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二千二百八十
2018/06/25 03:48:04瀏覽414|回應0|推薦2
◎安慧(梵Sthiramati,藏Blo-gros-brtan-pa、
Blo-brtan)(1)
印度佛教論師。屬唯識瑜伽行派。在唯識
十大論師中,代表無相唯識派(Nir-a^ka^ra-
vijn~a^na-va^din)。佛滅一千一百年左右,生於
南印度羅羅國(即伐臘毗國)。涉獵群典,精
通唯識因明等,《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云(大正43‧231c)︰「梵云悉恥羅末底,唐
言安慧,即糅雜集,救俱舍論,破正理師、護
法論師同時先德。(中略)妙解因明,善窮內
論,扇徽猷於小運,飛蘭蕙於大乘,神彩至高
,固難提議。」
安慧師承德慧,下傳真諦。其學說大體繼
承難陀,同時吸收陳那之所長,將二分說、三
分說與《攝大乘論》、《辯中邊論》中的唯識
說融合在一起。並以《辯中邊論》開宗明義第
一頌之意,認為識法分別只是「虛妄分別」,
在此分別上的見、相二分即「二取」(見分屬
能取,相分屬所取),是遍計所執性,都是不
實在的,所以稱為「二取無」(此說異於難陀
)。以為只有自證分才是實在的,屬於依他起
的性質,故被稱為一分家。與他同時的護法則立四分說。
此外,對於八識、二執、二障的關係,安
慧與護法也有異議。其學說係繼承無著、世親
,主張境識俱空,為正統的唯識說。傳到中國
、日本後,稱為攝論宗。其主張與中國的法相家相對立。
安慧著述頗多,有《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十六卷、《大乘廣五蘊論》一卷、《大乘中
觀釋論》九卷、《俱舍實義疏》五卷、《唯識
三十頌釋論》等。其中,《俱舍實義疏》係伯
希和(P. Pelliot)在敦煌所發現,後收於《大
正藏》第二十九冊。又,《唯識三十頌釋論》
,係依世親之《唯識三十頌》而論釋之,今亦
於尼泊爾發現其梵文本,目前該書有法譯本及日譯本。
■附︰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五講第四節(摘錄)
唯識古學的代表,難陀之後還有安慧。據
西藏傳,安慧年代與世親接近,並說直接受教
於世親。但據玄奘所傳,他是德慧的門下,因
此有必要先講一下德慧。德慧曾作《三十唯識
論》註,窺基在《成唯識論述記》裏對他也有
介紹,但內容十分空泛。從《大唐西域記》的
記載中,說他曾在那爛陀寺活動過。他的著作
,現存有西藏譯的《釋軌論注》(《釋軌論》
是世親著,主要解釋經的要義方法的,詳細內
容尚無人研究)。另外,有《中論注》,已不
存了(他是後世所傳註《中論》的八大家之一
),只在後世學者觀誓所著《般若燈論疏》中
有過片斷引文。漢譯中,還保存有他《俱舍注
》的殘本,真諦譯名《隨相論》(只解釋論中
四諦十六行相一段)的。這是他的著述。關於
他學說的特點,義淨在《南海寄歸傳》中,對
他曾有專長定學的評語。不過這方面的著作已
見不到了。從他註《俱舍論》、《中論》、《
釋軌論》的舉動看,說他與安慧有師弟關係,
大概可信。因為安慧在這幾方面也有註。由此
可以推知安慧恐怕沒有直接受教於世親,西藏
所傳,恐係誤會,而且為了把安慧說成直接受
教於世親,反把德慧說成是安慧弟子了。
安慧的唯識說,因其著作《三十唯識論注
》(後來律天為註作疏,也保存下來)、《辯
中邊論注》的梵本、藏譯均存,所以能夠搞清
楚。他的學說大體是繼承了難陀的精神,盡量
保持舊說的原貌。但在他與難陀之間還隔有陳
那一家,對他不無影響,因此,先簡單講述一
下陳那的唯識主張。陳那對難陀的心分說有發
展,難陀把見相固定在每一種識上,陳那認為
心不僅有見相二分,而是三分,除見相分外,
還有自證分。見相交涉的結果,就是見了解相
,這種了解,是親切的自知,所以叫它「自證
」(證指觸證,如手親自摸到而無間隔)。自
證是用來作為心的自體的,同時用來證明自體
的作用。換句話說,當見分發生作用時,自證
分便給以證知。
安慧基本上繼承了難陀,同時吸收了陳那
之所長,把二分說、三分說同《攝大乘論》、
《辯中邊論》中的唯識說融合一起。雖然他的
說法還是三分說,但他用《辯中邊論》開宗明
義第一頌的意思,認為識法分別只是「虛妄分
別」,在此分別上的見相二分即「二取」(見
分屬能取,相分屬所取),是遍計所執性,都
是不實在的,所以謂之「二取無」(這與難陀
說法不同)。只有自證那一分才是實在的,屬
於依他起的性質。所以從心分來說,三分說反
而成了一分說了。
安慧關於種子新熏的說法,與難陀差不
多。由於他這種唯識說,主張相分不實在,甚
至連見分也是不實在的,亦無行相,所以也屬
「無相唯識說」。
〔參考資料〕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
;《成唯識論演祕》卷一;《成唯識論同學鈔》卷一之
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多羅那他佛教史》;
高崎直道(等)著《唯識思想》;P. Cordier《Catalo
gue du Fonds Tibe/tain》。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28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