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三千六百四十二
2019/01/19 03:41:24瀏覽70|回應0|推薦3
◎阿陀那識(梵a^da^na,藏len-pah!i-rnam-pars/es-pa)
印度瑜伽行派及我國法相宗用語。舊譯家
譯為「無解」,係第七識;新譯家譯為「執持
」,是第八識。茲將新舊譯家所說略述如次。
(1)舊譯家所說︰《十地論》卷八(大正26‧
170c)︰「云何餘處求解脫﹖是凡夫如是愚癡
顛倒,常應於阿梨耶識及阿陀那識中求解脫。
」《佛性論》卷三(大正31‧801c)︰「心者
即六識心,意者阿陀那識,識者阿梨耶識。
」陳譯《攝大乘論》卷一雖以阿[阤-也+(乞-乙+也)]那為阿梨耶
之別名,但世親在釋「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
相應」之論文時,說(大正31‧158a)︰「此
欲釋阿陀那識。」因此,《佛性論》、《十地
論》係以阿梨耶、阿[阤-也+(乞-乙+也)]那為別識,而世親之《
攝論》係以阿[阤-也+(乞-乙+也)]那為與四煩惱相應之識。也就
是地論師、攝論師等舊譯家諸師,係以阿陀那
為第七識。淨影慧遠《大乘義章》卷三(末)
云(大正44‧524b)︰「識者,乃是神知之別
名也。隨義分別,識乃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
種。八名是何﹖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
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七者阿
陀那識,八阿梨耶識。八中前六,隨根受名,
後之二種,就體立稱。」又謂,阿陀那,此方
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痴闇心故;隨義
傍翻,差別有八。{1}無明識︰體是根本無明地
故。{2}名業識︰依無明心不覺妄念忽然動故。
{3}名轉識︰依前業識,心相漸麤,轉取外相,
分別取故。{4}名現識︰所起妄境,應現自心,
如明鏡中現色相故。{5}名智識︰於前現識所現
境中,分別染淨違順法故,此乃昏妄分別名智
,非是明解脫為智也。{6}名相續識︰妄境牽心
,心隨境界,攀緣不斷,復能住持善惡業果,
不斷絕故。{7}名妄識︰總前六種非真實故。{8}
名執識︰執取我故,又執一切虛妄相故。此即
將《起信論》三細六麤等九相中的五相及根本
無明,配屬第七識,而將第八阿梨耶識視為真淨之識。
又,天台大師也將阿[阤-也+(乞-乙+也)]那識,配於第七
識。如《法華玄義》卷五(下)謂,菴摩羅識
即真性軌,阿梨耶識即觀照軌,阿[阤-也+(乞-乙+也)]那識即資
成軌。《法華釋籤》卷十二釋為(大正33‧
899a)︰「言庵摩羅是第九,本理無染以對真
性。阿梨耶是第八無沒無明,無明之性即是智
性,故對般若。末那識即是第七,執持藏識所
持諸法,即此執持名為資成,以助藏識持諸法
故。」《維摩經玄疏》卷五,亦釋類通三識,
即(大正38‧553a)︰「(一)波陀那識即六識,
(二)阿陀那識即七識,(三)阿梨耶識即八識也。真
性解脫即阿梨耶識,實慧解脫即七識,方便解脫即六識。」
(2)新譯家所說︰玄奘慈恩以後的新譯家,將
阿[阤-也+(乞-乙+也)]那譯為「執持」,乃第八識之別名。係賴
耶三相中的因相;三位中的相續執持位。《成
唯識論》卷三就第八識舉出七種異名,其第二
即名阿[阤-也+(乞-乙+也)]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此係
依據《解深密經》所說。該經〈心意識相品〉
云(大正16‧692b)︰「此識亦名阿陀那識,
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
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
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
積集滋長故。(中略)阿陀那識甚深細,我於
凡愚不開演,一切種子如瀑流,恐彼分別執為
我。」《成唯識論》卷三云(大正31‧14c)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
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
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姓不能通達
,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繫便生轉
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流,凡即無性,愚即
趣寂,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
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唯第八識有如是相。」
附一︰定賓《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三(本)(摘錄)
第九淨識者,真諦三藏說有九識,即當《
密嚴經》云心者八種或復有九也。真諦云六識
如常,第七阿陀那識,此云執識,以是惑性常
有執故。唐‧三藏云阿陀那者,此云執持,執
持諸法種子故,及是第八之異名。真諦謬釋
也。其第七識應名末那,此翻為意也,真諦又
云第八名阿梨耶識,第九名阿摩羅識。唐‧三
藏云︰此翻無垢,亦是第八之異名也。成佛之
時轉第八識,以成無垢,無別第九。廣如《唯
識》、《攝大乘》等,唐朝已來並偏執此良由
不尋一性宗故也。其第七識,蓋是真諦誦文之
妄,可如前破。真諦所譯,多是誦出無梵本
故。其第九識,如《密嚴經》下卷云︰如來清
淨藏,亦名無垢智,故知不謬也。
附二︰印順《攝大乘論講記》第二章第一節(摘錄)
《攝大乘論》︰「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
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
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
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
,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講記》︰引了《解深密經》來建立本識
的異名阿陀那識,阿陀那的意義,也得解釋一
下,所以論中復問︰「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
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
依故」︰阿陀那在本論的解釋上,有此執受色
根和執取自體的兩個意義。
(1)執受色根義︰「有色諸根」,就是眼耳鼻
舌身的五色根。色根就是色根,為什麼叫有色
根呢﹖因為根有二類︰{1}有色的五根,{2}無色
的意根;為了簡別無色的意根,所以說有色。
欲色界有情的生命活動,是由過去的業力所招
感,特別在這五根上表現出來;(但生命的存
在,不單是色根)。這生理機構的五根,所以
能活潑潑地生存著,在一期壽命中繼續存在著
,並且能引起覺受,都是「由此」阿陀那識在
「執受」(執持)它,使之「無有失壞」;它
才能「盡壽隨」本識的存在而「轉」起。如阿
陀那不執受有色諸根,有情的生命立刻就要崩
壞,成為無生機的死屍。怎知道有它在執持
呢﹖平常有知覺的活人,它的認識作用就是前
六識,在悶絕熟睡等時候,這前六識要暫時宣
告停頓,不起作用。但生命還是存在,身體是
好好的,還有微細的精神覺受,與死人不同。
這維持生存的微細精神作用,就是阿陀那識。
所以說︰阿陀那識和執受有著特深的關係。
(2)執持自體義︰相續,是前一生命與後一生
命的連接,這生命相續的主體,是阿陀那識;
因此,它又名相續識。父精母血會合的時候,
這相續的阿陀那識托之而起,所謂「三事和合
」,這就是一期生命的開始,所以叫做結生。
在這「相續正結生時」,前一生命結束,後一
生命繼續結生的當兒,在母胎中有「羯邏藍
」就是父母精血的和合體;阿陀那攝「取彼生
」命體,與彼和合,這就是有情一期生命的開
始了。不但結生相續時如此,在一期生命中,
也沒有一剎那不「執受」這名色「自體」的。
因為阿陀那中攝受一期自體的薰習,直到命終
;所以也就攝受這一期的名色自體。
附論︰阿陀那,真諦譯為「無解」,玄奘
譯為「執持」。《成唯識論》以執持、執受、
執取三義解釋它,《唯識述記》更嚴密的分析
三義的界線。其實未必盡然,如《唯識述記》
說結生相續是執取義,但在本論則說結生相續
是執受義。阿陀那,應簡單的譯作「取」,像
十二緣起中的取,五取蘊的取,煩惱通名為取
的取,梵語都是阿波陀那(近取,即極取義
)。取是攝取其它屬於自己,所以有攝它為自
體,與執取不失(持)的意思。因作用的不同
,後人建立起執持、執取、執受等不同的名
字。這阿陀那,在經論裏看起來,它與執受有
特別的關係。它在攝取未來與攝持現在的生命
,使有情成為靈活的有機體中,表現了阿陀那
特殊的功能,它與生命論有關。
■〔參考資料〕 《深密解脫經》卷一;《瑜伽師地
論》卷七十六;《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卷四(
本);《慧琳音義》卷五十一;《翻譯名義集》卷十六;
《成唯識論同學鈔》卷三之四;《唯識思想論集》一(《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5})。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2418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