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學知識講座(上)
2007/11/14 15:14:23瀏覽490|回應0|推薦1

 

佛學知識講座(4)

以上我把佛的全智、全悲及大能大略地解釋一下,同時也提到人類的心識形態及思維方法實在是障礙成佛的主要因素。那麼,究竟人類心識形態及思維方法有什麼缺點或特性,障礙人類原具的佛性呢?人類的思想大致講來有六種特性:

 第一、人類的思想方式,是累積性的。

 這話怎樣講呢?我們兒童時代,父母教我們認字,認一個個的字,例如一、二、三、四。長大一點,進小學,先生教我們一句句的句子。進中學,先生教我們讀文章。進了大學,我們研究論文。再拿數學來做例,我們先學加減乘除,再學代數幾何,三角微積分。我們學習的方法是漸進的,是一點點積聚起來的,亦即是我所謂的累積性方式,是否能得到「盡所有智」呢?當然是不可能的。這不是知識太多了,我們不能完全知道,而是因為我們求知的方法不對。試問用累積性的方式。怎能達到盡頭呢?一點點的往上面堆,是永遠也堆不到頂的。

 第二、人類的思想方式,是有限性的。

人類的心,祇能在一個時間內思想一件事物或幾件事物,而不能思想無限的事物。依佛教唯識學者的看法,人有八識,也就是說,人的「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這八種不同的功能皆有其先天的有限性。如眼識,衹能見色法中的某一部份,色法中的無表色是,普通肉眼所不能見到的。用近代科學常識來說,普通眼識及耳識,所能見到和聽到的,衹是波長中極小的一段,在眼及耳識中所感覺出來的顏色和聲音;高波及短波的「色」及「聲」,就都看不見聽不到了。鼻、舌、身三識,也是一樣。至於第六意識,表面上雖較其他前面所講的五識活躍銳利,實際上它的功能,也是很有限的。第七識衹緣假像的我,什麼都以我為中心,當然更屬有限性的。至於第八根本識,是否有限一點,許多人的看法,頗不一致,我認為說第八識的功能,在眾生位是有限的恐亦不太過如果「大圓鏡智」的無限性,來看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明顯的反映出阿賴耶識的有限性了。

 第三、人類的思想方式,是矛盾性的。

 人生的苦痛,原是多端的。這千萬種不同的苦痛當中,有許多苦痛,是因為理智和情感的衝突所產生的。我們的情感,要我們這樣做。人生的悲喜劇,無非是冷酷的理智,和熱烈的情感,這兩個導演衝突決鬥下的產品。可憐的人類,在這兩大相反的巨流沖激之下,真是嚐盡了辛酸。如果我們說人生一生的經歷,無非是情感及理智反復消長的過程,亦不為大過。理智和情感,在人類的心中是兩個水火不相容的東西;一個是冷的,一個是熱的,情感是先天本能的衝動,理智卻大半是後天學習及經驗的結論,人類心中理智及情感,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這個冷的理智,和這個的熱的情感,不能在同一時間存在。理智到了高潮的時候,情感總是低潮。例如我們專心地思想一個數學題目,或哲理上的困難問題時,我們當時的情感總是很微弱的,可是當我們與人戀愛,或是吵架的時候,那也就是情感發揮到高潮的時候,那時的理智,總是非常低弱的。因此我們證明,理智和情感這兩個東西,在眾生位時,是互相抵消,同時不並起的。以這樣一個水火矛盾的心,怎能達到悲智無礙的佛境地呢?這是決不可能的事。 大悲與大智並起,是諸佛的不可思議境界,也是我們學佛所努力的目標。如果我們的心是矛盾性的,悲智不能並起,圓滿佛位是無法成就的。

 ~取自張澄基舊作

om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fl007&aid=137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