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四千一百七十九
2019/04/19 04:51:15瀏覽290|回應0|推薦5
◎真言宗
日本的佛教宗派。又稱東寺密教,略稱東
密。按,中國的密教經由空海傳至日本,然後
獨立成為一宗,此宗派即是真言宗。又稱為真
言陀羅尼宗、祕密宗、曼荼羅宗、瑜伽宗等。
其重要經典有《大日經》、《金剛頂經》。若
加上《蘇悉地》、《瑜祇》、《要略念誦》三
經,則稱五部祕經。教相(教理)的中心是體
大、相大、用大的三大說。體大是指六大,相
大是指四種曼荼羅,用大是指身口意三密。而
實踐修行的內涵則有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
、護摩的行法,以及灌頂等方面的作法。
空海入唐後,從惠果受真言密教的奧義,
大同元年(806)回到日本,駐錫高雄山寺,
為最澄及南都(奈良)的高僧們授金胎兩部的
灌頂。由於得到嵯峨天皇的信任,弘仁七年(
816)受賜高野山,乃建金剛峰寺。十四年,
又得到京都的東寺,並改寺號為教王護國寺。
金剛峰寺與教王護國寺,乃成為真言密教的根
本道場。承和二年(835)朝廷賜予每年三人
出家的名額,並承認真言宗的獨立。
空海有實慧、真濟、真然、真雅等弟子。
在九世紀後半,真言宗分成廣澤、小野二流。
廣澤流開祖是益信,屬實慧系統。小野流開祖
為聖寶,屬真雅系統。不久,二流又各分出六
流,共成為十二流。其後分派延續,變成七十餘流之多。
小野、廣澤二流的分派,起於事相(灌頂
、修法等具體的儀式作法)方面的瑣屑差異;
而教相上的分裂,則導源於平安末期覺鍐的出
現。覺鍐兼任金剛峰寺座主及大傳法院座主,
欲支配高野山,而引起該山徒眾的反感。保延
六年(1140)因住房被襲擊,遂移居根來。從
此分裂開始,直到一四0年後賴瑜出現,將高
野山的大傳法院及密嚴院,遷至根來,新義真
言宗乃告正式獨立。而稱高野山東寺方面的宗
派為古義派。
新、古二派在教相上的相異點是︰古義派
主張本地身說法,而新義派則首倡加持身說法
。新義派以根來寺為大本營,後來分成豐山
派(長谷寺)和智山派(智積院)。古義派到
近代又分為高野山真言宗、真言宗山階派、真
言宗醍醐派、真言宗御室派、真言宗東寺派、
真言宗泉涌寺派、真言宗善通寺派。
附︰村上專精著‧楊曾文譯《日本佛教史綱
》第二期第七、第十章(摘錄)
正如傳教大師的天台宗不可混同於中國的
天台宗一樣,也不應把弘法大師的真言宗同流
行在印度、中國的密教看作是相同的。密教最
初由印度的龍樹、龍智興起,由善無畏、金剛
智、不空傳到中國,在唐朝中葉頗為盛行。(
中略)在奈良時代已經傳入日本,到了平安朝
初期,有所謂八家的傳入,但其中專修密教而
且得到正統密訣的歸國者卻 只有弘法大師空
海。並且大師與其他密教家不同,為密教作了
教相判釋,說明了整個佛教對密教的關係,闡
明了整個佛教的終極妙義在於密教。這正如傳
教大師的天台宗在印度、中國不見其類一樣,
弘法大師的真言宗在日本傳播的盛況不能不說
是在印度、中國前所未見的。
大師以《大日經》、《金剛頂經》、《蘇
悉地經》作為根本經典,以《釋摩訶衍論》、
《菩提心論》以及《大日經疏》作為扶助的論
釋,又參酌其他各種經論及儀軌,精緻地判釋
教相,創立真言宗。真言宗也稱密宗,完整地
應稱為「三祕密宗」。釋迦的說教,因為全是
「隨他意」的說教,所以不可稱為「真言」;
既然是「隨他意」的,就是淺顯易知的,因而
可稱為「顯教」。大日如來的說教因為是「隨
自意」之語,所以可稱為「真言」;既然是「
隨自意」的,就是很難了解的,故也可稱為「
密教」。難,不僅僅是「語」的難以了解,就
是身、意,也不全是顯教之徒可以了解的,所
以完整地講稱為「三祕密宗」。因為本宗是廢
顯教、立密教的宗教,所以有真言宗或祕密宗
的名稱。大凡教門的優劣,以佛身論作為根
本。而如果說佛有法、報、應的三身,那麼教
也應分為三類。「應身說」是小乘教,「報身
說」是大乘教,「法身說」是祕密教。相對於
「法身說」這個祕密教來說,報、應二身說的
大乘、小乘,可以合稱為顯教。所以,從橫的
方面看,就可分為顯密二教;顯教淺近,密教
深奧。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顯、密二教深淺差別
,大師又創立「十住心」︰(1)異生羝羊心,(2)
愚童持齋心,(3)嬰童無畏心,(4)唯蘊無我心,
(5)拔業因種心,(6)他緣大乘心,(7)覺心不生心
,(8)如實一道心,(9)極無自性心,(10)祕密莊嚴
心。這是弘法大師領會了《大日經》〈住心品
〉的含義,把當時各外道、各佛教分到十段之
中,用以說明他們的深淺高下的差別,把顯教
分在前九心裏,而把密教列為第十心。這樣,
真言的祕密教位於各種顯教之上,而要登上這
個最頂點的祕密台,不可不經過顯教九心的階
梯。使密教有這樣崇高的資格,確實是弘法大
師的功績,金剛智、不空沒有這種論證,慈覺
、智證的論證,也沒有達到這種境地。
真言宗的要領可以用「體、相、用」的「
三大」來說明。地、水、火、風、空、識是「
六大體大」;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
荼羅、羯磨曼荼羅是「四曼相大」;身密、語
密、意密是「三密用大」。如顯教把萬有的本
體說成是真如、法性、黎耶、一心等等。既然
它不是消極論,就是理想論。而現在密教以顯
明地、水、火、風、空、識為萬有的本體;
佛是六大,鬼也是六大,天地也是六大,人們
也是六大,雖然法界無限,但皆為六大所造。
這就是「即事而真」。把此六大分開,則地、
水、火、風、空屬於胎藏界,識大屬於金剛
界。或者可把這兩部分分為理、智,可分為色
、心,可分為因、果。儘管如此,六大是無礙
的,舉一全收,所以胎藏金剛、理智、色心、
因果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
這樣胎、金兩部的六大,也不是沒有其固
有的相貌。其相貌雖多而無數,但概括起來則
不超出四類。第一是大曼荼羅,凡是諸佛、菩
薩、諸神、諸鬼,以及人們的身形、萬物的形
象皆如是。第二是三昧耶曼荼羅,凡是諸佛、
菩薩、諸神、諸鬼的印契,或如所用的東西,
以及像人們的衣服等,皆屬此類。第三是法曼
荼羅,就是諸佛、菩薩、諸神、諸鬼等的名
號。第四是羯磨曼荼羅,就是諸佛、菩薩、諸
神、諸鬼的威儀、事業。以上統稱為金、胎兩
部的曼荼羅;這四曼荼羅,是六大體中所本有
的義相。而因為這無限的六大是互相涉入融通
的,這四曼自然也是互相涉入融通的。即諸佛
等的四曼人們都具備,而人們的四曼諸佛等也
不可不具備。所謂曼荼羅具有「輪圓具足」之
義。這樣,表達這「大、三、法、羯」的義相
的互相涉入的法旨,名之為曼荼羅。而「四曼
相大」之表現於人「身」,例如手按照法則去
結印契,此為身密;「口」誦各種真言陀羅尼
,此為口密;「意」認識心、佛、眾生三平等
的觀念,此為意密,統稱為三密用大。如果成
就了這三密,此身立即成佛,所以龍樹說︰「
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
根據上述原理,真言宗提出三種即身成佛
,稱為「理具成佛」、「加持成佛」和「顯得
成佛」。所謂「理具成佛」就是依據「體」的
六大,「加持成佛」是依據「相大」的四曼,
「顯得成佛」是依據「用大」的三密相應。而
所求的不是「理具成佛」,也不是「加持成佛
」,而在於「顯得成佛」。以上只是關於真言
宗的教相。此外,本宗雖也規定了儀規非常繁
雜的事相,但這裏略而不述。這是因為事相不
應筆錄的緣故。(中略)
益信、聖寶二僧正以後,日本真言宗形成
了兩大流派。這兩位僧正雖然都出於源仁僧都
的門下,但他們的修學系統卻有不同。益信最
初跟兼傳台密的宗睿僧正學習,以後又歸於源
仁門下並掌握了其教義的奧祕。而聖寶前後師
事真雅、真然,只接受弘法大師一派的灌頂。
益信僧正以後,宇多法皇又從宗睿的末流神日
重學真言教義,並且跟智證大師之徒增命學習
密教的奧祕,因此,仁和寺的流派,與作為弘
法大師嫡系的聖寶僧正流派所傳授的教法相比
,其事相有所不同,他們互相比法;益信這一
支,到了寬朝時興盛起來,而聖寶這一支,到
了仁海時才興盛起來。
■〔參考資料〕 顯蔭《真言宗義章》;神林隆淨著
‧歐陽瀚存譯《密宗要旨》;佐藤良盛《真言宗》;池
口惠觀監修《真言宗佛事》;大山公淳《真言宗法儀
解說》;高井觀海《真言教理研究》;長谷寶秀編《
真言宗安心全書》;福田亮成編《真言宗小事典》;新
居祐政《真言宗信行教典》。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577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