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三千六百五十
2019/01/20 03:29:27瀏覽29|回應0|推薦2
◎阿賴耶識(梵a^laya-vijn~a^na、藏kun-gshi rnam-
par-s/es-pa)
瑜伽行派所說的根本心。音譯又作阿梨耶
識或阿黎耶識,意譯為藏識、宅識等。向來的
小乘部派佛教只建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意識等六識;瑜伽行派卻認為在此六
識的深處,有不斷地生死輪迴、經常都有持續
活動的根本性的心,並稱之為阿賴耶識。而最
先提到此阿賴耶識的是《解深密經》。
關於a^laya一詞,原指貯藏物品的倉庫或
藏;詳細地說,有(1)潛藏、(2)貯藏、(3)執著三
意。依照此三意,阿賴耶識有如下三種特質︰
(1)潛藏於身體中的阿賴耶識︰此識被認為潛
藏於身體中,是以生理方式維持身體的根源性
的心。它存在於身體的每個部位;不管睡覺或
覺醒,都在心的深處持續活動。
(2)貯藏所有種子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名
為一切種子識;被認為是種子(受表層性的身
、口、意三業的影響而成)所停留的場所。過
去的業變成種子在阿賴耶識中受薰習。蓋被種
植的種子在阿賴耶識中成長發展,其後遇緣而
成為新的業並發芽,接著此業又會再種植新的
種子。由於表層性的心(現行識)與深層性的
心(阿賴耶識)的相互因果且有機性的關係而
持續存在的情形,被稱為阿賴耶識緣起說。而
瑜伽行派又從「一切均由阿賴耶識所作」的立
場,主張唯識說。阿賴耶識,不僅一方面產生
眼識乃至末那識七識,同時也產生身體與自然
界(器世間),並持續任持之。
(3)作為執著對象的阿賴耶識︰瑜伽行派在阿
賴耶識之外同時又建立了一深層性的心,即稱
為「末那識」的自我執著心。而此深層性的自
我執著心的對象又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剎
那生滅的,絕不是常一主宰性的我(阿特曼
)。然而從阿賴耶識產生的末那識,卻將生出
自己的阿賴耶識,誤解其為我、自我、常一主
宰的我,而加以執著。
阿賴耶識(藏識)其後又被分為能藏、所
藏、執藏三方面來研究。「能藏」是指收藏種
子,「所藏」是指收藏諸法所薰習的種子,「
執藏」是就被末那識執著而言。阿賴耶識的異
名,除一切種子識之外,又有異熟識、阿陀那
識、無垢識等,而無垢識(阿末羅識)是指沒
有污染、無垢清淨的阿賴耶識。從阿賴耶識中
去除所有污染的種子,使阿賴耶識轉化成極其
清淨、沒有污染的大圓鏡智,這是瑜伽行派的究終目的。
附︰霍韜晦〈唯識五義〉(摘錄)
阿賴耶識的梵文是a^layavijn~a^na,亦譯阿
黎耶識、無沒識、藏識、宅識。阿賴耶(
a^laya)原意是執著(由字頭a^連結表示「執著
」意義的語根li^演變而成),或指所執的對
象。原始經典說「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
欣阿賴耶、喜阿賴耶,即難悟入緣起之理」(
CCMajjhima-nika^ya,I,P. 一六七),又說「如
來說非阿賴耶法,眾生恭敬攝耳,住求解心
」(An%guttara-nika^ya,Ⅱ,P. 一三一,無著
《攝大乘論》即引此義以建立所知依),則阿
賴耶之本義可以想見。但原始經典中,有時又
以阿賴耶為棲息之處、住處、貯藏處、家宅,
這可能是從執著之義引申而來,因為住處可代
表思想的歸宿。
其次,識的意義是指主體(按︰心意識都
是主體觀念)。原始佛教雖主無我,但不能不
在經驗的層面說明主體的活動,亦不能不交代
生命的來源。由分解前者,於是產生認知能力
的六識;由說明後者,於是產生十二因緣的識
支。這些都可以說是主體觀念的表明,不過這
兩個「識」字的用法,原始佛教未予綜合整理
而已。部派佛教以後,對主體觀念作深一步研
究,發覺在生命流轉的過程中,必須建立統一
主體,否則無以交代記憶的保持問題、業果的
承擔問題,自我的責任問題;換言之,在道德
的公平原則之下,必須設定自我的延續,作業
者與果報者的統一,這也就是「業」的觀念的
要求。然而,由於佛教說無我,使這種統一有
相當的困難。為了解消業與無我的觀念的衝突
,同時總要建立起主體觀念以解答各方面的問
題,於是部派佛教提出了種種設想,例如說一
切有部提出「命根」觀念,但「命根」祇能說
明生物性的自我,由出生而至於死,而不能及
於人格、認知的活動。犢子部進一步提出「非
即非離蘊我」,亦稱為「勝義補特伽羅」,認
為這樣的一個補特伽羅(pudgala,人我),
既不同於五蘊,亦不離開五蘊,但必須假定它
的存在,纔能解釋輪迴。化地部則索性以「窮
生死蘊」說明,肯定有這樣的一個輪迴主體,
遍歷輪迴而不變。另一方面,亦有一些學派從
心識的觀念下手,認為在經驗心識(表面心)
之下,尚有一種微細心識活動,這就是分別論
者的細心說、上座部的有分識(bhavan%ga ,
「分」是因義,即生命輪迴三界之因)說,及
大眾部的根本識說。同時連帶到知識的累積、
記憶的保持、業力的傳遞等問題,於是又有無
表色、無表業、不失壞(aviprana^s/a)、隨眠
、種子等觀念產生以作中介。總之,部派佛教
為了說明輪迴,不能不在無我的觀念下成立一
個特殊的主體觀念及連結前因後果的媒介概念
,以解決輪迴主體及業力相續的問題。
唯識學派興起,這兩個問題得到統一處
理。唯識學派首先提出阿賴耶識的觀念作為輪
迴主體,又用種子學說來交代業力相續,但阿
賴耶識與種子並非為不同的存在,而是一整
體。阿賴耶識是總名,它的內容就是種子,捨
種子外,阿賴耶識並無內容,所以阿賴耶識別
名種子識,它攝持一切種子。種子一方面是未
來諸法生起的根據,一方面又是過去經驗活動
薰生的結果,無論來者、去者都以阿賴耶識為
集散過轉之地。所以阿賴耶識的重要功能是貯
存,以使過去的經驗活動(業)不散失;唯識
宗將之定名為阿賴耶,正是取其作庫藏之義。
《解深密經》則提出阿陀那識(a^daa^n~a^vijnava
)的名稱來解釋阿賴耶,因為阿陀那(a^da^na
)的意思是執持,它能執持種子及有根身(個
體生命)。這就進一步點出阿賴耶識不但是一
個過轉之地,而且是一個主體。所以在後世發
展出阿賴耶識的三個意義中︰能藏、所藏、執
藏,以執藏義為主(《成唯識論》解執藏為「
有情執為自內我」,《述記》更註明此是第七
識之對象。如此解執藏,已離第八識的作用
言。疑有誤。餘二義見下)。
以上,可以說是沿輪迴問題、行為問題、
因果問題、生命現象問題所建立起來的阿賴耶
識的主體觀念,基本上是形上學及倫理學的進
路。但是,阿賴耶識的提出尚有另一條思路,
這就是主客的關係問題。從認知立場考察,唯
識宗發現不能有離認知主體而獨立外在的境,
一切存在作為對象看,都是主體所提供,於是
產生識轉化說,把一切存在都理解為識中種子
所現行的表相,祇有表相纔是真實的存在(vi
jn~aptimatnata^,唯表),這就把部派佛教中
的實在論觀點去除,然後再在這一前提下,解
釋表相的來源,把表相收歸阿賴耶識。換言之
,唯識宗是經過知識論的考察,然後提出它的
唯心宇宙論。這也就是《攝大乘論》所說的「
所知依」的意義。
根據唯識的宇宙論,阿賴耶識之所以能作
為一切法生起的根據,是因為它攝持一切種子
,待緣展現,這也就是阿賴耶識的因相(此即
能藏義)。然而阿賴耶識面對前生的活動,它
是一個承受者,扣緊此義,阿賴耶識亦有果相
(此即所藏義)。因相名種子識,果相名異熟
識,都是同一結構,祇是對象不同(剋就其自
身言,即是阿賴耶識之自相)。若再進一步分
解,則阿賴耶識的因相包括兩類種子,負責生
起兩類現象︰一是個體生命(執受表相,即有
根身),二是「客觀」世界(處表相,即器世
界)。簡言之,也就是我、法。但是,若將我
、法視為果報形式,受前生的業所決定,則這
兩部份合起來便是總報,因為這兩部份都是從
阿賴耶識轉出。阿賴耶識是異熟識,它所攝持
的在現世起現行的種子受前生的業牽引,即就
這種酬報關係言便是異熟。以總報為依,前六
識再起認知、感受活動,便產生前六識的表相
,這就是別報,亦名異熟生(即從異熟識生起
);總報則名為真異熟。合總、別兩報即為異
熟果。這種總別關係,也就是《唯識三十頌》
中所說的異熟轉化和表境轉化,加上思量轉化
,便把一切主體活動和對象世界的存在都統括
其中,而成為賴耶緣起說。
最後是有關阿賴耶識的轉捨問題。論理阿
賴耶識既是一切法的所依,無始時來受煩惱污
染,便是一有漏性的存在,應至煩惱滅盡纔能
捨染得淨,成為無漏的第八識(智),生起無
漏的佛境界。但是,世親認為修行者到第七地
,煩惱障斷,眾生不再執阿賴耶識為自我,此
時便可以把阿賴耶識的名目捨棄,於是他把阿
賴耶識的轉捨定在第七地,即阿羅漢位。
■〔參考資料〕 《入楞伽經》卷二、卷七;《決定
藏論》卷上;《法華經玄義》卷五(下);《中觀論疏
》卷七(本);印順《唯識學探源》;《如來藏思想》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唯識思想論集》(《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5}、{26});宇井伯壽《佛教汎論》
、《印度哲學史》、《瑜伽論研究》;平川彰《大乘佛
教教理教團》;金子大榮《佛教概論》;勝呂信靜
《唯識學派的緣起思想》;Yamakami So^gen《Systems
of Buddhistic Thought》。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42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