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師克在和,不在眾
2018/03/25 11:26:00瀏覽2134|回應0|推薦10
《左傳‧桓公十一年》後半段有二則記載,接續著五年以前,我們在《桓公六年》談過的事:其一是鄭世子忽的「齊大非偶」,不給齊國面子的拒婚;其二是楚國默默地清除北上障礙,所謂「漢陽諸姬」眾姬姓諸侯國的事。我們今天來講第二段。

楚國的併吞行動從來沒有停止過。這一次,他們遠交近攻,打算和貳國與軫國兩國結盟。鄖國於是隨、絞、州、蓼四國一起,準備與楚國決戰。

顯然楚國的優勢並不明顯,甚至是居於劣勢─因為直到戰前,主將屈瑕 (就是「莫敖」,《左傳》常以官稱代替人名)都還非常擔心,都還在想要不要向楚王再要求更多的軍隊。部下鬬廉便解析道:

鄖國的軍隊駐紮在鄖城之郊─這是自己的地盤啊。在自己家裡駐守,天天盼望其他四國軍隊的來到才開戰,他們一定神經很大條,不會怎麼樣警戒。現在,請您將軍隊放在與隨、絞、州、蓼四國軍隊對峙的位置,作出猛虎在山,張而不發的態勢,使他們無法與鄖軍會師。另外,再請您用精銳部隊乘夜進攻鄖國。鄖人一心盼望著四國軍隊的到來,而且又依仗城郭堅固,沒有人有戰鬥意志。我們如果打敗鄖軍,剩下的四國聯盟一定離散,回到一盤散沙的狀態了!

鬬廉的建議其實是非常高明的戰略。楚軍眾寡不敵,因此必須充分運用內線優勢,先打垮敵人的中心,也是鄖人自以為絕對安全的位置鄖城。採取主動,先攻破敵人的要塞,敵人的野戰軍,隨、絞、州、蓼四國軍隊心裡頓失依靠,自然而然會往最安全的方向─自己的本國移動;聯軍,也就不成為其聯軍了。在各個戰場上創造相對優勢,這是日後各個著名戰役的通則。

但屈瑕還是不放心,便問:「盍請濟師於王?」意思是:我們要不要向君王請求增兵?

鬬廉繼續鼓舞他:「師克在和,不在眾!」軍隊能打勝仗與否,關鍵是能否團結一致,而不在於人數多寡!「從前周伐商,以寡擊眾的事蹟是您所深知的。而且等到君王的援軍大老遠地集結、出師,再到我們這兒,又發揮得了甚麼鳥用啊?」

屈瑕還是不死心:「那麼,至少讓我們占卜一下,看神明站不站在我們這一邊?」

鬬廉回答說:「占卜是為了決斷疑惑,沒有疑惑,為什麼占卜?」其實他也是在提醒主將:就像周武王在決戰前夕,還曾蹠躕徬徨,想靠占卜來決定是否戰鬥的往事一樣。結果周軍統帥太公望─就是姜太公,一把抓住卜筮用的龜甲與蓍草,丟在地下踩碎:「枯骨腐草,知道甚麼吉凶?」

中國,其實很早以前就脫離了神秘主義的桎梏啊。

於是如同鬬廉預料的,楚軍打敗了鄖國軍隊,並順利和貳、軫兩國訂立了盟約。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1129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