫做上二界。在三界中,有五
種結是束縛眾生在欲界中的煩惱,有五種結是
束縛眾生在色界與無色界中的煩惱要素,這樣
就有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
五下分結──是隨順欲界生死的煩惱。主
要有五種︰(1)欲貪,(2)瞋恚,(3)身見,(4)戒禁
取見,(5)疑。這五種之中,欲貪是對於事物貪
求的欲望;瞋恚是對於所追求的事物達不到目
的而發生的忿怒;身見是於自身執著為我的見
;戒禁取見是聽聞異端邪說之後,不加思索,
就把它所規定的種種「戒」和「禁」,以及「
戒」和「禁」所依附的物我認為最勝而能得無
上清淨的妙法;疑是被欲望所迷惑,對於正法
生疑惑不信的心理。這五種繫縛欲界眾生的「
結使」,因為它具備「四下」的意思,所以叫
「五下分結」。第一,是界下,貪欲、瞋恚這
些「結使」惟限於欲界,不在上二界;第二,
是果下,由貪瞋戒取這些「結使」為因,能招
受「三塗」下劣的惡果;第三,是人下,身見
戒取與疑等「結使」,只有凡夫才有,聖人是
不會有的;第四,所障下,身見戒取與疑僅能障礙初果。
其次五上分結──是隨順色界無色界生死
的煩惱。主要有五種︰(1)無明,(2)慢,(3)掉舉
,(4)色貪,(5)無色貪。這裏面的無明不是根本
無明,而只是說由於愚癡不明義理的那種煩惱
;慢是驕傲自滿,盛氣凌人;掉舉是躁動嬉戲
;色貪是對於色界的貪愛;無色貪是對於無色
界的貪愛。這五種繫縛色界無色界眾生的「結
使」,因為具備「三上」的意義,所以叫做「
五上分結」。第一,是界上,無明等五種「結
使」均在上二界(即色界、無色界)中生起;
第二,人上,無明等五種「結使」均是「學人
」所起的煩惱;第三,所障上,無明等五種「
結使」都能障礙「無學」上果。由於有「五下
分結」為「業」的增上緣,眾生便長此為欲界
繫縛不能超脫;由於有「五上分結」為「業
」的增上緣,眾生便長此為色界、無色界所繫
縛不能超脫。總之,依於上下分結,眾生就不
得不長此生死流轉於「三界」。(田光烈)
■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一、卷五;《大乘義章》卷五。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817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