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 誰殺了外交官?
2018/09/15 15:55:30瀏覽1942|回應2|推薦23

蘇宏達教授因挺身發言, 受到不少酸言,也收到更多迴響.

由於台日關係的特殊, 已故駐大阪蘇啟誠處長已經做到駐日職業外交官的最高階; 在他三十多年的公務生涯必經歷許多風雨, 何以在屆臨退休的前兩年選擇自絕? 媒體已曝光的部份相關事件檢討文件(未揭洩文出處), 字裡行間理性坦蕩; 更無所謂的"假新聞"之說.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995473

之後爆的無公務員資格+無外交特考之特例人士, 得以"機要性的咨議"名義隨指導教授駐泰; 又再爆日本也有兩個基金會的人士駐日; 文官體制被玩褻於執政的傲慢.

蘇教授再度發文: 【台灣正在民主或獨裁體制的轉捩點】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381254

轉貼: 誰殺了外交官? 

2018-09-15 11:50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外交部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為關西機場是否協助疏散國人輕生不治,一篇「誰殺了我們的外交官?」匿名網誌,昨天被廣泛流傳,文中點出政治人物將放話把責任全推給職業外交官。今天作者現身具名,精確地再點出民進黨政治任命、長於政治操作的使節,如何佔盡A區好缺,卻「表演作秀丶推卸責任」。

自稱是「誰殺了我們的外交官?」一文作者的蘇宏達表示:就讀台大時,我立志做一個衝鋒陷陣的外交尖兵,之後也如願取得政大外交所碩士,考上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部工作。雖然之後轉入學術研究,但仍時時刻刻掛心我們的外交情勢,以及在全球各角落為國家堅守外交疆域的駐外人員和他們的家屬。

蘇宏達說:蘇啟誠與我同為外交領事人員廿四期,也一直保持聯繫。他駐節那霸時,幾次邀我前往一敘。因此,當我獲知他往生的噩耗,極為震驚難過;再看到政治人物放話把責任全推給職業外交官,更感不恥,遂寫下「一個台灣外交官的痛心告白」給朋友,代這群職業外交官說出心裡的壓抑丶挫折和憤怒。

他說:沒想到,這篇文章被廣泛流傳,為示負責,我決定具名刊登,並將文章修改得更為精確:

「誰殺了我們的外交官?」

外交部駐日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輕生,讓我非常痛心難過。我們同是外交官廿四期的學員,蘇學長認真踏實,是個典型的嘉義孩子,老老實實,從不張狂。一路從科員丶三等秘書丶組長做到沖繩辦事處處長,然後在兩個月前升仼大阪辦事處處長。

到底是誰殺了他?一個本本份分丶兢兢業業,一生為台灣外交奮鬥的專業外交官?

民進黨上台以後,大幅撤換駐外使節中的職業外交官,改派民進黨的政治人物或其子女。這些政治任命的大使丶代表丶公使丶副代表,全都在派駐在好山好水的城市,如東京丶巴黎丶柏林丶愛爾蘭丶瑞士丶泰國等地,沒有一個派往需要打仗丶捍衛邦交丶生活艱困丶需要忍受瘧疾黃熱病的非洲丶太平洋小島或加勒比海。

這些政治任命的駐外大使丶代表,不必經過外交特考,也沒有任何客觀的條件規範,在這些舒適的城市,佔盡便宜,坐享公費支付的官邸丶專屬轎車司機和年薪三百萬以上的俸祿。由於這些政治人物的生涯規劃根本不在外交工作,而在於國內的政治升遷,因此他們最在意的事,大概不是把對外工作做好,而應是好好接待來自國內的民進黨高官;他們汲汲營營的,可能不是如何尋求外交突破,而是在外國人面前宣揚或辯護蔡政府的國內政績。

因此,一旦遇到困難,這些大使丶公使丶代表丶副代表就可以推諉責任給職業外交官,說什麼因為自己不是外交體系出身,所以無法駕馭這些外交官僚!又說他們久駐國外,對國內實情缺乏瞭解!或諷刺他們只會作外交官,不能體恤民情。

結果,這群專業外交官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替這些政治人物擦善後的救火員和承受國內輿論指責的代罪羔羊。他們只是群職業外交官,不懂政治操作,更因為長年在國外,也沒有國內政黨和媒體的奧援,遂有苦說不出,只能瞪著眼看著這群不會辦外交的政治人物在鏡頭面前表演作秀丶推卸責任。

一位大使前輩就曾親口對我說:現在不要叫年輕人考外交特考了,考得再好,還不如去當民進黨助理,跟對人,幾年就可以當大使。

你說,是誰,殺了我們的外交官?

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12498/3368996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a101tw&aid=115921547

 回應文章

icbc
2018/09/18 15:42
不錯,贊一個…辦門號換現金 辦門號換現金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17 13:49
台大要待不住了!
vera101(vera101tw) 於 2018-09-18 15:06 回覆:

轉型正義的最小公約數應是"勿重蹈覆轍"; 學者的建言若遭"秋決", 絕非台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