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水上生死鬥─古代水戰是怎麼打的
2008/07/16 20:14:01瀏覽1785|回應0|推薦2

水上生死鬥─古代水戰是怎麼打的 
        赤壁之戰是中國古代的「水戰」之中,記錄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場。太空時代的我們大概很難想像古人是怎麼樣在水上拼個你死我活的;有的大概也只是零星的、從歷史片裡得到的些許吉光片羽。

 

古代水戰的戰術         帆船時代的水戰不外乎是以下幾種戰術。首先可以運用操船的技巧,不管是划槳或是操帆,使船前進後退,撞斷對方的排槳或截斷對方的船帆或桅杆,使其喪失機動力,任憑我方宰割。或是一開始的時候,利用風向或地形,搶占上風,然後利用船頭的衝角,撞沉敵船。最常見的戰術,卻是最刀光劍影的「強登」:靠上敵人的船艦,然後把自己的陸戰隊送上敵船,殺傷對方的人員,奪取敵船。這就等於是在水上所進行的陸上戰鬥。強登結合火攻,是古時水戰最常見的場景。

 

中國史家在記載戰爭的時候,簡直吝嗇地令人難以置信。這大概是秉持古訓「兵凶戰危」、「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傳統。流血流汗的戰士,若是旗開得勝,便是「擅開邊釁」;要是出師不利便是「將驕卒惰」;要是等待戰機就變成「玩敵養寇」。總之,一隻筆在文人的手裡愛怎麼寫都行。就連唐初第一次中日戰爭,東亞二大強權在朝鮮半島白江口 (今天的韓半島大同江) 的大海戰,也只有「焚倭船四百艘,海水皆赤」的二句話的紀錄。(我現在還想不通為什麼燒船會把海水燒紅,這又是一個完全憑想像而來的記載。)

(中國史上記載最早的水戰發生在西元前458年,戰國時的楚國以「舟師」伐吳。吳國後來建立堅強的水師,有攻堅用的「大翼」(大帆船)、「小翼」(小帆船)、「突冒」(衝角船)、樓船等。後來宋朝的「太平御覽」中追述記載了上古戰船上的基本武裝有長竿鉤、矛、長柄斧、盔甲等。然而除了這些靜態的記載外,古史上少有隋唐以前水戰過程的詳述。)  

西方戰史對水戰戰術的精彩記錄 

倒是西方的戰史,有著相當多精彩的文字。西元前一世紀,凱撒的繼承人屋大維與安東尼在地中海亞克興角的海戰,提到當時的戰船「有些船備有裝甲,也就是以鐵索縛著木材放在舷側,以防敵船碰撞」。而戰船都備有船帆與槳,「有四人、六人,甚至十人的槳架」。戰鬥的進行則是操縱船艦不斷地前進後退,撞斷敵人的槳或砍斷敵人的帆或索具,使敵人失去機動性,然後燒毀敵船或強登。「一方面,駕駛人員和搖槳手忍受著最大的艱苦和疲倦;另一方面,陸戰隊則像騎兵一樣,時而進攻時而後退…。另外的重步兵則取守勢,嚴防敵人的接近。所以彼此混戰,各有斬獲損失。有些兵力鑽到下層去破壞敵人的槳葉,另一些人則在高層的艙樓裡,用矢石來擊沉敵船。這種戰鬥很像陸上的戰鬥,就好像是攻城戰一樣。」(這個安東尼就是與埃及艷后有一段情的安東尼。從凱撒的得力部下起家,安東尼以他的軍事才能及演說天份,成為西元前後羅馬的「後三雄」之一。可惜英雄難過美人關,亞克興之役他竟然丟下部下臨陣脫逃;羅馬史在寫到這一場景的時候,很乾脆地說:「從那一刻起,安東尼作為男人的一生已經結束了。」)

在水上進行的陸戰 

而這種在水上進行的陸上戰鬥,另一個例子是古羅馬與古迦太基間的「布匿克戰爭」。西元前三世紀,羅馬在爭奪地中海霸權時,遇上了一個強而有力的海上對手─迦太基,後者是在海上已經縱橫了五百年的貿易強權。而羅馬那時的擴張經驗僅止於陸地。所以可以想見,一開始當羅馬試圖建立艦隊與迦太基人在海上爭鋒時,必然遭遇了慘痛的失敗。

當陸上霸王羅馬碰上海上霸王迦太基,羅馬人想出來的解決方案是:把海戰化為陸戰。羅馬人擅長的是真刀真槍的拼搏,唯一缺的,只是如何把士兵送上敵人的船去。他們想出來的,是最沒有想像力,也是最實用的方法。他們在船上樹立了一個其大無比類似吊橋那樣的東西,叫做「卡拉斯」,前端裝有鐵勾,而它的基座可以向前後左右各方旋轉。當接近敵船的時候,只要放下卡拉斯,就等於暫時地把敵船鎖死。然後羅馬步兵再經由卡拉斯登上敵船,消滅敵軍。這是典型的陸軍思維指導的海戰戰術。

還有另一個戰例。1571年的利班多之戰,是基督教世界阻止伊斯蘭的擴張的重要轉捩點。這場以基督教聯合艦隊 (由西班牙、威尼斯,與教皇國共組)大勝為結的海戰,也有很生動的戰術記載:

「假使你想登上敵船,應先使你的輕火器人員發射,尤其是頂層的。投鉤手應以 (敵船的) 索具或前砲台為目標。槍手應彈不虛發。在船頂的人除了投擲火藥和柏油以外,也應投擲肥皂或油脂,以使敵人甲板滑溜。…每個人都以刀劍和火器格鬥。另用長柄鐮刀,砍斷敵人的帆纜。負傷者應立即送入艙下,因為他在甲板上會妨礙他人。死者應速行投入水中,以免觸目傷心,這樣使甲板上每個人都是戰士。」

為什麼曹操必須在水上獲勝 

我們再回到赤壁戰時的時代背景,談談為什麼曹操必須在水上獲勝的原因。

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撼動中外,清朝一度岌岌可危,英法列強還曾經企圖與太平天國建立外交關係。可是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終究被曾國藩與左宗棠領導的湘軍消滅。在敘獎這場「同光中興」裡最大的功勞時,曾國藩說:長江水師,其功第一。

十幾萬陸上戰士的功勞都比不上長江水師的原因是:擁有水上優勢,可以隨意選擇發起進攻的地點,以少數兵力,牽制多數敵人,擁有戰略上的主動權。就曹操來說,他應該清楚地知道:他的部隊永遠沒有辦法在水上與吳國水師爭衡。水戰戰技的養成需要時間與磨練。他所需要的,其實與1805年計畫攻英時的拿破崙,與1944年諾曼地登陸前的艾森豪相同:如何安全地把部隊送到水的另一邊去,並且維持補給線的通暢。時間一久,他的數量優勢就會慢慢發揮作用,拖垮敵人。

在這種思維之下,把船用鐵鍊連結起來,進而希望迫使吳方與他不懂水戰的「中國之人」,在水上進行陸戰,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而這種「連船」的布陣從而為吳軍的火船戰術創造了契機。我們接下來就看看火船到底是怎麼回事。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204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