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二千四百九十九
2018/07/29 03:40:06瀏覽484|回應0|推薦5
◎自性分別(梵svabha^va-vikalpa,藏n%o-bo-n~id-
du kun-tu-rtog-pa)
三分別之一。又名自性思惟或任運分別。
指前五識等緣現在境,任運分別其自性。如《
顯揚聖教論》卷十六云(大正31‧558b)︰「
自性分別,謂於色等想事分別色等所有自性。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云(大正31‧
703a)︰「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
相行分別。」又,《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云
(大正27‧219b)︰「欲界五識身唯有一種自
性分別,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
故。雖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別,不能推度故。欲
界意地具三分別,初靜慮三識身唯有一種自性分別。」
此謂自性分別,係對現前之客觀對象,完
全不加推測,而無分別地加以覺知。
關於自性分別之體,《大毗婆沙論》卷四
十二謂其體為尋與伺;《雜阿毗曇心論》卷一
亦云(大正28‧880b)︰「自性思惟者,謂覺
也。」覺即尋。《俱舍論》卷二亦舉傳說之義
,謂(大正29‧8b)︰「自性分別體唯是尋。」
〔參考資料〕 《三無性論》卷上;《攝大乘論釋
論》卷四;《順正理論》卷四;《俱舍論光記》卷二;
《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37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