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八百二十三
2019/07/16 03:47:32瀏覽96|回應0|推薦2
◎無想定(梵asam!jn~a^-sama^patti,藏h!du-s/es-
med-pah!i-sn~oms-pa)
外道禪定之一。執著無想天是真解脫,厭
棄「想」而嚮往「無想」,依此修行而使心心
所法盡滅的定,謂之無想定。《品類足論》卷
一云(大正26‧694a)︰
「無想定云何﹖謂已離遍淨染,未離上染,
出離想作意為先,心心所滅。」
《俱舍論》卷五云(大正29‧24c)︰
「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無想定。無想
者定名無想定,或定無想名無想定,(中略)
此在何地,謂後靜慮,即在第四靜慮非餘。修
無想定為何所求,謂求解脫,彼執無想是真解
脫,為求證彼修無想定。」
此定之得名,係因離色界第三禪遍淨天之
染的異生,執著「無想」是真解脫,且為求解
脫而修此法。亦即以「出離想」作意,令心、
心所法滅而不起的定,故稱為無想定。此定依
於欲界身或色界身,以第四靜慮為依地而起,
僅為外道異生所修,非聖者所樂。《俱舍論》
卷五云(大正29‧24c)︰
「又許此定唯異生得,非諸聖者,以諸聖者
於無想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中略)一切
聖者不執有漏為真解脫及真出離,故於此定必不修行。」
又,此定唯是善性,即能招無想天之異熟
,唯是順受,非順現及順後受等。故修此定者
順次生於無想天,未能必入見道。說一切有部
認為此定有別體,但大乘唯識家認為是心心所
法暫時滅除的境界而不立別體。
◎附一︰〈無想天〉(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無想天(梵Asam!jn~i^sattva^va,藏H!du-s/es-
med-pah!i sems-can-rnams),色界天之一。
又名無想有情天、無想眾生天、少廣天或福德
天。係修持無想定所感得的異熟果報。《立世
阿毗曇論》卷六云(大正32‧198b)︰
「云何第四名無想天﹖是中諸天無有想故。
何者為想﹖通別二想。各異生報,此中無故,
唯有色陰及不相應行陰,故名無想天。」
可知生於此天者念想盡滅,而僅存色身及
不相應行蘊,故名無想天。
外道婆羅門以此天為最高涅槃處,但佛教
之聖者不生於此天。《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
記載,阿羅邏仙人教導悉達太子能斷生死之法
說,當得第四禪,求無想報。如《俱舍論》卷
五云(大正29‧24c)︰「彼執無想是真解脫
,為求證彼,修無想定,(中略)諸聖者於無
想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
亦即異生凡夫以出離想作意,修無想定所
感的異熟果報稱為無想(asam!jn~ika),或無
想異熟、無想事、無想報。《品類足論》卷一
云(大正26‧694a)︰「無想事云何﹖謂生無
想,有情天中心心所滅。」《俱舍論》卷五云
(大正29‧24b)︰
「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
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
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異熟果,誰之異熟,謂無想定。」
此天之身量為五百踰繕那,壽量五百大劫
(或說一千大劫),壽終將再生想而墮入欲
界。如《俱舍論》卷五云(大正29‧24b)︰
「彼為恆無想,為亦有想耶﹖生死位中多時
有想。言無想者,由彼有情中間長時想不起
故。如契經說,彼諸有情由想起故從彼處沒。
然彼有情如久睡覺還起於想,從彼沒已,必生
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
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
關於此天的位置及廢立,諸說紛紜。如《
長阿含經》卷二十等說是色界二十二天之一,
上座師(經部之本師室利羅多)等將色界總立
為十八天,以此天為第四禪的第四天,《瑜伽
師地論》卷四、《俱舍論》卷五等以為是廣果
天中的高勝處,並非別有處所,即將之攝於廣果天。
◎附二︰《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卷五十三(摘錄)
若諸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諸想如癰
、諸想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
想作意,於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習不念作
意。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
;入定無間,心不復轉。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
,已離遍淨貪,未離廣果貪,諸心心法滅,是
名無想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以上卷三十三)
復次云何無想定﹖謂已離遍淨貪,未離上
貪,由出離想作意為先故,諸心心所唯滅靜,
唯不轉,是名無想定。此是假有,非實物有。
當知差別,略有三種︰(一)下品修,(二)中品修,
(三)上品修。若下品修者,於現法退,不能速疾
還引現前。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得依身,不
甚清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如餘天眾,定當
中夭。若中品修者,雖現法退,然能速疾還引
現前。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雖甚清
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然不究竟最極清淨,
雖有中夭而不決定。若上品修者,必無有退。
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甚為清淨威光
赫奕,形色廣大。又到究竟,最極清淨,必無
中夭。窮滿壽量,後方殞沒。
復次若由此因此緣所有生得心心所滅,是名無想。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一、卷一五
二;《順正理論》卷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
二;《成唯識論》卷七。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811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