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超現實的詩意紀錄片 《日曜日式散步者》
2016/09/17 07:56:06瀏覽2167|回應1|推薦13

 

如果是我來拍風車詩社,我會怎說這故事?

大概有九成的機會不會脫離重要人物(包括後代子孫)訪談、老照片穿插,用敘事方式,把幾位人物的交往與各自背後延伸出去的脈絡,談清楚。 

從來沒有看過一部紀錄片,音樂這麼強烈地印在我的腦海裡,而且很多時候是噪音;腦海裡餘留的印象,是這些音樂以及部分畫作。《日曜日式散步者》讓我看了兩遍,第一遍,睡了一半的時間,於是再看第二遍,終於能夠進入狀況。

一開始真的看不懂。不熟悉風車詩社那段歷史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導演黃亞歷的影片風格。

我們從來都習慣以敘事方式,試圖透過紀錄片把事情說清楚,試圖傳遞給觀眾導演心中的真實,但是《日曜日式散步者》破了這框架,黃亞歷不只要把始末說清楚,他也試圖將風車詩社與那一段歷史,用聲音、音樂、繪畫等元素來重建那一段不被當權者(日本與國府)認可的台灣文學狂飆運動。 

風車詩社、楊逵、龍瑛宗、呂赫若等人,不論彼此立場信念為何,文人們不忘用筆關注社會與政治,那真是豐富的一段,卻不被我們所熟知。

《日曜日式散步者》採用4:3的畫面,大量歪斜構圖,就很超現實;風車詩社四個重要人物:楊熾昌、李張瑞、林永修、張良典,人物採用重演,但臉沒入鏡;旁白很詩意,很多詩句也直接打在字卡上,觀眾有時間可以咀嚼。影片元素豐富,影片、人聲、音樂、照片、字卡,風車詩社是超現實文學團體,這毋寧也是黃亞歷的超寫實紀錄之作。

雖然我第一遍沒看懂,但再看第二遍,卻有了八成的理解,這是黃亞歷用抽象方式說故事的厲害之處,其實再看,也不那麼抽象或遙遠;剩下兩成,就是對詩與超現實的理解程度而定。

現在影片多以橫式16:9為主,之前看了《依達的抉擇》用4:3畫面,把人放在下方、或偏或置中,特別能感受到巨大沉悶;這次看到《日曜日式散步者》也是用了這樣近乎方框的比例拍攝,更加覺得4:3真的很迷人。影片是這樣吧,當高畫質追求到一定程度後,底片的粗粒感也會變成另種風格,說穿了,這些美感背後,都仍與故事本身的內涵有關。

黃亞歷接受採訪時說,《日曜日式散步者》片名取自詩人楊熾昌的詩,詮釋「帶著星期天一般的心情到處遊蕩散步」。這種悠晃的狀態,一如黃亞歷散步在那一段歷史中,俯拾皆是素材般地一一串入片子裡,理出了超現實的輪廓。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tchirene&aid=74626594

 回應文章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1/27 12:46
這部紀錄片2016年11月26日榮獲第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