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中醫人遺忘的整體觀念
2017/08/03 09:19:44瀏覽1047|回應0|推薦5
中醫治病看到的不僅是生病的人,還應該看到病人和他們所處的環境和條件,看到的不僅僅是某一個部位而是要看到整體。但遺憾的是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看到許多醫生,他們的整體觀念已經還給老師了。


聯想起前幾年,在「非典」流行之始,有的地方出現了搶購「白醋」和「板藍根衝劑」的現象,開始覺得很奇怪,後來有人告訴我:「這是你們中醫說的!」我回答他:「至少不是我們這些中醫說的,因為中醫從來不認為,外邪侵犯人體可以統一用喝醋或喝清熱解毒藥來‘預防’。」


中醫治病看到的不僅是生病的人,還應該看到病人和他們所處的環境和條件,看到的不僅僅是某一個部位而是要看到整體。例如,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會產生影響,因此,人要積極地適應自然的變化,與自然保持和諧統一,以維持人體自身的協調平衡。其實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冬天天冷、氣溫低,人體不僅依靠自身產熱,還應該多穿些衣服以達到保暖的效果,這便是人積極適應自然的表現。其次,通過調動和提高人體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就能達到防病、抗病的目的,即中醫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乾」「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我們現在有些人過度依賴藥物,甚至把藥物當作「護身符」,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在與疾病的抗爭中,藥物的作用是有限的,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正氣非常重要。即便是用藥,其出發點也在於調動人體的正氣以抵御病邪,所以,醫生必鬚根據人的體質特點、所處的地域條件選擇相應的藥物,目的是為了讓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增強,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產生相對的平衡協調。如果僅僅立足於從病人身上尋找診斷的證據,再根據病變的部位進行治療是不夠的,這就是中醫的巧妙之處,也是中醫的難學之處。


如果出一道考題:「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什麼?」相信絕大部分學中醫的人都能給出正確的答案,因為從我們進入中醫院校的那一刻開始,老師們就反復強調,中醫學的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一是辨證論治,這就是中醫的特色和優勢。


那麼,什麼是整體觀念?整體觀念就是要在整體的、聯繫的高度看待健康和疾病,所以局部的病變都是整體功能狀態失衡在局部的反映,站在這一高度就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什麼是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整體觀念在臨床診療過程中的具體應用,體現了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種理念不僅是中醫的標誌和特徵,而且貫穿於中醫的保健、預防、診斷和治療的各個環節。舉個例子,福州地區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濕熱比較重,這裡的人容易「上火」,因此,人們平時總喜歡喝些「涼茶」來降火。可是對於一部分有胃病的人,往往不能承受過多的寒涼藥,喝了「涼茶」之後可能會覺得胃不舒服或嘔吐、洩瀉等;再有就是冬天不宜喝太多「涼茶」,否則也容易出現腹痛、洩瀉等。所以,中醫用藥就必須從整體考慮,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而西醫學的研究成果也不斷證明瞭這一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許多重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的防治方面,當人們開始把目光轉移到「個體化治療」時,這才恍然大悟:1800多年來中醫學所倡導的整體醫學理念在今天看來依然是最先進的。什麼是「個體化治療」?「個體化治療」實際上就是「因人制宜」。可以預計,在不遠的將來,人們還將發現:制定治療方案還必須考慮到患者生活的環境條件、氣候條件和季節因素,這就是中醫的「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


遺憾的是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看到許多中醫師,恰恰在反其道而行之。當他們抬頭仰望著「個體化治療」的光環的時候,卻始終沒有意識到自己正「抱著金飯碗要飯」,在醫療和科研實踐中徹底地把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的思想丟掉了,追求的是,針對某一類疾病制定一個統一的方案或協定的中藥處方,甚至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推廣使用。試想,這樣的「中藥」還是中藥嗎?在丟棄了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靈魂而僅存著「中藥」外殼的防治中,中醫人還能夠昂首挺胸地說中醫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嗎?顯然,由於偏離了中醫的基本思維,中醫特色和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


作者簡介


李燦東,醫學博士,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副校長。1964年6月出生,1979年考入福建中醫學院中醫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主要從事中醫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10777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