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來,親子共讀要這樣才有效!
2017/11/03 01:39:28瀏覽4382|回應2|推薦31

現在的爸爸媽媽大都了解閱讀對幼兒大腦發展的重要性,曾小貓也不例外。從我兒小小豬六個月大開始,我就每天陪著他「親子共讀」——所謂的共讀,其實就是讓他坐在我的腿上,然後拿一本故事書,唸給他聽。今年四歲的小小豬,伶牙俐齒,可以完整地講出很多劇情複雜的故事。最近我們的二寶迷你豬出生,小小豬也樂於講故事給弟弟聽。

有這樣的成果,身為媽媽的我當然是沾沾自喜。但最近有機會上了一堂關於親子共讀的教養課程,才發現自己好多地方都做錯了!

比方說,親子共讀不應該只是媽媽講故事、孩子聽故事而已。講故事、聽故事是一種口語交流,但「閱讀」遠不只是口語的交流,而應該牽涉到語意的辨識、背景知識的提取等技能。

孩子在學習閱讀時,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是觀察畫面,再來是口語討論,最後才是認識文字。 回想起來,我因為缺乏對孩子閱讀過程的認識,在小小豬還小的時候,每次我唸故事、他卻只顧著看圖片,不時打斷我:「媽媽你看,這裡有一個老鼠媽媽跟一個老鼠寶寶!」我就會說他:「你怎麼都不專心聽媽媽講故事呢?」原來,不專心的人其實是我!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孩子才是主角,爸爸媽媽只是扮演一個引導的角色。我從這堂課程中學到,在觀察畫面的階段,我們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描述他所看到的畫面,例如:「這裡有一隻好大的毛毛蟲!」「是什麼樣的毛毛蟲呢?」「是一隻很胖很胖的毛毛蟲!」「還有呢?牠的身體是什麼顏色?」「牠有綠色的身體,紅色的臉!」⋯⋯這樣的練習,才能豐富孩子的口語表達。

現在四歲的小小豬,雖然可以講很多故事,但仔細想來,他其實只是記住我所講的內容,然後複述出來,他自己的語彙、口語表達能力其實並不是很豐富。現在他已經會認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和一些簡單的中文字了,也能夠享受自己閱讀的樂趣,但還是更喜歡聽媽媽唸故事,偶爾也會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因為圖畫而分心,但是現在我不會再怪他不專心,而是鼓勵他描述他看到的畫面,也因此得到很多驚喜!昨天晚上,他拿著一本繪本,就著其中一頁一隻大老鼠帶著一隻小老鼠撿保麗龍的圖畫,自己編了一個故事,說給迷你豬聽呢!

這堂讓我獲益良多的課程,是【親子天下·教養微課堂】推出的清大幼教系周育如副教授的「從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兩小時線上課程。除了孩子閱讀過程的進展以外,這短短兩小時的課程還包含很多實用的知識喔!

親子天下提供給我兩個免費上課的名額,我也樂於把這麼清楚又實用的課程分享給網友!對親子共讀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們,歡迎從即日起到11/12晚上23:59前,到以下曾小貓的臉書頁面,分享貼文、抽周育如老師線上課程: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tseng&aid=108937646

 回應文章

秉源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04 07:04
在與我兒子讀書時,發現了好多他的特點:1)記憶力 - 一歲多時,兩天各15分鐘就把26個英文字母記住 2)視力好到可在15尺遠看到小蜘蛛在牆角爬 3)玩拼圖時是靠顏色而非形狀。。。太多了。 完全顛覆我對幼兒的認知。 好好發現他們吧! 
旅美記者曾小貓(twtseng) 於 2017-11-10 06:12 回覆:
陪小孩讀書真的很有趣大笑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03 22:11
除了喜歡指著插圖問東問西,小小孩常常認定從一本書聽到的的「第一個故事」。
以前我給大兒子唸中國童話,是按日期編的。開始的那天是「夸父追日」,以後他每天打開故事書,只要聽這一篇,重複詢問每一個細節。
現在孫女阿美也一樣,聽過「年獸的故事」之後,只要聽「中國童話」,就一定選年獸的故事。
旅美記者曾小貓(twtseng) 於 2017-11-10 06:06 回覆:
真的是這樣!小小豬繼承了一套他表哥以前唸過的「小太陽」,也是按日期編的,一個月一本,每月開始的第一個單元都是「咕咕雞與大灰狼」,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看這一套書,都只要聽這個單元,我們哄騙了很久,好不容易才進入下一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