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六百二十四
2019/06/24 03:45:11瀏覽90|回應0|推薦2
◎善(梵kus/ala,巴kusala,藏dge-ba)
指其性安穩,能順益此世及他世的白淨法
,與「善業」相通。有時則指善業之性質,有
「道德的、正確的」意涵。此善性,與不善、
無記(非善亦非不善)合稱三性。《大毗婆沙
論》卷五十一云(大正27‧263a)︰「若法巧
便所持,能招愛果,性安隱故名善。」《俱舍
論》卷十五云(大正29‧80c)︰「謂安隱業
說名為善。」《成唯識論》卷五云(大正31‧
26b)︰「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
」此等皆顯示,善不僅性安隱,且能招可愛果
,順益此世及他世。
善之種類眾多,諸經論說法各異,茲略述如下︰
(一)二善︰此有多種,略如下列︰
(1)有漏善與無漏善︰陳譯《攝大乘論釋》卷
十三云,有漏善為白法,無漏善為淨法。又,
有漏善為未斷煩惱之世間善,包括五戒、十善
等,依此能招未來樂之果報;無漏善則為可斷
除煩惱之出世間善,亦為得涅槃菩提之善,依
此不招感未來之果報。
(2)止善與行善︰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卷上
謂,止息惡行,不惱於他,稱為止善,屬消極
之善,如不殺生、不偷盜等;積極修行勝行,
利安一切,稱為行善,如布施、放生等。
(3)定善與散善︰息慮凝心而止住妄想,稱為
定善,乃禪定心修習之善業;策身口意而廢惡
修善,稱為散善,乃散心所修之善業。善導《
觀經疏》〈玄義分〉謂《觀經》所明的十六想
觀,前十三觀攝定善,後三觀攝散善。
(4)未生善與已生善︰未生善者,指未修習戒
、定、慧諸善法者;已生善者,指已曾修習
者。《大智度論》卷四十八云(大正25‧405c
)︰「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
(二)三善︰謂初善、中善、後善。此三善之
說,廣出於諸經論,但解說不同。《大乘廣寶
篋經》卷中列舉聲聞、菩薩之五種三善。謂身
、口、意三善行,為聲聞之初善。戒、定、慧
三學為中善。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解脫法
門為後善。不捨菩提心為菩薩之初善,不念下
乘為中善,迴向一切智為後善。此中,聲聞三
善又稱小乘三善,菩薩三善又稱大乘三善。
(三)四善︰《大毗婆沙論》卷五十謂善有勝
義善、自性善、相應善、等起善四種。其中,
「勝義善」,又名真實善,指勝義諦門中之被
稱為善者,即涅槃法。「自性善」,謂不藉他
緣,其體自善者,指慚、愧及無貪、無瞋、無
癡等三善根。「相應善」,又名相屬善、相雜
善,指意業之善。即與前三善根相應的心心所
法。「等起善」,又稱發起善,指意業所起之
善。即身、口二業及不相應行之善。
(四)十一善︰指信、精進、慚、愧、無貪、
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等十
一種善。乃唯識宗所立六位心所之一,此心所
順益現、未二世,故名為善。茲略述如次︰
(1)信︰謂自性清淨,亦能使相應之心心所同
樣清淨。例如︰水精珠能使濁水變清。信珠在
於心,相應之心心所也都為之清淨。
(2)精進︰亦稱勤。勇悍無懼之意。指能耐勞
苦的心,能對治懈怠、成滿善事。
(3)慚︰謂回顧自身及所依之教法而心生羞恥
,尊崇賢人善法而止息諸惡事。
(4)愧︰謂回顧他人之譏刺而以自己之罪惡為
恥,乃不親惡人,不作惡法。
(5)無貪︰謂對三界及三界受生之因緣厭離而無愛著。
(6)無瞋︰謂對三苦及三苦之因緣無怒恚,而有哀憐之心。
(7)無癡︰謂了知諸法之事與理。
(8)輕安︰謂身心輕利安適,伏斷煩惱。
(9)不放逸︰謂防惡修善,護心不令放蕩縱逸。
(10)行捨︰謂離昏沈與掉舉,內心平等均衡。
(11)不害︰謂不損惱有情,內心只有拔苦的悲心。
(五)十三善︰《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三將善
分別為十三種,即︰自性善、相屬善、隨逐善
、發起善、第一義善、生得善、方便善、現前
供養善、饒益善、引攝善、對治善、寂靜善、
等流善。就中,「自性善」指信、慚及愧、三
善根,乃至不害等十一種善之心所法;「相屬
善」指與自性善相應的其他心所法;「隨逐善
」指善法的習氣;「發起善」指所發的身、語
二業之善;「第一義善」指真如;「生得善」
是不經由思惟加行的任運起善;「方便善」指
聞正法如理作意而生的善;「現前供養善」指
對如來興諸供養業;「饒益善」指以四攝法饒
益有情;「引攝善」指以施戒等福業引攝生天
之異熟,或顯得涅槃之因;「對治善」指厭壞
對治、斷對治等各種對治法;「寂靜善」指斷
盡一切煩惱的涅槃界;「等流善」指由寂靜的
增上力所發起的神通等功德法。
■〔參考資料〕 《品類足論》卷六;《大毗婆沙論
》卷一四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七;《阿毗曇甘露味
論》卷上;《雜阿毗曇心論》卷三;《入阿毗達磨論》
卷上;《俱舍論》卷十三、卷十五;佐佐木現順《阿毗
達磨思想研究》。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769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