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六百
2019/06/20 03:15:47瀏覽158|回應0|推薦4
◎麥積山石窟
位於甘肅天水巿東南四十五公里的麥積
山。麥積山,又名麥積崖,是秦嶺山脈西端小
隴山的一座獨立山巒,孤峰崛起,狀圓錐如農
家麥垛,故名。石窟開鑿於峭壁上,層層疊疊
,有棧道相通,十分險峻。由於中部崖面崩毀
,窟群分為東、西崖兩部分。現存窟龕計一九
四個(西崖一四0窟,時代較早,東崖五十四
窟,時代較晚),泥塑像、石雕像七千二百餘
軀,壁畫一千三百多平方公尺。在中國雕塑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為研究中國古代雕塑、繪
畫、建築及宗教等歷史的珍貴資料。
石窟開鑿於西元384年至417年的十六國後
秦時期,後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
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斷擴建
與開鑿,形成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茲依年代先
後,列述各期特色︰
(1)後秦、西秦時代前後所開鑿者,多為方形
平面平頂窟,造像題材主要是三世佛、交腳彌
勒菩薩及思惟菩薩。佛像面相雄健,直鼻大眼
,嘴小唇薄,軀體粗壯堅實。菩薩高冠,披髮
,袒裸上身,下著長裙,體態渾厚。
(2)北魏時期開鑿的洞窟數量最多,可分為前
後兩期。前期(五世紀中至五世紀末)洞窟,
造像題材仍以三世佛為主。後期(六世紀初至
534年北魏亡)洞窟數量大增,造像題材除三
世佛外,也出現一佛二菩薩二弟子或再加二力
士的五尊或七尊新的組合形式,此外還出現七
佛、立佛、十大弟子及供養人像。造像人物服
裝多褒衣博帶式,形體修長,面目清[病-丙+瞿],一派
中原佛教藝術的作風。
又,一些洞窟中保存有壁畫,有大型本生
故事畫與經變畫。第一二七窟的西方淨土變,
場面宏偉,是國內石窟已知年代最早的大幅淨
土變。此外,第一一五窟中有「大代景明三年
(502)九月十五日」的墨書開窟紀年題記。
(3)西魏(535~556)時期的洞窟形制,大多
襲用北魏晚期的舊式,但模仿中國木造結構建
築形式的崖閣式洞窟有進一步發展。窟外雕出
八角形列柱與屋脊瓦[土+龍],列柱內為前廊,廊內
鑿窟龕。造像題材,除三世佛外,還有文殊、
維摩對坐,分置於兩側壁。塑像組合中,出現
童男童女像,立於佛之兩側。造像人物面相已
由清瘦漸趨豐滿。
又,《北史》卷十三〈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傳〉載,大統五年(539),文皇后失寵,在
麥積山出家為尼,死後鑿崖為窟而葬,號為寂
陵。此種在石窟中柩埋或停放屍身的洞窟,稱
「瘞窟」。麥積山東崖第四十三窟即為瘞窟。
中國北方石窟中鑿龕而葬,當以此為最早。其
後響堂山北齊窟、龍門唐代窟中,均曾沿用。
(4)北周(557~581)時期,洞窟較多,並新
鑿出一批大窟。大窟多為崖閣式窟,為前代所
少見,第四窟(七佛閣)堪稱代表作。該窟係
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祖所造,位於東崖最
高處,距地面約五十公尺,窟前鑿八柱七間的
殿堂式崖閣,列柱內為前廊,廊後部鑿出七座
方形大窟。造像題材以七佛為主,佛旁立弟子
、菩薩像。造像人物方圓豐滿,體態健壯。壁
畫採用繪、塑結合的方法。
(5)隋代所開鑿者,洞窟主尊多為釋迦牟尼佛
或阿彌陀佛,造像形體及裝飾更趨寫實。唐代
以後,麥積山山體南側大面積崩毀,幾乎無開
鑿之新洞窟。現存之唐、宋、明代造像,多係
在前代窟內重塑、補塑或改塑而成。
◎附︰常任俠〈麥積山的佛教藝術〉(摘錄自《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
麥積山石窟,是在中國西部甘肅省天水縣
的東南,距城四十五公里,是秦嶺山脈的西端
,緊接著原始森林區的邊緣。從天水縣城出發
,過跑馬泉、甘泉鎮約三十五公里比較平坦的
地帶,就進入麥積山峽口,緣山溪再走十公里
的山路,就看到了危峰聳立的麥積崖。這個形
像奇特的山峰,從西面看過去,山頭略帶圓錐
形,上端比底部大,正像農村收穫後所堆積的
麥[禾+皆]。農民們從很早就叫它麥積崖。大約在一
千五百年前及其以後的歷代王朝,在山腰裏修
鑿蜂房似的龕窟,又在窟外懸壁上建築起飛閣
天橋。就在這樣一個鉅大的輝煌的創造裏,我
們的先民,表現了絕頂的勇敢和智慧。他們所
成就的佛教藝術,讓世世代代的信仰者來頂禮
瞻拜,一直到今天。
當朝山人走近麥積山,就看到土紅色的崖
頂上立著一座小塔(崖頂到地面最漥處,垂直
距離是一四二公尺,塔高九點四公尺)。在半
山腰裏密布著各種大小的龕窟,上下分層橫
列。由於數遭地震,還可以看到龕窟成片的崩
塌的痕跡。在斷崖上面有很多橛眼,可以推想
當年在石窟的外面,依懸壁所建築的滿山重樓
複殿、飛橋棧閣。經過悠久的歲月,這些木建
築如今都已毀壞。在1953年七月麥積山勘察團
到來後,依靠當地的木工們的勇敢,使十二層
龕梯,逐漸懸空修復。再將許多世紀不通人跡
的洞窟,沒脛的鳥糞,掃除乾淨,這些寶貴的
古代佛教藝術,才重新顯現於世。
關於麥積山石窟藝術的歷史,只有散見的
材料,並無系統的記載。據西元十世紀五代人
所撰的《玉堂閒話》所說︰麥積山的石窟造像
,是從四世紀末年,後秦開始,歷經北魏、西
魏、北周、隋、唐六代繼續修建的。從平地堆
積木材,達到巖顛,在上面雕鑿龕窟神像,施
工既畢,拆去木材,然後造梯架險而上。這記
載說明了它的營造方法和經過,據《梁高僧
傳》〈玄高〉條的記載,在西元四世紀末到五
世紀初,麥積崖已經是興盛的佛教中心。現在
西崖第一二七號窟內發現有「洛陽沙彌法生造
龕碑」一塊,石雖殘缺,文字不全,尚存有大
魏的年號,約為西元六世紀物。其次是北周大
都督李允信為他的祖父造七佛龕,特請當時的
大文學家庾信,寫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麥積崖
佛龕銘〉,原文載在《庾信集》中。這個石刻
,當五代時還在,後來損失。在西崖第一一五
號窟裏,我們曾發現了在佛座上有墨書的發願
文,有大代景明三年(302)的年號,從這些
殘存的記載中,雖不能推定石窟造像最早的營
造年代,但在北魏以來,這裏已經是一處佛教
的勝地,是可以肯定的。
從麥積山石窟藝術的風格上,把它和其他
的佛教藝術中心,如敦煌、雲岡、龍門、永靖
炳靈寺、南北響堂山等處的藝術風格來做比較
,來認識麥積山石窟藝術在不同時代作風的區
別。各時代藝術風格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不
斷在發展,在轉變的過程中。前代的不斷演變
,是為了準備著後代風格的形成,而又繼續發
展下去。在魏的晚期可能已初見隋唐萌芽。也
可能個別的隋代塑造還在沿用西魏和北周的手
法。尤其西魏和北周兩代都很短,一共才四十
幾年,但是北周和它以前的作風是有些不同
的。所以我們就把西魏歸入魏晚期的範圍,把
北周作為魏和隋唐之間的過渡時期。這個過渡
時期也並不是沒有特徵的。我們所認識的,魏
代造像和壁畫是繼承了漢晉風格。特別在造像
方面,中國型的傳統和所受印度犍陀羅、笈多
風格相並存。在這個階段,無論是民族形式的
傳統,或者外來形式的影響,都表現得挺秀樸
素、雄渾有力、神態生動。但是在時代的推進
中,雄健的作風,逐漸變得更加細緻、婉麗而
多姿。在這個階段的藝術,已經有了新的邁進
一步的因素。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這樣一個
為時不長的、舊的拋不掉、新的未成熟的階段
,然後又轉向宏偉富麗的隋唐藝術作風的新格。
麥積山石窟藝術的主要部分,就是西魏到
隋唐時期(西元六世紀至九世紀)的成就。十
世紀以後,也續有修造,但都不是最重要的。
麥積山石窟曾經有過幾次興廢,也留下被自然
損毀的現象。根據各種記載,可知每次大規模
修建復興,主要是在一個封建王朝盛世的開始
,毀在一系列的地震,或一些變亂之際。統計
自從西元六世紀初開始,直到十八世紀,有過
八次間隔的系列的大小地震。從西魏文帝(
535~551)再修崖閣,重興寺宇起,直到清代
乾隆(1736~1795)重修麥積山的佛寺,其間
有隋文帝(589~604)的大規模修建和造像,
初唐(西元七世紀)和宋(西元十世紀),都
留有優秀的作品。元代(1280~1367)有過四
次大地震,這裏沒有發現元代的代表作。到明
(1369~1661)、清(1644~1911)兩代的
裝修,都有明確的題記在牆壁上。經過這樣一
毀一修,在崖壁上有先後刊鑿,重疊裝鑾。壁
畫也有表裏幾層。往往有的窟是魏建,畫是明
重繪;有的魏代壁畫,宋代塑像,也有較晚造
的摩崖大佛像,下面壓著早期的壁畫。這些錯
綜複雜的情況,是與雲岡、龍門等處佛教藝術不相同的。
麥積山的石質,是一種容易風化的礫岩,
雨水[冷-令+中]滲,容易造成山崖的縱斷而崩墜。就全
面看來,在東西二百一十多公尺,上下五十多
公尺的幅面,一百九十多個龕窟之間以中間部
分崩塌的損失為最嚴重。有些龕窟還殘剩著一
角留在斷崖上,有些連痕跡都不見了。因此就
形成了東崖和西崖兩部。遠在五代(905~959
)的時候,就已有東閣西閣之稱,現在修成的
棧道,也分東西兩部分。在東崖的龕窟裏,最
重要的有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樓上七佛閣、
牛兒堂及中七佛閣等,都是規模很大的龕窟。
涅槃窟(第一號)是魏代晚期(西元六世
紀初)所開鑿的石窟,窟前排有六支石柱,四
川崖墓有此種營造的形式,印度阿旃陀也有此
種形式,窟內的塑像,已經明代重修,但猶可
看出魏塑的風格。
千佛廊(第三號)為魏代(西元五世紀)
所鑿造,自入口至廊的盡端,凡長三十二點七
四公尺,在崖面上密排著上下兩層石胎泥塑的
佛像,這些佛像現存有二五八軀。多經後代裝
修過,但也有少數尚存原貌。
散花樓上七佛閣(第四號),是麥積山石
窟中規模最大的一組洞窟,在離地面五十多公
尺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出漢代式的七間八大柱
的崖閣,每二大柱之間是一個佛龕,這一所偉
大的營造,大概就是北周大都督李允信造的。
窟頂平格式的天花板上,每板都有壁畫,從車
馬服飾看來,當是西魏北周時的作品,七個佛
龕的上端壁間,也畫著七大幅壁畫,每一幅畫
裏都是四個伎樂天人,有的在奏樂,有的在進
香,有的在散花,保存得相當完整。這壁畫的
作風,與常見的敦煌壁畫不同,伎樂天人露在
衣衫外面的肌膚部分,都是用極淺的薄肉塑來
表現的,是繪畫和浮塑的結合。窟內塑像計七
十五軀。天王像是宋代修的,有的佛像和脅侍
像則是明代甚至清代重新裝修的。
牛兒堂(第五號)較上七佛閣為小,是漢
代式的四支柱;石柱裏是三個佛龕。每個龕裏
都有一組造像。現僅存腳踏牛兒的天王,因此
得名。天王的威猛與牛兒的馴順,都顯示出塑造藝術的優美。
在東崖還有許多龕窟,由於很久就斷絕通
路,人跡不到,還保存著魏代的原狀。其中有
些塑像都是第五、六世紀的優秀作品。
在麥積山西崖的峭壁上,最重要的有三大
窟,都是魏代晚期(西元六世紀初)所營造。
這西崖三大窟中最大的是萬佛堂,又名碑
洞(第一三三)號,內部高五點九七公尺,橫
廣十四點九一公尺,最縱深處十一點五八公尺
,窟內有腹室,所有壁面滿佈著無數的小影塑
「賢劫千佛」。有的龕楣上還塑著小的供養人
立體像及山水背景浮塑。包括有魏及比較晚期
各代大小造像。以迎門的接引佛立像為最高(
三公尺半)。這是一尊經宋代修過,但還保留
著一些唐塑風格的大造像,藝術造詣很高,尤
其是佛的手部,生動的表現了敏銳的觸覺感。
天花板上繪滿著飛天,大部都已剝落漫漶。窟
內還保存好些造像碑。在十八塊完整的中間以
描寫佛傳的一塊內容最豐富,造形最生動,此
窟因為佛像多,故稱萬佛堂,又因藏有許多造
像碑,所以又叫碑洞。
由萬佛堂再向高處,達到棧道的頂點,就
是第一三五號窟,這是西崖能通到的最高處,
人們叫它做天堂洞。高五公尺,廣八點八八公
尺,深四點二九公尺。壁間畫的是古代騎戰的
場面,多已剝落褪色。在窟的上端鑿通窗洞三
個,與雲岡第三十九窟的格式相似。在窟的中
間立著一尊高一點九五公尺的及其左右立著兩
尊高一點二八公尺的石造像。這些大件的魏代
石刻風格的造像所用的石材,是比較堅固的帶
有灰紅色的硬沙石,不是本山開採的。使人驚
訝的是︰很難想像在當時(一千五百年前)完
全用人工體力如何能把兩三噸重的大石材從地
面昇起,移置到五十多公尺高的洞窟中去。
走上西崖的西邊棧道,到最高層,進入第
一二七號窟,這是西崖三大窟中最小的一個。
高四點四二公尺,廣八點六三公尺,深四點八
五公尺。造像以正壁的一龕,西魏石刻像最精
緻生動,佛光周圍,有十個伎樂飛天,各持樂
器。藻井和四壁的全面,都是壁畫。雖然有剝
落殘褪,但它的精彩四射,仍然是難得的作品。
西崖還有一組小窟,無法通棧道,縋繩而
入。其中有北魏壁畫上面加了一層色彩鮮麗的
隋畫供養人,上面有墨筆題記,也是極優秀的作品。
麥積山石窟藝術與敦煌、雲岡、龍門等著
名石窟特殊不同的地方,敦煌以壁畫為主,雲
岡、龍門以石刻為主,麥積山則以塑像為主,
它保有數以千計的塑像(無數的小影塑還不在
內),如大的高至十五點二八公尺的東崖第十
三號摩崖大佛像和十三點八八公尺的西崖第九
十八號摩崖大佛像,以及許多高僅二十多公分
的小塑像,都是塑的,集上下一千三、四百年
來的民族的優秀的創造在一起,像這樣一個寶
殿,這是世界稀有的。通過這些古代遺存的寶
藏,我們可以認識先民在造塑藝術上的光輝成
就。這些作品充滿了新鮮活潑、飛躍騰動的美
感,他們真正繼承漢晉的優秀藝術傳統,融化
了印度佛教藝術的精華,啟發了唐宋的更進一
步走向現實主義的道路,在中國佛教美術上放
射出可貴的光輝。
■ 〔參考資料〕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第三卷。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759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