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二千零七十一
2018/05/26 03:58:29瀏覽541|回應0|推薦4
◎石佛
石雕佛像的略稱。詳稱石佛像,又稱石
像。古來所雕造的佛像中,屬於木像、金銅像
、塑像者較少,而為石像遺留下來的為數頗
多。尤其在印度、中亞、中國等地,更是盛行
石佛的雕造,玆分述如次︰
(1)印度︰在該國聯合州摩突羅(Mathura^)
博物館所藏釋迦佛坐像及菩薩立像;鹿野苑(
Sa^rna^th)博物館所藏菩薩立像(臺座周圍有
「迦膩色迦王三年造」之銘文)為最古的石
佛。據稱皆是西元二世紀初期的作品。此外,
在佛陀伽耶(Buddha Gaya)、那爛陀(
Nalanda)等遺址,及阿旃陀(Ajanta)、艾
羅拉(Ellora)等石窟,以及加爾各答(Cal
cutta)、摩突羅、鹿野苑、拉庫那(Luck
now)等博物館中,尚保藏許多古代雕刻的石
佛。按印度佛像之雕造,似始創於犍馱邏。其
現存的作品中,有被認為是西元前後之作品,
且多雕於綠泥片岩上,頗有古代泰西之風格。
(2)東南亞地區︰此地區所存的石佛亦多,頗
受南印度的影響。如錫蘭(今斯里蘭卡)自古
即盛行石佛的造立。今尚存者,有波隆納魯沃
(Polonna^ruwa)高約二十尺的阿難陀立像;
奧克那(Awkana)高約四十六尺的釋迦佛立像
;怛特利馬來(Tantrimalai)長約三十八
尺的大涅槃石像等。其他,從阿[上少下免]羅陀補羅、
波隆納魯沃等地發掘出的石佛也為數不少。
爪哇島波羅浮屠(Barabudur,八至九世
紀)的迴廊中,浮雕有無數有關佛傳及本生的
佛像,各層壁頂的龕上刻有五0四尊石佛。頂
上七、八、九等三層建立七十二塔,各安置一
尊石造說法佛。其手法多為笈多式,雕法極
妙。另外,高棉的洞里湖北方遺蹟吳哥窟(
Angkor Thom)、吳哥寺(Angkor Vat)等
,亦留存許多石佛。但此等石佛多為奇異的面
貌與不均衡的姿勢,藝術方面的特色較少。
(3)阿富汗︰在該國巴米揚(Bamiyan)的大
摩崖上,刻出甚多佛像。其中有二大佛像古來
即著名。亦即《大唐西域記》卷一梵衍那國條
所載(大正51‧873b)︰「王城東北山阿有立
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耀,寶飾煥
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
[金+俞]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
立。」其一尊高一七五尺,另一高一一五尺,
相傳係西元二、三世紀左右所作。現今荒廢已
甚,亦無昔日光彩。
(4)中國︰據《高僧傳》卷十三、《法苑珠林
》卷十二等所述,西晉愍帝建興元年(313)
,有維衛佛及迦葉佛二石像,浮現於吳郡淞江
滬瀆口。朱膺、帛尼等數十人迎之安置於通玄
寺。像高七尺。此當係我國最早的石佛像。又
,北涼‧沮渠蒙遜曾開鑿沙洲三危山以造佛
像。另依《廣弘明集》卷十五、《續高僧傳》
卷二十五的記載,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
),沙門慧達於涼州西番禾縣的山崖上,造立
一高一丈八尺(一說三丈)的石佛像,後於孝
明帝正光(520~525)初年因風雨雷震而崩壞。
北魏文成帝時,曇曜於京城之西三十里武
州西山(即山西省大同雲岡)石崖,開鑿窟龕
五所,稱為靈巖寺,各窟皆鐫造佛像一軀。其
中最大者有七十尺高,雕飾奇偉。此為雲岡最
早的石龕。未幾,獻文、孝文二帝繼其業。至
太和十八年(494)凡三十四年間完成二十大
窟。其中第五窟大佛洞的正面中央鑿刻有本尊
釋迦坐像。高約五十五尺,兩膝間徑長五十一
尺八寸,端嚴雄偉,是雲岡最大的石佛像。其
他第十三窟彌勒洞的本尊高約五十尺,姿勢甚
美。第二十窟的本尊釋迦坐像,膝以下埋沒,
但可測得全高約四十五尺。面貌特顯北魏的特
質,具雄偉氣魄。
雲岡的岩層為砂岩水平層,適合大龕大佛
的雕造,加以北魏拓跋氏的雄偉志向,其規模
之壯大實為世界之冠。
又,河南省龍門的石龕,係北魏太和十八
年遷都洛陽以後所營造。從景明(500~503)
初年開始,歷經東魏、北齊、隋唐各代刻鑿,
尤其是唐高宗及武后更盛大經營。其中主要有
二十一窟。第二十一窟古陽洞所安置的本尊釋
迦佛為時最古,高約十五尺。第三窟賓陽洞的
本尊釋迦坐像,構想最為雄大,雕飾亦壯麗,
為龍門石佛中之白眉。
山東歷城黃石崖的石佛,造立於魏末,以
一洞窟為中心。其窟內及與洞窟接鄰的磨崖,
刻有無數的小石佛。此地的石佛破損頗嚴重,
且乏大型作品。然而尚能留存北魏遺風。山東
省千佛山,另存有一尊彌勒佛像(有「東魏元
象二年造立」的銘文),相傳是晉州靈石寺僧
護於寺北山谷得丈八之石而雕成的。其他,在
河南省鞏縣石窟寺、山東省雲門山、玉函山、
佛峪、白佛山,以及山西省天龍山、河北省南
響堂山等,亦留存甚多石佛像。
此上所述乃中國北方造立石佛之盛況。在
南方,造立的事例甚少,此當係南方地質異於
北地,適合刻出巨大石佛的岩崖稀少之故。《
法苑珠林》卷十四記載,南齊建元年中(479
~482),於廣州番禺的毗耶離精舍安置扶南
國的石佛,其形甚異,以七、八十人之力方得
動之。南齊永明四年(486),僧護於剡縣隱
嶽寺之北崖欲造十丈石佛,工未竟而歿。後僧
祐繼其業,於天監十五年(516)竣成。又,
《佛祖統紀》卷四十記載,唐‧開元十八年(
730),沙門海通於嘉州大江之濱鑿石,造立
高三六0尺之彌勒像,以九層樓閣覆蓋之,號
凌雲寺。此像現存於四川省嘉州嘉定。濱臨長
江之一支流。今樹木苔蘇茂生,宛然如山丘屹
立,為世界現存最大的石像。
(5)朝鮮︰朝鮮半島在三國時代已盛行雕造石
佛。著名的有七世紀前半百濟的遺品──忠清
南道瑞山郡雲山的摩崖佛;新羅的遺品──慶
州南山長倉谷的菩薩立像等。從三國時代末期
到統一新羅時代,在慶州南山雕有許多摩崖石
佛,另有八世紀中葉以石室構造作成的慶州石
窟庵之諸像。統一新羅時代的石佛,與金銅佛
同是當時雕刻的主流。其後高麗時代以後,仍
雕有形式化的石佛像。
(6)日本︰該國最早的石佛,係《日本書紀》
卷二十敏達天皇十三年(584),從百濟運來
的彌勒石像一軀。其後,曾於北九州一帶進行
造立摩崖石佛。其作品今散在肥前(佐賀縣)
松浦郡田浦、筑前(福岡縣)太宰府的南方山
地、豐後國(大分縣)的東半島及大分巿外臼
杵町附近。其中,豐後西國東郡田染村熊野神
社境內的不動明王大石像,為日本最大的石
像。臼杵町深田的石佛計有百數十尊。其中存
於山王社境內的一群,其雕法最為雄偉。
〔參考資料〕 《地藏菩薩本願經》;《北魏僧惠
生使西域記》;《大唐西域記》卷二;《佛祖統紀》卷
六、卷三十六、卷五十三;《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
〉卷九十;常盤大定《支那佛教研究》;道端良秀《
中國佛教社會交涉》;《支那美術史彫塑篇》;
《日本石佛大觀》;V. Smith《A History of Fine Art
in India and Ceylon》; A. Gru|nwedel《Alt
kutscha》;Le Coq.《Die buddhistische Spa|tantike in
Mittelasien》。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214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