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獨樹一幟的瑞典母語教育
2008/01/10 19:05:54瀏覽2198|回應4|推薦26

瑞典的社會福利、工業產品聞名於世,可是卻很少見到有人提到瑞典非常獨特的母語教育,這是連鄰近的其他北歐諸國也無法相提並論的。

六、七十年代瑞典勞工短缺,因此引進大量的勞動力。隨著父母移民而來的兒童,最先安置在一般的瑞典學校,目標是要學會瑞典語,並且學會作為一個瑞典人。但是逐漸的人們意識到,這不只是“語文”的學習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兒童的整體發展和感覺。他們需要一個有安全感的認同,以及文化的歸屬。七十年代初期人們已逐漸瞭解移民的看法和條件,認為他們“有權”擁有自己的文化認同和母語。69年的教學總綱領裏,第一次把芬蘭文列入了母語。瑞典學校裏開始有雙語班和輔導課。

1975年國會通過移民政策,瑞典陸續接受大量的難民和移民,於是便有了1977年的“母語改革方案”。兒童有權學習母語,以及使用母語的輔導課。1980年正式編入教學總綱領。

根據聯合國的規定,保留自己的母語是基本人權之一。所以,學校的任務是讓移民小孩學習雙語,由掌握他們自己的母語來加強自我的感覺和自我的認同,參與雙邊的文化。1992年的修訂條例裏寫著:深層的教育與教養是文化傳承的問題 — 價值傳統、語言、知識 — 一代傳一代。

隨著科技的進步,傳媒的發達,古老保守的傳統社會逐漸趨向開放多元文化,身為移民更需要為自己在這樣紛雜的大環境裏,肯定自己的立足點。瑞典政府在這一方面做得令人激賞!他們認為,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才能由這個出發點去接受新的文化乃至新的身份。當一個瑞典人質疑你這黑頭髮的哪是個瑞典人時,你已經認清楚了自己是誰,為何在瑞典,而不至於被擊倒。這與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生在瑞典就是瑞典人的出發點是不同的,是經過反省而接受的。這有點像中國文化裏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確認自己是誰,才能決定你要如何做。立足不穩的結果,將是隨風飄搖,無所適從。一個瑞典人在瑞典的社會該如何自處,與一個在瑞典的中國人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強要說自己是瑞典人而被排擠,那種感覺將會是不中不瑞,兩邊不是人。

母語老師的任務就是發展學生在雙重文化中的雙重認同,加強學生的自信和文化的歸屬。母語老師的工作範圍是:語言和文化。換句話說,母語教學就是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機會,發展成一個和諧的人。壯哉瑞典!

我住的這個城市臨近丹麥,移民占大多數,所以我們的“母語學校”有一百六十多位母语老師,來自不同的國家。每月的校務會議,就像一個聯合國,蔚為奇觀!亞洲語種有中文(又分粵語和國語)、日文、泰文、越文、巴基斯坦文,以前還有馬來西亞文,現在因為學生人數減少而消失。目前這個城市讀母語的學生總數超過八千人,而其中最大的語種是阿拉伯文,有六十幾位老師,三千多位學生。(註:2019年本城的最新資料為250位母語老師,50個語種,15000名學生)

 圖片是阿拉伯語的幾位同事,在她們提供的阿拉伯食物桌前。那天我們必須準備自己本國的食物,擺成一桌桌,邀請本地的各校校長、一些老師代表,和教育局官員參加我們辦公室的喬遷之喜。

 

( 在地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Zo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環境的影響
2009/01/24 19:13

在有大量移民的西方國家. 比如美國.澳洲.當地都提供母語教育給移民的小孩學母語. 一般都是週末上半天課. 但是在大環境是英語的情況之下. 小孩子所接觸的都是英語. 他們對學母語缺乏興趣. 雖然父母親們用心良苦. 每個週末送他們去上課. 但收效極微. 都被主流文化的洪流所同化了.孩子以生長地為自己定位和認同.

據說西藏的達賴喇嘛流亡國外時. 曾經將一批西藏小孩讓北歐家庭撫養. 期望他們長大後能成為復員西藏的生力軍. 可是這些孩子長大後以北歐人自居. 對復員西藏沒興趣.

北歐寄居蟹(tp30171) 於 2009-01-25 01:56 回覆:
說一個這兒常見的例子:
如果你叫那些越南華僑為"越南人"(儘管我們沒有惡意,只是一個稱呼你來的地方,就像我們說台灣人,大陸人...),他們會很生氣的糾正你:我們是中國人,只是住在越南而已。以同樣的邏輯,那麼,照理我們只是中國人住在瑞典而已,但很多中國人,卻認為自己是瑞典人。我常反問學生,你是金頭髮還是藍眼睛?在沒有利害衝突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含混地接受你是"瑞典籍"的說法,但有事情發生,譬如說中國轟炸了瑞典大使館,這時你就不是瑞典人了!準備你走在路上會被挨揍!你只是條件下的瑞典人,而不是全然的瑞典人!狼人帶大的孩子,不知是狼還是人?

我常感慨,我們就像失根的蘭花!也許在外國不必惡補,也許會有比較好的發展的空間,但,付出的代價是失根!

尋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現在也有母語教學
2008/02/24 19:06
可惜並未很落實,以台灣的第二大語言"台語"來說,現在很多新生代都不會講,甚至聽不懂,因為很多母語課程其實並未真正發揮作用,政府教育高層朝令夕改,也是令人無法適從的原因吧!現在還要把"國語"改成"華語"以正名,我認為很無聊,你說是嗎?有時間搞三捻四,為什麼不認真一點落實基礎教育呢台灣政府要學習的是還多著呢
北歐寄居蟹(tp30171) 於 2008-02-26 15:09 回覆:
其實改成華語,還是換湯不換藥,自欺欺人而已。學的還是老祖宗的方塊字。
典型的說多過做。台灣的學生真是政客實驗室的白老鼠。

我們在海外拼命宣揚中國文化,台灣卻在消滅中國文化,實在很感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有感
2008/02/09 12:22
付出必得尊重.........

晨曦Catherin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另一種聯合國奇觀
2008/02/01 00:31

我猜妳一定是其中的中文老師

不過這母語老師的責任也相當重大

民族的和諧性

如何適中的處理應該是大問題


北歐寄居蟹(tp30171) 於 2008-02-01 04:21 回覆:

阿姐猜對啦!

這些外國長大的孩子,如何為自己定位,如何保有兩國文化的優點,而不是只學到了兩邊的缺點,我們粉努力,粉辛苦!不過沒辦法,誰叫我們是老師ㄋ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