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看台北的幾種方式_從三部紀錄片談起
2018/03/21 10:57:00瀏覽1745|回應0|推薦21

觀看一座城市,可以有多少角度和方式?

若問外邊的人對社子島的印象,大概不脫離偏僻、工廠、較落後等印象,而如果走入島內跟在地居民聊聊,長居於此的人會笑臉告訴你:「在島上生活很美好!」

大台北的公共運輸系統很便利,單車道的闢建也鼓勵這座城市的居民可以在大眾運輸間以此代步,當人人都在城裡流暢地運行穿梭時,輪椅族(或者娃娃車)卻依然艱辛地要跨過層層障礙,跨不過的,只好倒退另尋他路。 

現在人對於居住環境大概都知道不能只是一味種房子,房子外還要有綠蔭,好不容易在城市裡找到了一片綠蔭適合居住,卻又想拆掉原先老舊的一切,重新種屋種樹,對於居住品質只有落在自以為的想像,也只侷限在消費層面上,卻忘了一塊土地上經年累月堆疊出來的歲月記憶與美好,那是錢換不來的價值。

以上所談的城市面向,分別是《島之聲》、《舞圈》與《巷弄裡的綠寶石》三部紀錄片在台北市裡從不同角度、不同身份而起的創作主題。三部影片都有自己的關懷,但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三部作品都在思考同一件事,若借用《巷弄裡的綠寶石》片尾訪談青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隆正的話來說,就是「現代人對環境的要求是什麼」?

想都不用想,「好的環境品質」是目標,還需要說?如答案可以這麼單純,就好解決了,但關鍵就是對於「好」,很難有共識。

社子島的傳統音樂傳承超過一甲子,在當時還是台北市蔬菜主要的供應來源地、往來船運頻繁的年代,軒社很重要,1960年代的皇宮戲院就是社子島風光時的見證,可容納500人的空間,不僅可以可以看電影,廣場上更是居民們茶餘飯後的休閒娛樂場所。這些榮景隨著台北市政商中心的轉移而沒落,軒社也成了落伍的象徵,只有邊緣弱勢的孩子才會來學,敲鑼吹嗩吶永遠比不上鋼琴與小提琴。

基隆河畔的矮房是水岸第一排,這得天獨厚的位置,被財力雄厚的建商看上,「好的環境品質」變成要坐擁豪宅、把河岸景觀納入自己落地窗才算,與整個溼地生態敞開的傳統老屋成了該被更新的硬體設施。 

青田街也有類似情況。民國九十年代,公家閒置空間被檢討,台大慌慌張張推倒了幾間屋、幾棵樹,此舉讓居民震驚:許多從日治時期生長至今的老樹該被這樣對待嗎?之後為了護樹,延伸至護老屋,十多年的成果,青田街成了有別於信義豪宅區的「另類豪宅」選擇。為了擠入這有樹、有人文歷史厚度的文教區,建商又汲汲營營覓地蓋樓,「好的生活品質」可以一坪一坪計算,只要算得出來,就有人可以買得下來。

消費掛帥的現代,只要能創造出需求,市場經濟就有辦法透過金錢來交易。於是,我們對於好的環境品質期待,多元樣貌逐漸剩下一元價值。

也或許,我們不該這麽負面或悲觀,因為《舞圈》主角魯凱族姑娘小葵,就是懷著台北夢而遠從南台灣隻身北上打拚。比起她的原鄉,台北對於身障者的照顧更友善,在部落裡的環境與地形,她無法隨意出門,遑論跳舞唱歌,但在台北,她可以此為業,大膽走上表演藝術工作;即使偶而遇到想再多壓榨她一些勞力的合作單位,偶而出門上個廁所不方便,偶而輪椅需要跟汽機車搶道,偶而輪椅也得在騎樓夾縫中殺出一條通道,但這些,都不足以打退她,因為台北讓她可以自由來去,一種基本的行動自由。即使,直立人如你我,這自由看來都已經被限縮了不少,小葵卻珍惜在心頭。

一座城市,從不同角度觀察,就有不同的感受與評價。由美國人力資源諮詢公司(Mercer)所做的全球城市生活品質排名調查結果,台北連續跟年都位居第84名,大概都排在新加坡、東京、神戶、香港與首爾之後,雖非第一,但也不壞。我們真的次於新加坡、東京或者香港嗎?還記得這些城市的朋友們,都對台北舒適不壓迫的巷弄文化評價最高,也對我們習以為常這的人文藝術氛圍相當推崇;然而如同前述,當身處其中的我們趨於一元價值的追求時,不夠細膩地對待過往的歷史人文資產,又是另一種遺憾。

我們都是生活在台北裡的人,用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與日常種種來書寫這座城市,義大利小說家伊塔爾·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裡提到:「城市不會訴說它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窗戶的柵欄,在階梯的扶手,在避雷針的天線,在旗杆上,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缺口和捲曲的邊緣。」城市的過去,我們踏著走,城市的未來,由當下的我們正打造著。

美好與不美好,不同聲音的激盪甚至衝撞,都會在時間長流裡融合成台北豐富的樣貌。換成你,會怎麼書寫這城市?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tchirene&aid=11123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