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 芬蘭教育熱與美國教育瘋
2010/09/23 00:42:56瀏覽3354|回應4|推薦9

引用文章即使是比爾蓋茲 也認為美國的十二年國教 運作得不好

芬蘭熱:

如果我們仔細一點,就會發現芬蘭熱的起因,只有一個:芬蘭學生的閱讀程度(以及部份主科)評比在歐洲名列前茅。結果台灣在贊頌的芬蘭教育,講的卻不是這個,而是其它的東西。這不是很諷刺嗎?

足球是巴西的國球,巴西人瘋足球,以我們的眼光來看,到了瘋狂的地步。以前出了個球王比利,巴西隊拿了世界杯冠軍,球王比利變成蓋世英雄。

所以比利是足球英雄,卻認為比利所講的任何話都是聖諭,這不是很可笑嗎?

台灣的教改人士,動不動就是指責台灣的教育"成績掛帥",他們拼命想方設法,發明各種似是而非的口號(如快樂學習,無壓力學習),要讓學生不要"太用功",不要學生"讀太多書"。有了個芬蘭出現,就講什麼芬蘭沒有資優班,如何輔導學生,沒有升學壓力等等,卻完全不提,芬蘭教育之所以受重視,最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學生成績表現比一般國家出色。

他們完全沒有注意到,芬蘭教育的基本架構是德國式的,日本的教育也是脫胎於德國,而台灣(和韓國)的教育則是根本是由日本教育架構翻板的。

他們也完全沒有注意到,日本式的學校,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普及教育(注意,是普及教育,而不是特殊教育)。

這些教改人士的最大問題是:分不清普及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區別,硬要把特殊教育的情況強加在普及教育上面,換句話說,硬要把普及教育變成特殊教育。

美國教育問題:

我認為美國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他們無法有效的激勵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只好靠家長去做這件事。所以在美國,學生用不用功,成績好壞,幾乎完全決定在家長的條件上。

其實,來自東亞的美國新移民,很大的部份本來就是自小成績優秀的人,本身擁有至少碩士的學歷,博士比比皆是,中產階級以上。普遍來說,這些人花了很多的精神和金錢在他們的子女身上,尤其是學業和才藝,這些人幾乎都是無條件的投資,不像台灣的父母,即使是高學歷的父母,花在子女身上的時間和精神,和在美國有同樣學歷的父母比起來,是非常有限的,很可能不到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美國稍微正常一點的學校,每天都有家長義工,而家長會的參與是常態。在美國的亞裔家長,所花在自己小孩的學習上面的時間和精神,是在台灣的家長們無法想像的!

這些人的子女,很自然擁有較佳的條件。但即使如此,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仍然比比皆是。有一部份人比較幸運,他們的小孩天生就比較"受教",但有另外一部份的小孩,就要時刻盯著,否則根本就不行。

這些人的子女,擁有比他們父母好上幾倍的家庭條件,但是美國學校教育的低程度,低品質,使得他們的子女,無論在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效方面,普遍都不如他們的父母。

所幸,美國畢竟是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因為絕大部份的學生都不用功,所以一般只要資質尚佳,又肯用功的學生,很容易就出頭了。所以不要聽到誰的子女讀哈佛了,拿了什麼獎學金了,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這些人的程度當然有一定水準,但如果拿來和台灣的第一流學生相比,那不見得多怎麼樣。

想想看,美國特質條件那麼好,美國學生的成績在世界的評比,總在二十五名上下,他們推出最優秀的學生,參加國際學科比賽,也是這個名次。

有人說,美國教育如果真的這麼差,為什麼美國得(科學)諾貝爾獎的人那麼多?

要知道,得諾貝爾獎和學校教育辦得好不好無關,和有沒有人才,以及有沒有資源有關!

美國得天獨厚,擁有驚人的豐富資源,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世界的超強,吸引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人才前來,二者相加,再加上研究的風氣,得諾貝爾獎多,是自然的事。

別忘了,李遠哲是從小在台灣長大,受台灣的教育到大學畢業,以後才到美國的。李遠哲在台灣,比他強的人,比比皆是,但他到了美國讀研究所,有了特別的條件和境遇,再加上一點運氣,所以得了諾貝爾獎。

回到亞裔學生在美國的題目上,

所以你可以聽到看到,大部份亞裔的小孩,往往讀的是資優課程,美國長春藤盟校,百分之二十以上是亞裔學生(亞裔在美國,包括印度和中東,只有百分之四的人口),這些學校還不得不設限。

但這不代表美國的亞裔第二代比在台灣或大陸的小孩程度好!

美國本土的精英往往走法律和商業,這是因為他的數理根本無法和外國人競爭,程度太差了。而外國人因為來得晚,如果走法律或商業,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原因,十分吃虧。

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在美國教育改革上面,至少已經花了十億美元了。他主張小學校,很多學區為了要拿他的錢,把一些學校一分為二,本來五百個學生的學校,變成了二個二百五個學生的學校,請二個校長,二套的行政人員,但用同一個建築,很多地方必須使用共同的教學資源(如游泳池等),因為沒那麼多錢。

比爾蓋茲和其它美國教改人士沒有什麼兩樣,就是拿錢解決問題。他們的主張,就是花更多的錢,而沒有從結構上去改變。

You cannot solve a problem with the same mind that created it. 

這些人本身就是在美國現有的教育架構和學校模式成長,他們不知道要向外取經,除非出現什麼天縱英明的人,否則根本不可能發現真正的問題,也不可能解決問題。

美國的教改,半世紀以來,沒有停過的,教育經費每個學生人均實質增加了三倍(按通貨膨脹調整後),依舊沒有改善。

每個社會都會有很傑出的學生,把這些傑出的學生篩選出來,放在同一個學校,那當然什麼課程都容易實施。

對一流要參加奧運比賽選手的訓練要求,和一般對二或三流運動選手的訓練要求自然是不同的。所以,拿美國成績最好的特殊學校來看美國教育,這是不恰當的。

要看美國教育,要拿他們一般的學校來看,這樣才算數。就像美國人常說的,蘋果比蘋果比,橙子比橙子。

餓死的駱駝還是比脹死的馬大,不能比的!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bhuang&aid=4436502

 回應文章

6342
2013/10/27 21:24
心隨境轉,對萬般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東方人來說,美國的菁英教育當然很糟!但人家的社會是行行出狀元,不會讀書會打球,一樣過生活。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知己知彼 方能力爭上游
2010/09/30 01:32

完全贊成 時季常教育博士 的觀點

美國是菁英主義,他們強調菁英、明星,由菁英、明星帶動整個氣勢,其他的國民則當啦啦隊,所以美國的M型分布更為明顯。

在教育上,時和倒也相信前10%的美國菁英是十分優秀的,但是後三分之一的學生可能差得離譜。

中國大陸則是了解到了金牌能喚起百姓的民族自信心,窮是力爭上游的原動力,大陸有全球四分之ㄧ的人口,在重賞必有勇夫下,相信中國大陸會得到更多的金牌。

隨著大陸職棒、職籃球員薪水的高高高漲,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投入職業運動的行列,大陸的市場太大了,相信只要有1%的民眾投入運動的行列,大概都是嚇嚇了,剩下99%的民眾應該都是當啦啦隊的。

大陸和台灣只怕很難區隔,大陸只要有前面1%優秀的人,大概都會給台灣的學子有競爭力的壓力。

台灣的學子仍然得自強。



leec21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公立學校問題最多
2010/09/24 07:40
住在中產階級社區的朋友的小孩在公立學校小一被同學欺負, 老師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大家送進校長室談話, 但"談話"一點用都沒有, 小朋友還天真的告訴我, 只要再7次, 欺負他的人就要被趕出學校, 不知道學校怎麼訂出7次的. 後來他們舉家搬到富人區, 情況才大為改善.  這或許就是美國公立教育的真實面貌.

蘇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正被人本這群人帶往美國白癡教育的路上!
2010/09/23 10:31
台灣正被人本這群人帶往美國白癡教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