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遇見俞遜發
2006/07/06 22:27:17瀏覽769|回應0|推薦3

離開臺北之後,值得懷念的地方當然不少,但教我念念不忘的,卻是國家音樂廳。每一兩個月聽一場高素質的音樂會,是我留台生涯中最美好的記憶片段之一。這一次赴台的行程敲定之後,我便上網查索了月份節目表,看看那幾天的臺北行程裏,可有機會在那大廳堂裏泡音樂會!查索了後,自己原本已甘心於這一趟臺北行遇不上音樂的了。星夜兼程之後休息了一宿,隔天早上出門,四處都見到“林美山傳奇”的旗幟迎風招搖。

“那是什麼?”我好奇地問著前來接待的人員。

“哦,這是我們學校最近辦的一項大型活動了。”

“哦。”原來是學校的社區活動,跟我們應該沒啥關係的了,我想。問過了後,也沒把它擱在心上。待得下車走到入口處,迎面就是一面大型的宣傳海報擋在門口:
“咦,這不是俞遜發嗎?”我於是趨前去細看活動詳情。

“對呀,明天晚上在市區的演藝廳,這一場音樂會就是為我們籌畫的系列活動開鑼的呀!”

“好哩,撞上了!”我暗地裏叫好:“是公開售票的嗎?”

“不用,索票就行了!你們去嗎?”接待人探詢著我們的意願。

“嗯,應該可以吧,”我把目光飄向當年在臺北時曾經相約赴音樂會的同行夥伴,心裏一時樂開了花。前些日子自己網上查詢而未能如願,卻原來一切都已安排妥貼的了!但是,我們這區區幾天的緊湊行程裏,安插得下這一場完全不在料想中的音樂會嗎?

校園裏的幾個主要通道都張貼了音樂會的活動海報,四處走動,都不斷被提醒著毋忘赴約。但這是第二天晚間的活動,在這之前,許多公私方面的約見,都還等著我們去出席呢!去或不去,一時還說不準!

當天的晚宴,我們被接到山下的小鎮去用餐。不過就是吃頓飯,應該是沒什麼鮮的。推門進去,另一夥人卻比我們早一步抵達了。眼前幾個身著唐衫的人裏頭,我一眼認出了其中的一個,那是藝術所的林谷芳所長,在一旁陪著的,我定眼一瞧,嘿,正是俞遜發哩!咦,這會兒他怎麼就從海報上飄然下山而來了呢!

這一席晚宴,竹笛大師從上海,我們從馬來西亞,大家都作客宜蘭,巧合再加巧合,於是都給湊成一桌了!

跟俞遜發一道用餐,我心想:好吧,我們從馬來西亞趕了來,遇上笛子音樂會是碰巧,而在晚宴上遇見走下舞臺不吹笛的俞遜發,那更是意外中的意外了!既然如此,明晚的音樂會我們似乎非出席不可了!

第二天是文學所安排的精簡宜蘭半日遊。大半個白日的行程之後,我們先到歷史所安排的酒店入宿了又返回校區,到了黃昏時分,才又在微雨裏兵分兩路,一批人赴宴,我們兩個選擇赴音樂之約而割捨盛筵款待的人,就被另行安排趕往市中心,那裏有接待單位安排好的人等候我們去會合。那幾天據報有颱風在醞釀中,晴雨總是瞬間交替著。雨後的微涼天氣裏,我們在路上停下來吃了小火鍋,才在開演前依約趕到演藝廳。會場外,手裏抓著兩張入場卷等在那裏的,原來是圖書館館長杜潔祥教授,讓我們兩人一時感到萬分不好意思!

這不是俞遜發的笛子專場音樂會。這是他接受藝術所的邀請成為駐校藝術家之後,配合所長林谷芳的策劃而參與演出的系列活動之一。這一場演出的主題是“書畫與音樂的交會”,現場揮毫的書畫家是徐永進。節目分為兩個部分:上半場是安排了五首樂曲來搭畫家完成一幅山水畫;下半場也是五首樂曲,分別配合著三幅書法作品。節目開演之前,策劃人兼主持人林谷芳先針對這一種表演的構想與樂曲作一番簡單扼要的說明。開演之後,樂隊與畫家就各據舞臺的半邊,在聚光燈底下各盡自己的本分。這種形式的表演對畫家而言是一種挑戰,對演奏員來說,何嘗又不是?萬一畫家在節目單上最後一曲的休止符之後還未能完成畫作,並押下印章,配搭的樂音就完全止歇了,另一邊卻還在手起筆落沙沙作響地奮力作戰,場面就很難堪了。畫家得跟時間競賽,樂師們也得隨機應變的。

這兩部分的表演,上半場可說時間拿捏的很準確,下半場就讓人見識到它的隨機性了:第二幅書法《將進酒》時,原來安排的樂曲奏完了,畫家還有最後的一句沒寫。最後一個音才落下,後臺冷眼旁觀的俞遜發馬上就走到台前,用梆笛即興吹奏了一段北方笛曲,讓書畫家不至於在落寞寡歡的情形之下完成“與爾同消萬古愁”句;最後選用了阿炳的《二泉映月》來配搭《臨江仙》的現場揮毫,如果不是對樂曲非常熟悉,以及後來主持人的親口道破,現場的觀眾大概不會發覺,《二泉映月》原來早該結束卻依然嗚喑不止,直待畫家寫完最後一筆押了章才收音。

這是近幾年嘗試推出的表演形式,林谷芳之外,陳雯老師也曾在馬來西亞嘗試了幾回,教人很覺新鮮。只是,這樣的表演形式,就視覺上來說,音樂似乎已經不是主角了,而且,原先聽音樂會時可以閉目凝神,任由音符來敲擊耳膜的專注感,也難以尋獲的了!

2006年附記:笛子演奏家俞遜發已於今年121日病逝。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htc&aid=34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