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八百三十三
2019/07/17 03:22:16瀏覽110|回應0|推薦2
◎無分別智(梵nir-vikalpa-jn~a^na,藏rnam-par
mi-rtog-pah!i ye-s/es)
謂離主觀、客觀相,平等地運作的智慧。
也是超越概念式思維的真實觀智。用佛教術語
來說,這是指離能取、所取之相,而轉為平等
性之智。如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云(大
正31‧235b)︰「無分別智,緣一切有為無為
等諸法真如,通為一境,此智與境無復分別。」
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六云(大正31‧351c)︰
「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
得生起者,所緣謂真如,能緣謂真智。此二平
等譬如虛空。即是不住所取能取二種性義,由
不分別所取能取,是故說名無分別智。」
此謂菩薩於初地入見道時,緣一切法之真
如,斷離所取與能取之分別,境智冥合,平等
而無分別,此時之智即為無分別智。
此智可分為三種,即加行、根本、後得。
其中,為道之因之尋思慧,稱為加行無分別智
或加行智;為道之體之正證慧,稱為根本無分
別智、出世無分別智或根本智;為道果之出觀
起用慧,稱為後得無分別智或後得智。
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八提及此智的自性
,謂(大正31‧363c)︰
「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一)離
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三)離想受滅
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離於真義異計度
故。離此五相,應知是名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以修慧為體,菩薩於十地之位數
數修習,第八地以後即任運相續。陳譯《攝大
乘論釋》卷十二云,無分別與菩薩無異,無分
別智之自性即是菩薩之自性,菩薩以無分別智為體。
◎附一︰印順《辨法法性論講記》(摘錄)
無分別智,主要是證悟法性的證智,但依
經立論,有三種無分別智︰(1)加行無分別智;
(2)根本無分別智;(3)後得無分別智。什麼是加
行無分別智﹖這是在沒有證悟,得根本無分別
智以前,修唯識觀行。如有得加行、無得加行
、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其中所取相
不可得、能取相不可得、真如相不可得,那種
觀察慧,是無分別的觀察,名無分別觀。沒有
得到證悟的無分別智,但依無分別的觀慧為加
行,能引起這真正的無分別智,所以這種智慧
,名為加行無分別智。眾生一向是虛妄分別,
處處分別,所以流轉生死。要離分別,卻不可
能一下無分別,佛法的方便善巧,就是用分別
來破除分別。無分別觀察,觀察能取、所取,
能詮、所詮不可得,這種觀察慧,也是一種分
別,但不是隨順世俗的分別,雖還是分別,而
是隨順勝義,向於勝義的分別,有破壞分別,
破壞種種妄識的功能。所以修唯識無分別觀,
無分別觀也是分別抉擇;依無分別的分別,漸
次深入,達到虛妄分別的徹底除遣,證入無分
別法性,以分別觀智,遣除虛妄分別,譬喻很
多,例如以小橛出大橛。如竹管裡本來是空的
,但有木橛塞在裡面,有什麼辦法恢復竹管的
中空呢﹖可以另取一根小木橛,對準大的木橛
,用力推擊它,等到大木橛出來了,小木橛也
跟著出來了,恢復了竹管中空的本相。分別抉
擇的無分別觀慧,是分別而遣除分別,所以名
為加行無分別智。(中略)
經上這樣說︰(一)「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
故」。這,可以解說根本無分別智,而主要是
後得無分別智。現前的一切法,見一切法猶如
虛空。雲氣不是虛空,光明不是虛空,日、月
和星都不是虛空,蔚藍色也不是虛空,只可說
虛空是畢竟清淨無著無礙,無二無別。唯識學
以虛空譬喻圓成實性,所以這可能是根本無分
別智,但這是依現起的一切法,見如虛空,不
是一切不現,所以是後得智的帶相觀空。(二)「
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故」,這是後得無分別
智的達有。諸行的行,是遷流造作的意義。遷
流所以是有生有滅的,變化不息的世間一切法
,那一樣不是行﹖後得智見一切諸行都是如幻
的;如幻法雖非實有,卻確有如幻相現起,所
以後得無分別智,見一切法如幻,雖見一切法
,與凡夫、二乘所見到的不同。
中國天台宗、華嚴宗,稱為圓教。在最初
證悟時,以為就能證悟事理無礙,事事無礙,
即空即假即中。如說菩薩先以根本智通達空性
,次以後得智通達一切有如幻,就認為不圓滿
,不究竟。可是印度的大乘,無論是龍樹菩薩
的中觀,彌勒、無著、世親菩薩的唯識,都與
中國的圓教不同。當然,究竟成佛時,是空有
一如,理事無礙,法法更互涉入,但菩薩修行
悟入,是有次第的。先要證悟一切法不現前,
通達空性。然後起如幻智,通達一切有。起初
是彼此出沒,有前後的,久久才能二諦圓融無
礙。唯識宗對於無分別智,分別為根本智,後
得智,就表示先後的意義。《密嚴經》說︰「
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
而非真。」這可見沒有通過真如的證悟,是不
能通達諸行如幻的。龍樹菩薩也說︰「般若將
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
化生。」般若就是根本無分別智,使我們證入
畢竟空,那時是沒有一切戲論相的。從般若起
方便,就是後得無分別智。起方便智,才能達
有──莊嚴淨土,利益眾生,起種種如幻如化
的事業。所以印度大乘經論,對於修行證悟的
歷程,都是先證得一切法性;再起後得無分別
智,了一切法如幻如化。
無分別智的性相有三種︰(1)是住法性,(2)
是無現,是依根本無分別智說的,(3)依經說,
明後得無分別智,觀一切相如虛空,了一切是
幻有。從這樣的智相,顯出無分別智的自性。
◎附二︰印順《攝大乘論講記》第七章第三節(摘錄)
《攝大乘論》︰「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
相以為自性︰(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
地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
離於真義異計度故。離此五相,應知是名無分別智。」
《講記》︰「無分別智」是聖智,它的自
性,非親證不能自覺的,所以從正面去說明非
常困難,最好用烘雲托月法,從反面──遮遣
的方法去顯示。這就是說︰要「離五種相」,
才是無分別智的「自性」。
(1)「離無作意」︰作意即思惟,無分別智要
遠離思惟的。但也有離作意而不是無分別智的
,如酒醉、悶絕、熟睡等,所以必須要離開這
樣的無作意,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
(2)「離過有尋有伺地」︰無分別智是超尋伺
境的,然無尋伺──如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地
,仍不是無分別智,所以還要離去這樣的無尋
伺,才是真實無分別智。
(3)「離想受滅寂靜」︰無分別智是無受想心
行的,但受想心行俱滅的滅盡定,雖是聖者所
得的,還不是無分別智,所以還要離去這樣的
想受滅的寂靜,才是般若無分別智。
(4)「離色自性」︰無分別智離去妄心的有分
別性,但智的無分別與色性的無分別不同,不
然,得此無分別智的聖者,不將要與木石一樣
塊然無知了嗎﹖所以無分別智是要離去色自性的。
(5)「離於真義異計度」︰離前四相直取真義
的如相,但如果計度擬議這真如,或心上有不
分別的空相現前,這既然含有種種計度的成分
,自然不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要離去於真義計度的。
總之,它是無分別的,但決不是世間無作
意等的五種無分別。離了這五相,才是真實的無分別智
■〔參考資料〕 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八、卷九;
《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
四;《成唯識論》卷九、卷十。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812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