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91. 【正能量】自我慈悲
2020/11/29 07:51:44瀏覽722|回應0|推薦14

【正能量第二部「重拾快樂」

         第四章 自我慈悲

   每個人都會犯錯或失敗,但每一個人犯錯或失敗後的反應不同,有人自責、自嘆,有人找理由,有人找台階,有人不理。育達大學創辦人王廣亞先生名言:「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然而「擁抱B選項」一書,很明確說明,「自我慈悲」來自坦然承認我們的不完美是人性的一部份,如果能慈悲善待自己,通常他們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又會大幅減輕,也才更有機會以理智冷靜及積極,為成功找方法,否則犯錯或失敗只顧一直自責自哀,怎可能會去為成功找方法?

   已犯了錯或失敗,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只能勇敢面對,對自己慈悲就是坦然勇敢承擔自己的過錯,原諒自己,積極改正過錯,而不是不理、自責或逃避。所以,自我慈悲的人,比較容易得到快樂及滿足,情緒困擾會比較少,也比較不會感到焦慮及寂寞。

   把它寫下來:是的,書寫是學習自我慈悲的有力工具,因為自我慈悲很抽象、不具體,說簡單,要做,常摸不到邊,也不知從何處著手,萬事起頭難。但如果把感覺寫下來,變成文字,能幫助我們思考,就像我看了書,有心得會把它寫下來,一方面較能專心,另一方面較能思考。

   「擁抱B選項」一書指出,把造成心靈創傷的事情寫下來,能降低焦慮和憤怒,提升成績,減少曠職,舒緩失業造成的情緒衝擊。如此,對健康帶來的好處,還包括:增加T細胞數量、增進肝功能、加強抗體反應等等。

   把負面情緒寫下來,越具體、越聚焦,越好,如「我覺得很孤單」會比模糊的「我覺得很遭」更有幫助。這一點我蠻同意。

   當我們把感覺變成文字,就會給自己更多掌握情緒的力量,但「擁抱B選項」一書說,不透過語言文字,而以藝術、音樂或舞蹈的形式表達受創的經驗,似乎沒那麼大的助益,這一點我還需更多的觀察。

   哲學家齊克果(Seren kierkegaard)曾經說,人生唯有再回頭看時才能理解,但日子卻得往前過下去。是的,寫日記幫助了解過去,並重建自信,告別過去,走在現在,航向未來。

   有一項實驗,要求參與者連續一個星期,每天寫下三件進展順利的事情,並分析原因,結果接下來的六個月,他們變得比另一組只寫早年回憶的人更快樂。

   數一數自己擁有多少福分,不會提升我們的自信心或促進我們更加努力,但如數一數自己有多少貢獻,卻有這樣的效果。其原因,感恩是消極的,我們因為「得到」而覺得感激;然而貢獻則是積極的,提醒我們,我們可以幫助他人,扭轉情況,讓事情有所改善,因此能提振自信心。

   結語:佛家說:「施比受,更有福分」。沈芯菱這位年輕社服大家,曾在台大EMBA畢業典禮的精彩演說中,說到:「現在要界定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你賺多少錢或打敗多少人,而是你幫助多少人」,這與「擁抱B選項」一書的「數一數自己有多少貢獻」不謀而合,真是太好了!

 

老漁翁 初稿2018.08.27. 修編2020-11-29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1538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