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練習向孩子道歉
2021/03/28 08:59:41瀏覽3258|回應1|推薦31

停課整整一年後,美國各中小學終於在本月稍早全面恢復上課,生活又回到前疫情時代那種趕趕趕的日子。小小豬跟迷你豬一開始很興奮,但不出一個月,就出現了適應不良的症狀:早上出門總是拖拖拉拉,傍晚回家經常累得哀哀叫。江小豬和我為了配合學區把學生們分為上午組、下午組上課以利維持社交距離的政策,經常必須放下手邊工作,把孩子們接來送去,每每為了分工討價還價,也覺得有點心煩。

於是,這些日子以來,一家四口不滿的情緒像是在爐火上煨煮著,咕嘟咕嘟地冒著泡,終於在昨天炸鍋了。

先是放學時下起大雨,讓我們無法按照計畫一起散步回家,小小豬很失望,坐在車上一路生悶氣。接著我們去幼兒園接迷你豬,兄弟倆在車上為細故吵鬧,爭相告狀,小小豬不耐地用腳踢著我的駕駛座椅背,我也被攪得煩躁起來。回到家裡,兩小豬孩搶進家門,江小豬幫迷你豬脫鞋子,小小豬大聲抗議不公平。進得家門,第一件事先洗手,小小豬不慎把肥皂掉進廚房水槽裡:「媽媽幫我撿!」

「自己掉的自己撿!」我一邊說,一邊把出門前炒好的菜盛起來準備端上桌。小小豬生氣地對空亂揮一拳——這是他生氣時常有的動作——卻不巧把我手上的盤子打翻了,哐噹一聲,盤子摔得粉碎,一盤炒菜也不能吃了。

我沉下臉,提高嗓門:「你看你把全家人的菜打翻了!滾回房間去,今天你沒晚餐吃!」

小小豬哭著回房了。我跟江小豬合力把廚房打掃乾淨,又趕緊熱了一包冷凍蔬菜來代替被打翻的青菜,終於坐下來的時候又累又氣,胃口都沒了。只有迷你豬大概因為兔死狐悲,整頓晚餐異常乖巧安靜。

江小豬問我:「可以讓小小豬下來吃飯了吧?」我生氣地說:「不行,我說過了他沒晚餐吃!」

說罷,我覺得自己過分了,但心裡又有個小聲音在說:「我沒做錯!小小豬已經二年級了,應該要學習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已經對他很好了,我小時候要是敢發脾氣打破盤子,早就被罵白痴廢物,被打到皮開肉綻,想回房間躲起來都不可能。」

江小豬堅持:「妳這是在氣頭上,讓我去跟他說。」便上樓了。

我跟迷你豬坐在餐桌旁邊,一靜下來就後悔了。小小豬的行為應當受到處罰,但是不論在何種情況下,不讓孩子吃飯都是不對的。我也不該拿我爸媽從前的行為來做比較,因為他們都有嚴重的情緒問題,而且我明明知道他們那樣做是錯的。

這不表示我不能生氣——為人父母幾乎不可能不對孩子生氣,因為我們只是凡人。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哈德森(Jennie Hudson)說:「有些人以為孩子應該被保護,不應該經歷任何負面情緒。但那是不正常的,是一種『毒性正面』。」指出孩子應該看到父母也會生氣、煩躁、沮喪,但是父母懂得用正面策略去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那麼我可以怎麼做呢?首先,哈德森說,當你對孩子爆氣以後,應該道歉。承認你犯了錯誤,並用適合孩子年紀的語言描述你的感受。小小豬下樓以後,立刻對我說:「媽媽對不起我亂生氣,還打翻盤子,我會用我的零用錢來賠。」顯然是江小豬教他的。我也對他說:「我很抱歉對你大叫,還說不準你吃飯。現在你已經知道你做錯事了,也知道媽媽為什麼生氣。希望你以後會控制自己。我也會練習控制自己。」

這是比較好的情況。也時候,我們實在太生氣了,沒辦法立刻向孩子道歉,怎麼辦呢?紐約生殖精神科醫師薩克斯(Alexandra Sacks)建議:「可以讓自己隔離冷靜一下。」很多美國家長用隔離取代體罰,其實隔離法對氣頭上的家長也適用。這個方法我也試過:有一次小小豬不聽勸告,在客廳裡玩球,打爛了我心愛的水晶貓咪擺飾,我氣到說不出話來,便把自己關在房裡。結果江小豬帶小小豬出門買花回來向我道歉。

最後,身為一個小時後經常被父母失控打傷的孩子,我想告訴所有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無法抑制打罵孩子的衝動,請尋求專業協助。尋求專業協助並不表示你「有問題」,也不是軟弱的表現,相反的,這表示你是勇於承認錯誤、採許行動並照顧自己和家人的好爸爸、好媽媽!

*本文同步刊登於《親子天下》及《SnapAsk》,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tseng&aid=158235015

 回應文章

the flying kit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28 09:57
有江小豬居中協調,是這是件美好落幕的關鍵! 父母個扮不同腳色,讓小孩子從事件中成長,這就是正面的家庭教育。我自己曾在國中任教多年,很多問題青少年大多來自解體似的家庭...
旅美記者曾小貓(twtseng) 於 2021-03-28 10:59 回覆:
是呀!我們只是凡人,氣頭上另一半在旁邊拉一把真的很重要。當家庭失能,就只能靠學校接起這些孩子。我多年來主跑文教新聞,非常敬佩一線教師。謝謝您對教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