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師金凌〈大學〉釋義:知止而後有定
2020/11/30 08:37:51瀏覽6098|回應0|推薦6

※王師金凌〈大學〉授課講述,學生袁志豪筆記整理於2005年11月3日。

一、知止而後有定

古人表達虔誠是透過祭祀的方式,如《禮記》中就有提到「祭意」,通過虔誠的拜祭祖先、鬼神而體驗到內在的仁心、明德,孔子是外在的發顯,〈中庸〉、〈大學〉則似祭祀般由內在發出,一般的思想史皆未提到此點。

何謂「知止」?知止即是知道或相信,知道或相信什麼呢?即人有「止於至善」的可能。並不是知道或理解就可以了,更必須信仰,虔誠的信仰,堅定的信仰,不會因一時的挫折困頓就絕望放棄;因為能深深的信仰,所以能夠懺悔,通過懺悔,深深的懺悔,悔悟自有生命以來的愚昧無明,因而能切實實踐。

並不是一懺悔就代表能馬上改過,而是此時生命本身能細膩深刻體察到痛苦,更因為虔誠的懺悔,仁心發顯而淚流滿面,此心顯露光明,觀見生命的悲苦,或從自己一生開始,或由觀察萬物萬有生命而開始。

若是佛教的觀法,則如:看人身有肉之處盡化為膿,所化之膿又生蟲,蟲中又生蟲,蟲食肉膿,則人皆成白骨,由腳自全身,盡是白骨,所觀之人盡是白骨,紅塵無所眷戀,色相無所可觀,產生對人世的厭離心,雖非究竟之法,亦是一途;透過虔誠的信仰而悔悟於人世,進入虔誠的懺悔,虔誠的知止,相信並肯定人有成佛的可能,而能切身實踐。

事實上,文學亦可以是一種方式。

由知道至信仰至虔誠的信仰「人有止於至善的可能」,因而能虔誠的懺悔,由懺悔帶入光明與悲憫,此即知止,知於所當止而後精神、意識、慾念方能有定。

二、定而後能靜

雖因虔誠的信仰與虔誠的懺悔而能知止,卻仍未能完全做到,未能進入完全的「定」,因此時是非善惡的價值意識尚在心中波動,對外在的追逐與價值判斷依舊在心中波濤起伏,原因乃是人生來所俱的慣性,所謂「一張一弛天之道」,既成為人身,即有限制與束縛,何謂?

人身即物質,有飲食的制約,饑餓必須求食,饑渴必須飲水,此即一張一弛的物質慣性,便使心靈能知止,卻依舊受慣性、習氣、結習所限制,如同毒品一般,身體要求得、要飲食,得後方能得意洋洋、神清氣爽,故雖然不斷上昇到心靈層面,卻因為身體的限制,由身體而影響到心靈,也就是慣性與習氣的難改,所以還不能完全的「定」。

習氣慾望影響之深,在食、在色;節食、節色等慾望是在工夫到,不必用刻意的意志去壓抑,因為到身體衰敗時它都會存在,此等慣性與人身同在。如同行為的慣性:慣性的工作,上班十幾、二十年,一旦失去工作,若不能調適就可能自殺。

調適的方法是轉移,爬山、打球、跑步、逛街,外在的轉移,但不能滯留於此,必須再超越,因尚有第二次退休,到完全走不動時,就是完全面對自己之時,當心思全部放在自己身上,若心性沒調好,就會發洩;發洩的對象首先是身邊之人,所以老年人在臨死之前脾氣可能變得非常非常壞,非常無理,此即最原始的習氣、無明,人們對此問題,必須有方法鍛鍊,化解執著的習氣,故佛教、道家的方法都是讓人不執著。如何克服此問題?外物不在內心擾動,才能將習氣消除。

如何將外物屏除於心外?首先須由專注,凝思專一的對象,老子稱之「損」,意識中每個影像,每個都是慾望的變現,如同影片膠捲變幻一般,故當令影片膠捲停留在一個對象,而此專注的「對象」或「物」,必須是非慾望對象,可以是「大自然」或是「聖物」。讓思維單一化,「定」不是佛教的「禪定」,「靜」(及道家「損」)才類似,但是單一後有可能又被帶走,故必須再專一,不斷累積的工夫,方能進入長久的專一,由定入靜。

三、靜而後能安

即使由專注於大自然,而使心靈狀態能達到「靜」之後,卻仍然不能完全的「安」,為何?因此時外界的事物雖然不會再影響情緒,情感的波濤洶湧也隨之淡然,卻依舊知道,知道外界的事物的變化,故外物雖能由內在的專一而泯滅心靈波動,但對外在的生滅變化仍然不能完全的「安」,猶有遺憾,輕微的悲哀、悲愁、哀傷,或在人事物消滅時的悵惘,感應是下沉的,是失落的。

故此時不能再專注於一件事物上,而應推廣至無邊無際的虛空,無邊無際的生滅,將「靜」放在「虛」裡。

停留在專注「物」,仍不免對物的生滅有悵惘,所以一定要推廣,所謂「富貴於我如浮雲」,會不會有浮雲,一定會有!但是心不動,浮雲來來去去,心則常住虛空,故能安然自在,由靜到安,怡然自得,如同我(金凌師)做的一首詩:

空碧如心念似雲,去來無住美清澄

由專注的心再廓然、朗然,放到無邊的天,不是說將天當物理天來看,而是心在此無邊無際的物理天無沾染,無牽掛。儒家與道家是用不同的語言說心靈的境界。

「萬物靜觀皆自得」是第一層,自以為有得,如《莊子》中的宋榮子, 「四時佳興與人同」是第二層,與萬物為一體。

四、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慮」非推理、智識上的思辨,而是心境的觀照。但即使能「安」,能觀照,卻尚不能有「慮」,即「觀照的智慧」,何以如此?因此時心境上會有細微的執著,執著於安,雖然有智慧,卻是閃爍的,而不是朗現、全體的智慧,若連安然之心都能化去,方能真正的「慮」。

體道之士進入此階段,亦可能執著於「道」,當連「道」都能放下,不執著,亦即生命的觀照,智慧的朗現。

所謂「慮」,至此已至。當外發於社會人世之時,知識、智慧則朗豁於心,所謂「慮而後能得」,「得」指外發而言,不外發就定在那。當外發至社會群體生活時,即能觀見事物的本末終始,此即「得」。

五、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此意乃「物有本末終始,事有本末終始」。「事」指歷史、事件,即人秉藉心力如欲望、意志、個性、品德、美感;與物力如工具、飛彈、電力、獸力、權力、組織、地位、語言的互動過程。「本末」則指事物的層次,此乃與時而變。

任何事件都有本末終始,事件的結構包括衝突、生滅、勝敗,此即為何要讀史書的原因。司馬光讀史書,就是為了掌握客觀的事件結構,人是主觀的,但客觀性的力量有其「勢」,是人無法改變的,若人缺乏觀照的智慧,一定要由主觀去改變「勢」,絕不可能。(「去」是一種動力,一股欲望,一動即再動,即可能將事物推到兩難的地步)

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何謂格物?「格」是「正」;「物」:凡是外在事物能夠成為經驗,有本末先後者皆屬之。

「格物」是客觀知識,知道處理事物的位置在何處。「致知」則是微觀與專業的兩面,即有自己的專業,在其他事物上也能有一般正確的知識。對外在事物的處理必須正確,所以須要知識,須要知識,則當格物、致知,方能準確的運用。擁有外在知識亦須要求內在道德,如果只具外在規範,但其實是為個人私利,儘管符合法律,卻不一定符合道德。

為何需「正心」、「誠意」?因人在面對生活上外在事物,心會不正,意易不誠,故需要求其正,要求其誠。

「修身」即個人心靈的鍛鍊,上升則至「齊家」。家庭的功能在今日依然很重要,經濟原因拆散了傳統家庭,又因物質的豐盛,尤其是情色誘惑,導致容易外遇、離婚,家庭的正面功能變成反面,國力亦受到影響。

提倡自由戀愛,變成青少年的亂愛,人更容易受到誘惑。而離婚率高,導致年青人不良影響,不婚一族充斥,國家面臨「少子化」,三十後,一半青年要養一半老年人,年輕人怕家庭、怕麻煩,卻不知物極必反。家庭功能、家庭倫理觀念仍需強調與重視。

七、結論

「明德」包含兩個層面的意義,「內」指「工夫」;「外」指事業,屬於社會導向、政治導向。如何才能「明德」?由心性的自我鍛鍊,亦即內聖外王之道。

〈大學〉是要人從政的,內容包含公共事物、政策分析、事件結構。在處理事物時,每種事物做結構分析,如果不能明其本末終始,處理就會有困難。

孔子之「仁」不講內在,只講外在。〈大學〉、〈中庸〉則應是有祭祀經驗之儒者,由宗教心靈層面所推出,老子、佛教都是由心靈入手。但由心靈進入不保險,會有問題,可能會走火入魔。由《論語》入手最保險。所以佛教要先講「戒」,不然很容易被誘惑,令心靈波濤洶湧,心性之路容易發生問題。而孔子之路,即令不能體認「仁」,卻至少能做到外在的「仁」。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dinsky&aid=15413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