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0 03 03 左永安顧問 韋萊韜悅員工健康及福利諮詢部門特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提出了以下五大建議
2020/03/03 18:42:36瀏覽32|回應0|推薦0

2020 03 03 左永安顧問 韋萊韜悅員工健康及福利諮詢部門特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提出了以下五大建議,協助企業面對疫情傳播實施有效的管理措施:自從武漢肺炎疫情發燒之後,以上的問題都是我經常被問到,其實這一波會肺炎疫情的影響,對產業主要有三大影響,分別是復工後的人力、供應鏈、及業績。


20200303楊鴻泰 韋萊韜悅員工健康及福利諮詢協理 工商時報



企業若因疫情減班休假,勞雇一定要先協商,且要有書面資料及通報行政相關主管機關,

雇主不能恣意實施。圖/本報資料照片

從疫情爆發以來,各企業人資都非常關注疫情的發展情況以及員工的健康狀況。而疫情持續擴大除了導致企業營運受到衝擊,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該如何應對?韋萊韜悅員工健康及福利諮詢部門特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提出了以下五大建議,協助企業面對疫情傳播實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加強員工健康管理政策,實施自我健康保護:
 隨著疫情逐漸擴大,韋萊韜悅認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在這關鍵時期應首先加強員工健康管理政策,思考如何幫助員工面對疫情傳播實施自我健康保護,並提供相關的教育訓練,以確保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安全。
例如:檢視公司目前健康促進辦法,確保員工能夠隨時掌握自己健康狀態,透過公司的員工協助計畫(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降低員工對於新冠肺炎傳播所帶來的焦慮及恐慌感,以及與企業臨場服務的醫師或護理人員討論因應策略,完善企業健康管理制度並提高職場健康管理標準。
 二、確認企業所提供的團體保險保障範圍:
 企業可透過專業保險經紀人審視目前公司團體保險保單條款,了解保險公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理賠範圍。根據韋萊韜悅與各大保險公司收集資料彙整,新冠病毒不屬於住院醫療險或門診醫療的除外事項,因此,若被保險人於保險期間內因罹患此疾病需接受門診或住院治療,可比照一般疾病申請住院醫療險理賠,理賠金額以保額為限。若被保險人於保險期間內在海外因罹患此疾病需於當地接受門診或住院治療,也可比照一般疾病申請住院醫療險理賠。但居家隔離而未接受實際治療,沒有發生實際住院或門診治療的事實者,則不在醫療險給付範圍內。
 倘若公司尚未提供團體保險或沒有提供疾病醫療保障者,企業此時可考慮優先提供自費壽險和住院醫療險,給予員工相關保障。如此一來不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又能給予員工選擇相關醫療保障的機會。
 三、如何有效調整組織人力確保企業營運的持續性:
 由於目前疫情不斷在全球擴散,特別是中國及北亞地區。企業應評估未來3到6個月相關人事成本,思考如何在此特殊情況下,用最有效的方式調整組織人力支援業務發展需要,確保營運的持續性。以目前疫情發展情況資料來看,預計對於整體經濟和供應鏈會造成較長時間的衝擊。國內部份企業已祭出相關措施,透過裁減人力和實施無薪假來控制成本損失的程度。韋萊韜悅提醒,若是企業實施減班休假,勞雇雙方一定要先協商,且要有書面資料及通報行政相關主管機關,雇主不能恣意實施。如果勞工是按月計酬的工作者,每月不能少於基本工資2萬3800元,減班休息為3個月為實施區間。
 四、推動彈性工作環境避免或減少疫情擴散:
 企業可以思考彈性工作環境,如在家工作,確保關鍵業務仍能持續運作。面對疫情的快速爆發,國內企業必須在確保員工健康安全下,同時降低新冠病毒對企業運行發展的影響。不少跨國性和大型公司已啟動內部的營運持續計畫和危機應對方案,並推出在家辦公或遠距辦公辦法。在給與員工關懷和安全保障的同時,持續提供客戶服務,並用最快速的方式通報給公司客戶,告知緊急聯絡方式和連絡人。此次疫情來勢洶洶,其影響範圍和程度之大,已超過很多企業以往應對危機的經驗範疇,若是企業可趁勢強化彈性工作環境,不僅符合未來工作型態趨勢,更可提高企業形象以及員工體驗。

 五、加強員工溝通:

 企業人資人員也別忽略了良好的溝通,讓員工隨時了解公司對於疫情控制的因應措施以及相關法令的更新。例如:防疫照顧假或是居家隔離是否給薪?出差至疫情國家行程是否取消?面對面會議是否改成語音或視訊會議?公司是否會實施無薪假?針對滯留疫區的派駐人員是否提供補貼或協助…等等。韋萊韜悅建議企業人資單位應迅速制定相關政策以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並且定期發佈最新冠肺炎防疫相關資訊。甚至可製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常見問答集,透過電子郵件通知全體員工,確保員工得到正確且完整的訊息,履行企業作為合法雇主的責任及應該承擔的相關社會責任和義務,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


文/劉鏡清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

我的供應商在湖北無法交貨了怎麼辦?我的公司有400個員工在湖北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崗位上班?我的公司過年開工後會有多少員工回來?越南現在要求企業禁中國人返越工作,我大陸的主管回不去越南工廠或須14天隔離怎麼辦?我過春節的貨都賣不出去,業績怎麼辦?


自從武漢肺炎疫情發燒之後,以上的問題都是我經常被問到,其實這一波會肺炎疫情的影響,對產業主要有三大影響,分別是復工後的人力、供應鏈、及業績。
一、年後復工的人力:
今年疫情發生的時間點正好遇到農曆新年,每年農曆新年後招工往往是人力資源部最困擾的事情,今年又遇到武漢肺炎的疫情,這會使得年後復工的壓力更大。武漢肺炎之後在湖北及其他封城地區的人要回到崗位是有困難的,這將會影響到昆山、深圳、東莞一帶的台商,建議台商應該儘早做好準備。幾家台商的看法一致,2月10日開工的復工率應不會高於70%,預計要到3月底整個工廠才會回復到穩定狀態。換句話說,整個製造生產將被影響至少2個月。雖然過年期間理論上大家都會增加庫存做準備,但是近年因為中美貿易及利潤下滑因素,許多廠商即使到過年也不會備更多的存貨甚至僅備貨於原材料。又因疫情嚴重,許多國家開始限制中國大陸人士前往,也停止了直航的班機,使得許多仰賴陸幹管理東南亞工廠的公司也面臨相當的困境。
二、供應鏈的影響:
因為疫情嚴重,歐美大廠多半能夠理解製造商所遇到的問題,但是隨著工廠復工,幾個潛在的問題也同時會出現,就是主要供應商或客戶在湖北、溫州等幾個被封城的地方應該都有相當的影響,此外運輸路線也會受到影響和增加成本。缺人缺料很可能是復工後影響供應鏈最大的問題,在越南等地的台商也將會面臨供應鏈短缺的問題,因為許多工廠的零件、材料以及主管是來自中國大陸。
三、業績影響:
因應農曆春節許多代理商及門市都會在元月份的時候大量進貨,但是不幸今年春節遇到了武漢肺炎的疫情,中國各地冷冷清清,甚至有些地區商場都被禁止營業,春節期間商家的貨沒有賣出去,春節期間囤積的貨又比較多,估計整個二月會向工廠進貨的商家應該會非常少,甚至到了3月進貨的數量也應該不會高,主要的原因是一月底至二月消費市場急凍,整個消費循環都是到衝擊,估計第一季如果是中國內銷為主的產業如手機、汽車相關等最高有可能近40%的影響,相對的當消費力減低,工廠的供應鏈就跟著受影響。
面對如此情境台商該如何因應?企業應做好風險評估,列出所有可能的風險,同時列出長期與短期的解決策略與方式。
一、解決人力需求的問題:
1.建立與員工的聯繫管道:利用微信建立與員工的聯繫管道,

2.盤點員工現況:很多員工老家與戶口地點不一致,通常會回到湖北的
人數會多過於工廠人事資料。

3.分層負責:讓經理負責科長,讓科長負責組長,組長負責員工,
   分層聯繫與關懷確保員工能夠回來上崗。必要時增加獎勵措施。

4.提早並積極招募:提高激勵政策,鼓勵員工介紹員工,找回老員工,
    透過社群媒體與網路積極招募。

5.強化新人培訓體制:透過制度化及教練式培訓,協助新員工及早進入狀況。

6.如果中國籍員工沒有辦法及時回到越南等地區,
     可以考慮四種可能的應急方式:

*先將大陸地區的台幹調到越南支援
*讓當地優秀的東南亞幹部先做代理
*透過獎勵方式找回已離職的主管
*各國防疫政策不斷修正且更嚴格,應及早調回陸幹

7.長期而言,企業應做好人才培育,主管接班梯次計畫同時強化數位轉型與工業4.0減少對員工的依賴。
二、解決供應鏈的潛在問題
1.掌握交期與數量:儘快與客戶聯繫,再次確認訂單與交期,因為變更的機率非常大。尤其是當客戶如果是手機、汽車等相關以中國內需為主的產業,更要特別注意。因為終端消費受影響,客戶所在地如果被封城影響更大。
2.盤點你的存貨天數:
確保你的交貨能力。

3.盤點你的供應商:
瞭解你的供應商有多少是在湖北或其他如溫州等受到限制的地方。

4.瞭解供應商的狀況:
確保供應商的出貨狀況,尤其是在越南等地的工廠,更需要確認你中國的供應商的供貨能力。

5.解決供應鏈的問題:
及早尋找替代廠商,增加你的供貨源,增加供應鏈的彈性

6.長期而言,分散供應商地點,建立你的彈性供應鏈以及東南亞的在地供應鏈是很可以減少供應鏈風險,同時也是時代趨勢。
三、解決營收與業績的問題
1.評估業績損失:
*停工時間越長,營業損失越多。
*如果你的產業是最終消費產品,必須重新評估通路的吃貨能力及市場
   消費力,清楚受影響的業績損失。

2.制定銷售策略
*B2B公司能做的有限,除了積極開拓市場,必須設法於4~12月
    補足業績差額。
*B2C則需訂出更積極的銷售與行銷策略,積極搶市占率。

*積極開拓市場空白區,訂出市場策略,強化競爭力,增加營收。

3.掌握可能商機
*評估競爭對手處境,如果對手遇難,找出新商機積極爭取新商機。

*中國為世界工廠,供應鏈暫時停擺中,現正影響全球供應鏈,
     如國際汽車廠…等,對在中國以外地區有工廠的台商而言是一大商機。
結語:掌握三大影響做好三大策略,至少可以協助企業減少損傷,趁此機會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或掌握契機,做得好甚至有可能增加營收。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uoscott&aid=131913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