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蜀道上的明珠 翠雲廊 【謝謝電小二推薦】
2013/05/30 01:52:23瀏覽4618|回應22|推薦196

去年十月下旬,我們來了趟川西遊。離開劍門關後,直奔翠雲廊而來。抵達遊客中心的停車場時,一眼瞧見寫著「蜀」字的錦旗一字排開,迎風招展地歡迎著我們。

翠雲廊是古蜀道以險著稱的劍門蜀道的一段,古稱「劍州路柏」,民間又稱「皇柏」,亦稱「張飛柏」。翠雲廊名字的由來是清康熙三年(1664年),劍州知州喬缽在一首詩中寫道:「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路。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蔭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無石不可眠,處處堪留句。龍蛇蜿蜒山纏互,傳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稱蜀道難,莫錯劍門路。」從此,「翠雲廊 」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便成了這段「劍州路柏」的雅名。

三百長程十萬樹

廣義的翠雲廊,是指以劍閣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閬中的三條路,在這三條蜿蜒三百里的道路兩旁,全是修長挺拔的古柏林,號稱「三百長程十萬樹」。

狹義的翠雲廊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探訪的翠雲廊景區,它不僅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的核心景區之一,也是國家森林公園及4A級旅遊勝地。

遠望翠雲廊,它像條蒼莽的綠色巨龍,跨越深澗溝壑,蜿蜒逶迤於崇山峻嶺之間,蟠環在古驛道上,氣勢磅礴,鬱鬱蔥蔥,一顯它古樸拙壯的雄風。進入景區,身臨其境時,看那古柏,根根粗壯如磐石,枝柯遒勁,綠葉繁茂。抬頭仰望,它傲然高聳,樹冠如雲如蓋,直插霄漢。立於這千萬棵樹匯聚成的宇宙中,益發覺得自己渺小如滄海一粟,恨不得就蜷缩在這翡翠畫廊的懷抱中,享受大自然的呵護。

顺着小路向山上行,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石像,下書「張飛植柏」四字。蜀漢時,張飛擔任巴西(閬中)太守,軍情政務,羽書出川頻繁,往往因劍門山勢險峻,不識路徑而耽誤。張飛便令士兵自閬中至昭化鑿石開山,將羊腸小道擴建成一丈多寬的石板大路,在兩旁栽植柏樹,並嚴加保護。植柏樹不僅表道,起路標與里程碑的作用;兼保護道路,防止雨水沖刷路基;同時有利於行軍;還方便了商賈和當地百姓的行走,後來百姓爲感謝他植柏護柏的功勞,在此勒石塑像以示紀念。

老柏參天故事多

踏着古老的石板蜀道,充分感受「老柏參天合,人行翠幄中」的意境。那些樹,動輒幾千年,一圈圈年輪,刻畫蘊含了多少故事?怎不令人興起歷史蒼茫, 歲月悠長之嘆!

道兩旁的古柏形態萬千,人們根據其長勢、外貌和歷史傳說,都給取上相應的名字。我們來到「張飛柏」前,緬懷他植樹之功。看到「結義柏」,枝分三,象徵劉備、關羽、張飛結義三兄弟,魂繫漢室扎深根。「夫妻柏」,虯枝交錯,相擁而立。傳諸葛亮之妻,貌醜卻有才。諸葛亮製作的木牛流馬、連弩實係其妻所授之術。這婚配雖為當時人笑樂,卻被後世傳為佳話,這棵柏樹,相依連理,恰似他夫妻倆和諧之象。據說當地夫妻常來此祈禱,祝願感情如此柏長青,白頭偕老。

遊客們相機不停地拍,看似較鍾情於「夫妻柏」,對「隆中對柏」一眼掠過。看這對古柏,如劉備與諸葛亮隆中對談之勢。我駐足流連,思潮起伏,如無劉備當時從諸葛亮之計 ~「若跨有荊、益. . . . . 則霸業可成。」劉備又何能建蜀漢稱帝?

遠遠瞧見一棵樹上繫有紅帶,想必尊貴。近前一看,稱「劍閣柏」,樹齡已有2300年。樹幹似松,枝幹似柏,又名「松柏長青」樹。該樹爲瀕臨絕滅的古老樹種,世界僅此一株,被譽為世界珍寶,難怪是一級保護樹種。

緊鄰的是「三國鼎立柏」,三個枝椏,猶如魏、蜀、吳三國。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魏;221年劉備立蜀漢稱帝;222年東吳孫權稱帝,形成三國鼎立之勢。三國歷經60年,鼎力共存41年,蜀漢歷時42年。

續往前走,有棵殘敗之樹,樹名「阿斗柏」。原來是魏滅蜀後,後主劉禪(乳名阿斗)投降,被解往洛陽,途經此,避雨樹下。後傳出他在洛陽,樂不思蜀,眾人殘此樹以洩憤,怒以火燒之,刀斧削之,形成南側半邊樹幹全部乾枯之怪狀。

皇柏  柏中之王

「皇柏」,是翠雲廊柏中之王,又稱「帥大柏」。秦始皇統一天下降旨植樹,故有「皇柏」之稱。1963年朱德視察翠雲廊,在劍閣柏前,一隨行人員感嘆「這樹真大!」一農民用當地方言即說:「前面還有一棵帥大的樹」,工作人員不解地問:「什麼是帥大的樹?」朱德幽默地回說:「帥大的樹就是很大的樹,像元帥那麼大的樹。」「帥大柏」之名由此得來。

咦?在盡是盤根錯節的古樹間,怎會有口井?近前,井旁石上,寫著「張飛井」。相傳,張飛奉命北伐,至此烈日當空,兵士饑渴難受,戰馬嘴吐白沫,張飛命士卒四處找水,未有水源,心情煩躁,擧拳猛喝一聲:「渴煞我也!」拳頭砸地,只見一股清泉從拳印中冒出來,緩解了饑渴。張飛又命兵士將拳頭砸出的圓坑鑿成一口深井,以供當地鄉民飲用。百姓爲了感謝張飛,將這口井稱之爲「張飛井 」。不管傳說是真是假,於十月金秋,行走於不冷不熱的天氣中,但走上一段路,依然會覺得乾渴。望見這口井,雖喝不上它的水,心裡卻頓生涼意。

不遠處,出現一小湖,碧綠的湖水上建一亭子,上題「護柏亭 」。亭上的瓦已舊,不過所題的字,是簡體,想必是近代之作。看多了山與樹,眼前的湖水,讓人眼睛一亮。

漫步在濃蔭蔽日的翠雲廊中,看每棵樹的胸徑不一,說明這些古柏非一次栽植而成,尤其根據多方考證及大量文獻史料記載,證明它們是歷代不斷栽植而形成的歷史產物。

第一次的栽植是在秦朝,秦始皇修築阿房宮,曾在蜀中大量伐木。杜牧在其《阿房宮賦》中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描寫。蜀中百姓怨聲載道,秦始皇為平民憤,倡導在驛道旁植樹。他還下令在全國各驛道種植松柏,用以顯示天子的威儀。此後群眾便把這次植的樹稱為「皇柏 」,所以這條道又名「皇柏大道」。現胸徑2米以上、樹齡兩千多年的古柏,應爲秦朝所植。

張飛上午栽樹  下午乘涼

第二次是在三國鼎立時期,張飛令士兵沿驛道種樹。今天民間還流傳着張飛當年上午栽樹,下午乘涼的故事和神奇的傳說。據考,胸徑1.8米以上的古柏當是「張飛柏」了。

第三次是東晉時期。因道教興起,人們重視風水之術,而劍閣又是道教的發源地,於是大量栽植「風脈」樹,尚書郎郭璞爲此寫了《種松記》刻於石碑。這碑到了 宋代,由於風雨剝蝕,當地人又請大文人蘇軾重書碑文,今碑刻仍存武連覺苑寺内。估計胸徑1.78米左右的古柏就是這時所植。

第四次是北周時期,時人爲計里程,曾在道旁每一里壘一土堆作標記,但這種方法容易被風雨沖毁,後來改爲每一里種樹一株,以一里一樹計算里程。但當時以什麼樹計里,史無記載。

第五次是唐代。相傳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楊貴妃喜歡吃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快馬加鞭,連夜運送。爲保持荔枝鮮味,令百姓沿途種植柏樹,劍閣人民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栽補,使翠雲廊規模初具。

第六次是北宋時期。據《宋會要輯稿•方域•道路》記載:宋仁宗天聖三年(1025年),宋仁宗詔令:「自鳳州(今陝西寶雞陝西鳳縣)至利州(今廣元),劍門關直入益州(成都)道路,沿官道兩旁,每年栽種土地所宜林木。」這又是一次大規模植樹,並且延伸到了整個蜀道。

第七次是明朝。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廣西人李璧(字白夫,號琢齋)任劍閣知州,對南至閬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進行了整治,並沿路大量補植柏樹。因而同治 《劍州志》所載清人喬缽《翠雲廊》詩序云:「明正德時知州李璧,以石砌路,兩旁植柏數十萬,今昔合抱,如蒼龍蜿蜒,夏不見日。」翠雲廊從此形成了宏偉規模。

翠雲廊的古柏能保存至今,離不開歷代官民的保護。人民把修橋補路、栽桑植柏看成是一種為後人造福的美德,便以護路愛樹為已任。而官府則從秦漢至唐就設有專人管理,到了北宋又頒布了管理行道樹條例,南宋時還發布了「禁四川採伐邊境林木」的詔令。明代又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清代官府常派差役沿路巡察護樹情況。1935年,由於川陝公路的修築,古柏損壞慘重,民眾甚為痛憤,後來蔣介石知道後,也下令在古柏上懸掛木牌,發出了「砍伐皇柏者槍斃」的禁令。現在大陸亦頒布了古柏管理條例,還先後三次清理登記、掛牌編號,對枯萎和處於危險環境的古柏進行了加固維護;每年都要進行群眾性防病、治蟲、補植幼柏等工作。

歷經滄桑  國之珍寶

正是因為這些保護措施,才使翠雲廊古柏歷經千古滄桑,仍延年至今,且更加生機盎然、茂盛蒼翠。難怪這舉世無雙的古老行道樹群體,被譽為「世界奇觀」、「蜀道靈魂」、「國之珍寶」。

翠雲廊,真是當之無愧的蜀道明珠! 

旅遊貼士:
門票: 人民幣30元
開放時間:夏季:7:30 – 18:30;冬季:8:00 – 18:00
方式:可參加團,從成都出發。亦可自遊,乘從廣元到劍閣、德陽的長途汽車在景區門口下車。
裝備:輕便為主,舒適好走的鞋、相機. . . 等
行程:約需半天時間

5/19/2013 刊登於世界周刊


電小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6/05 16:07   |

Dear 雲霞(theresajaw)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古蜀道上的明珠 翠雲廊」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電小二


2013新年快樂!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resajaw&aid=7688992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s.f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7/10 10:20

好用心啊

若要去蜀道

肯定先來這兒做功課~~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7-10 12:35 回覆:
歡迎!歡迎!

安安小秋~回向到彼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7/07 04:13

翠雲廊 跟一位格友的名字"翠雲"一樣

風景秀麗 配上您選的音樂 相得益彰

請問 您投稿世界日報時 有附上照片嗎?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7-07 06:22 回覆:

謝謝來訪!

投稿時,我有附上照片。


♡ 惠子 ♡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6/24 23:02

圖文並茂的一篇好文

讓未能親臨的讀者們

猶如置身其中呢

~~~~~~~~~~~~~~~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26 05:38 回覆:

喜歡四處走走看看後,為文留個紀念。

有您來造訪並留下嘉言鼓勵,幸甚!


長沙遺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地方!
2013/06/16 21:08

心嚮往之!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18 13:49 回覆:
謝謝來訪!有朝一日,說不定您也能親遊此地呢!

柔不茹剛亦不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細細品味
2013/06/15 13:17

您的美好的文章勝過實際走訪.

謝謝分享!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16 11:21 回覆:

多謝您的美言!

其實實際走訪,會有種不一樣的,甚至於深受震撼的臨場感呢!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忙家中親人來訪中...原就愛樹...又愛歷史,讀到您的好文章真是享受!
2013/06/15 05:59
!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15 07:50 回覆:

跟您一樣,家中親人來訪一個月,正忙於接待中!

也跟您一樣—— 愛樹,愛歷史!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腳力
2013/06/14 13:33
雲霞踏足三國 讓我們走入歷史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15 07:47 回覆:
很喜歡您下的標題“好腳力”!

鹿溪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圖文並茂
2013/06/10 21:10

思古幽情, 躍然"網"上!

謝謝美文分享。

Lucy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12 11:00 回覆:
忙碌的妳抽空來分享思古幽情,十分榮幸!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好細緻
2013/06/04 22:42
這篇寫得細緻,很棒的報導文學,圖文並茂.我得再看兩遍才行!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05 13:47 回覆:
哇,“再看兩遍才行!“ 這無疑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三國
2013/06/04 09:02

雲霞的詳細介紹古蹟和歷史,很有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味道呢!

好棒的分享!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06-04 14:54 回覆:
您的美言,讓我受寵若驚呢!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