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姜夔的除夕
2020/01/24 23:03:04瀏覽2472|回應0|推薦19
最近幾年都會在除舊布新的當兒,溫習點讀過的古詩詞,看看逢年過節的感慨是否自古皆然。(*無有堂曰:其實詩詞說古不古。近時有些作詞人大量剽竊,不,是借用前人的句子,引得現下的聽眾一陣驚嘆……殊不知很多都是一千多年前的傑作啊。)

又因為記憶衰退,所以只好膜拜谷歌大神,以依稀記得的詩人名字或名句為關鍵字,爬梳出詩詞的全貌。結果往往得到意外的驚喜。比如說以「柳永,除夜」搜尋時,竟然就帶出南宋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其中第一首是: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冷冷的冬夜,走過尚在積雪的茫茫水際草地。詩人卻有意外的驚喜:一陣陣暗香怎地如是清幽?原來是藏在竹林裡的,早開的梅花。看不見,卻聞得著。微風吹過,芬芳還氤氳到了橋的另一邊。

無處不在的,咬嚙的寂寞,但詩人還是假設那知己就在暗處,總聞的到那獨一無二的香氣。有心人或有情人總會知曉,總會有人能與詩人的心跳相和。詩人是如此相信著。

第四首是:「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家。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意入燈花。」
南宋時的年俗應該是在門口點燈,迎接歸來的遊子。可那點點的燈火,讓日暮投林的烏鴉們都聒噪不安的燈火,是為了守歲還是思念那遲遲未歸的人?窗子裡透出的光影,是強忍倦怠的守歲,是慈母思念的心情,還是戀人禁不住的春意?

打開手邊的《唐宋詞三百首》,赫然發現姜夔的作品就被選了十三首之多。瀏覽一下他的生平,果然「國家不幸詩家幸」─文學創造的根源,總是歷盡人生苦況方能咀嚼出真滋味。詩人真慘─「少年孤貧,一生漂泊,屢試不第,居無定所」。詩人羈旅而清貧,所以文字清冷而壓抑。像以下二闕詞的片段: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淡黃柳》)

如此自苦,到底是我應知寂寞,還是寂寞應知我?

多情詩人的感情也是清冷而壓抑的,「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鷓鴣天》)。玉繩偷換,暗香流轉,所有錯過的偷愛的單戀的情與事,都在「識盡愁滋味」的時節浮現。

《暗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

月、音符、冷空氣、孤獨感,民初藝術家蘇曼殊的名句:「猛憶玉人明月下,悄無人處學吹簫」的要素,都有了呵。

就用姜夔除夜詩的第七首的最後二句作結:「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

隻人一舸,天涯片帆,野渡自橫。我在我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春水池畔等妳。

而我的玉人將踏月色而來。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3160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