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授的學術倫理哪裡去了?
2014/11/30 23:28:37瀏覽4274|回應5|推薦65

11月28日,一則很小的新聞,在熱鬧火爆的選舉新聞中,毫不起眼,不過那讓臺灣的學術界丟臉丟到世界去,標題是:《丟臉… 陳O遠論文案 登上國際期刊  》,報導  最新一期「自然」(Nature)期刊的專文,檢討屏教大前陳副教授和南韓學者的論文自審弊案。陳案使用類似手法,但規模更大,被英國出版社抓到一百卅個假信箱,自投自審,矇騙審查機制,因而撤銷與陳相關的六十篇論文,最後還導致教育部蔣部長下台。

不久前,該報導的記者揭發《交大教授「神研究」太完美 遭疑造假  》,指出發表在頂尖期刊「自然奈米」的創新核酸定序方法是在神秘的貨櫃屋實驗室完成的,現在貨櫃實驗室不見了,原始的數據也不見了,受到國際期刊的質疑和調查。前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院士等於11月15日投書批判,《研究造假,一句「資料丟了」就卸責?》。科技部的張部長責承交大負責第一線審查,否則「將可不給學校計畫經費」,科技部林次長表示:「科技部都會格外謹慎處理,但絕不代表會輕放。」科技部的發言和前一次應對陳氏和蔣部長事件顯有不同,前次和陳氏兄弟談完後,次長就放出「初步的結論」,這回說要強制交大審查。前後處理的態度不同,我想也是說說而已。

我們要問的是:這些頂尖大學甚麼了?他們佔用大半學術資源,不算「五年五百億」的頂大預算,就算是個人計畫都因為各種學術資源豐富而佔盡優勢。這些頂大的教授為何不顧基本的科學倫理?就連基本的做人態度都顧不上了。虛設帳號和引用圈等問題稍微用心,在網路發達的今日又怎能掩人耳目。發表研究成果就是讓學界可以驗證,頂尖的發表又怎能逃過別人的檢驗,假的很容易拆穿。個人名譽和學術信用掃地就算了,賠上是全臺灣學術的信譽,要別人怎樣看臺灣學者的發表!

科學倫理

科學倫理有哪些原則?最常看到的是:誠實、審慎、公開、自由、信用、教育責任、社會責任、合法性、公平機會、相互尊重、效率、尊重人類主體等。其中第一項原則就是講誠實,「科學家不應捏造、作假、曲解資料或研究結果,而應當在研究過程中各個側面上,都能客觀、去除偏見。」前述事件都是涉嫌「作假」,他們都是年輕的教授,可能為求在今日學術界上攢取聲名與實利而走入邪道。

資深教授們又起了甚麼榜樣?在研究上?在研究以外的事務上?前述誠實原則中,「科學家..應當在研究過程中各個側面上,都能客觀、去除偏見。」就是說明這誠實中也要「嚴謹」。這科學倫理原則中尚有「信用、教育責任、社會責任、合法性、公平機會、相互尊重..」等,科學家或這些從事科學教育的教授肩負了社會的責任,在一些科技與社會關連的議題上,應該瞭解「變相」比單純的自然科學更多元,所以更需要嚴謹的態度。食品安全事件就是科學與社會關連的議題,在媒體發言的教授們又呈現了什麼嚴謹的科學倫理?

社會科學的倫理呢?

台灣解嚴前後,望重士林的教授們組織了「澄社」,帶動台灣解嚴、民主化與自由化,具體實踐了前述倫理中的「社會責任」,令人景仰的社員們有些還建在,還活躍在學術與社會的舞台上。在2000年換政府後,尚微弱地扮演警鐘的角色,如今許多政治的或社會科學的教授們隨著顏色政治的惡化,毫不掩飾顏色取向。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我們這些不屬於顏色黨派的人們,希望這些社會科學教授們告訴我們甚麼是民主的原則?甚麼是民主的行為規範?內政部所公布的「會議規範」是否要遵守?不合我意,是否也可以佔領議會?是否自認有理就可以行為粗暴?始終沒等到專業教授的解惑指引。脫離藍色威權沒多少年,台灣難道要走向另外的顏色專政?請這些社會科學的教授們告訴大家,甚麼是社會科學的學術倫理?是否相同於筆者所瞭解的科學倫理。社會科學中的學術倫理是否也需要考慮到:教育責任、社會責任、合法性、公平機會、相互尊重?

媒體有倫理守則嗎?

年輕時參加金門戰鬥營,在座談會中曾公開要學員別只相信當時媒體的報導,戒嚴體系都需要傳聲筒和化妝師的媒體。所以很佩服與感激傳播學界組織媒體觀察、媒體改革等團體,推動廢除刑法一百條,推動媒體解嚴、「黨政軍退出三台」,使得有自由的媒體作為第四權監督政治。得這些前輩努力,台灣現在的媒體百無禁忌,不過,瑣碎化、黨派化、輕薄化、羶色腥化等趨向,使得媒體成為台灣的亂源。選舉季節,甚至連平衡報導都免了。卻不見任何前述的傳播教授發言呼籲,以「觀察」或「改革」為名的團體也消失無蹤。

就以筆者熟悉的食品安全報導為例,在瘦肉精的報導中,隨著政治人物的挑動,媒體不成比例地恐慌性報導瘦肉精的毒性,使得當時國民中七成以上反對瘦肉精,反瘦肉精成為全民共識,立法院要通過瘦肉精的限量遙遙無期。突然間,當聯合國委員會通過瘦肉精限量後,立法院便忽然地通過先前抵死反對的限量,全民都被呼弄了。媒體有再問問這些帶頭的政治人物和助威的「進步」人士嗎?有自我檢討嗎?傳播的教授專家有給大家指正這些媒體配合政治操弄嗎?

本年度餿水油和飼料油的事件中,大眾傳播媒體和網路結合,怎樣炒作,怎樣抹黑東海的蘇教授,不用提任何證據,就憑蘇教授參與的計畫件數,就可以詆毀蘇教授「撈」幾百萬元。這種不提證據而人格謀殺的報導和評論,我們改革派傳播學教授和媒體團體有任何發言指正嗎?

台灣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生,主要不是法規不夠完整、檢驗技術不夠高超,主要在魔高一丈、執行不力。依照食品安全衛生法,只有地方政府被授權進行稽查和相關的罰則,閉起眼睛都會知道,如果地方政府怠惰,中央只能出來收拾殘局。本年度的油脂問題都出在屏東、高雄和台南等地方政府。台南市賴市長一句話「馬總統指責地方政府有失總統高度」,立刻轉移媒體報導的重點,媒體完全配合著政治操作,完全撇清失職地方政府的責任。媒體只有政治化、幫派化,才故意忽略掉最粗淺的法律規定,再簡單不過的責任分攤。我們傳播學教授和媒體團體有任何發言指正嗎?

結語

不用人肉搜查,使用新聞資料庫或專業的學術資料庫,就可以查到學界人物的各項作為,社會科學的和傳播的學者教授有沒有嚴謹地遵守學術倫理的規則,有沒有為牟取個人的利益,或特定團體的利益,而輕忽於學術倫理原則?曾經帶領教育改革和許多社會政治活動,曾經影響著政黨輪替的中研院李前院長,不亦強調「政見不必兌現」,強調「教改過錯,不應全怪我」,大咖教授尚且如此。如此的學界氛圍,也就不必過於責怪,或單獨責怪前述犯錯的年輕教授。

科學人接受高度的科學教育,具有相對高的研究資源與自由,比一般國民更瞭解事件中的科學本質,應該有比國民更高的自我要求,那就是嚴守科學的倫理原則。筆者想社會科學的和傳播學的教授們也同樣享受著國家的學術資源,同樣有自由的學術研究空間,同理,也應該嚴謹地遵守學術倫理,同為社會正面發展而貢獻。

有讀者覺得筆者雜文又長又臭,讀慣懶人包的讀者當然會不耐煩。有讀者敬告「講太多,小心被打」、「網軍轟死你」,感謝網友的提醒。筆者為文,只是為了稍盡科學人的責任,特別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多說幾句公道話罷了,篇幅長為了好好論理,也盡量避免情緒性文字。不擔心的是,這些雜文讀者不算多,影響力有限啊!

後記:本文動筆於11/28(五),文成於11/30日,跨過選舉,筆者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領的是固定的死薪水,看到多年「術」勝於「道」,為社會的基本價值和做人的基本態度和原則擔憂,可能杞人憂天吧。

請參考:
陳皓嬿,《丟臉… 陳震遠論文案 登上國際期刊  》2014/11/28 聯合報
陳皓嬿,《交大教授「神研究」太完美 遭疑造假  》2014/11/13 聯合報

學術倫理,追求人格的完整性

學術倫理弊案,難道要鄉愿到底嗎?!

瘦肉精問題,競相飆車成鬧劇!

食安事件中,為何不見專業?

餿水油事件,莫向政客拿藥單!

餿水油事件幾點商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19425181

 回應文章

paraqua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4 10:44
學術造假的多的是。十多年前在某國立大學做研究助理時,就看到學生的實驗數據(DNA片斷照片)用photoshop做的,用來應付論文和老闆。
wonghc(wonghc70) 於 2014-12-04 11:16 回覆:

鄉愿啊!不論是非,沒有基本價值,臺灣繼續走下坡。


blue phoenix總統大選的奧步來了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4 04:11

教授請繼續努力吧

加油


blue phoenix


王國良(阿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2 14:12
斯文掃地
  自古以來,學者享有崇高的社會聲望,本應愛惜羽毛,如今卻發生論文造假作弊,真是斯文掃地,也重創台灣的國際聲譽,真的很不應該。
wonghc(wonghc70) 於 2014-12-02 19:11 回覆:
又何止論文造假。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1 11:24

您的文章觀點實在又用心

只能說臺灣社會普遍信仰的道德價值與公共信念崩解了

臺灣的媒體受制於財團經營者的個人好惡來決定觀點與立場

宣稱中立的專家學者亦不見其學術良心

以李遠哲為首之類的所言所行

就不難看見臺灣學術倫理與社會道德責任的淪喪程度了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1 08:23
這二十年來在台灣那裏去找倫理?、尤其這一年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