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人的數學才華不輸人
2018/07/15 17:42:05瀏覽4584|回應4|推薦8

台灣人的數學才華不輸人

◎沈政男 

一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成績揭曉,台灣隊今年得到了團隊總成績第六,是歷年來第三好,而在個人成績方面,王師宇得到第四、鄭容濤得到第六,相當不簡單,鄭同學更因連續三屆參賽獲獎,已躋身國際數奧名人堂。 

國際數奧是由中學生參賽的數學解題比賽,已有將近六十年歷史,來自一百多國的數學資優生齊聚一堂,花兩天時間計算六道題目,每題七分,滿分四十二分,台灣從1992開始參加,歷年總獎牌數名列世界第十三,在亞洲僅次於中國、南韓與越南,還贏過日本,顯見台灣人的數學才華不輸先進國家。 

台灣成績最好的一屆是2014,得到了團隊總成績第三,因為陣中有一位超級天才吳博生,以滿分四十二分拿到個人組第一,吳同學目前正就讀台大數學系。台灣歷年還有三位選手拿到數奧滿分,其中的蔡政江已在美國拿到數學博士,目前在史丹福大學任教。前幾年令人感動的數奧得主,勇敢打敗病魔的陳伯恩,目前正就讀麻省理工數學系。他們以及其他數學資優同學,都是台灣數學界的未來希望。 

數學界的最高榮譽是費爾茲獎,每四年頒給未滿四十歲的數學家,中研院院士丘成桐就是得主之一。歷屆費爾茲獎得主,有好幾位都參加過數奧,其中最有名的是澳洲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他是數奧史上最年輕得主。去年過世的伊朗女數學家米爾扎哈尼,以及破解世紀謎題龐加萊猜想的俄羅斯隱士數學家佩雷爾曼,當年都是數奧滿分得主。 

台灣因為在數奧屢創佳績,國際皆知,甚至在2014吸引了英國BBC來台拍攝數奧電影《X+Y愛的方程式》。有人說「亞洲國家因魔鬼訓練才能在數奧稱霸」,但從電影裡清楚可知,歐美國家也非常重視這項比賽,而他們的青少年為了奪牌也是吃盡苦頭。 

能在數奧奪牌,都是萬中選一的天才頭腦,他們給人早熟聰慧的印象,好像什麼事都難不倒,其實他們在成長過程裡同樣需要大量的關愛與支持。國家除了栽培數奧同學奪牌,更應在他們往後的數學生涯裡,持續關注並給予必要協助,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台灣也能出現一位費爾茲獎得主。 

------------------------------------------------- 

每年數奧結果出爐,我習慣寫篇介紹文章,以往都只寫在臉書,昨天順手寄向報紙,想不到編輯也有興趣。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竟然把《X+Y愛的方程式》這部鮮為人知的電影找出來看。電影裡有好多台灣場景,但都是夜市周遭的雜亂街景,不曉得英國人看了會不會以為這就是台灣? 

今早聽網路廣播舊片發現,吳博生也是單純少話典型,符合人們對數學天才的想像,會不會他之所以沒在高中畢業以後直接出國深造,而是選讀台大數學系,也有性格因素? 

當今數學資優生若要深造只有一個去處,就是到美國念頂尖數學系,連歐洲國家也是如此,因為美國是當今世界數學最強權。吳博生既然早晚會到美國,為何不早點去?2014與吳博生同獲數奧滿分的中國學生高繼揚,就是直接到麻省理工念數學,結果在去年拿到全美數學競賽最優獎。 

你去看數奧奪牌名單可以發現,世界各國,不管強弱貧富,都會出現數學天才,這說明了什麼? 

講不出來了吧。這是因為數學天才完全是天生,只要人口夠多,就會出現數學天才。所以說亞洲國家的數奧成績不錯,不是因為魔鬼訓練,而是因為人多自然有數學天才。 

當然在數奧奪牌,跟成為傑出數學家,還有一段距離,但數奧能夠奪牌,代表未來前景十分看好。這就跟文學獎得獎類似,那些說文學獎測不出寫作才華的人,根本不了解寫作。 

今年得獎的王師宇,幾年前就投入數奧陣營,終於在今年得到大獎。王師宇與鄭容濤將來要到哪裡讀大學,家長與學校現在應該幫忙構思,如果需要資訊或經濟協助,國家應該要幫忙。 

當然,要得到費爾茲獎,或在數學界舉世成名,相當不容易,有可能你一股腦投入數學研究,最終也無法功成名就,但上天既然給予這樣的天賦,就不要輕易捨棄。 

每次寫數學天才就會想起我的醫學系同學,他們當年若去念數學,人生應該完全不一樣吧。如果人生重來,你還會選擇當醫生嗎? 

真的,如果我有那麼好的數學頭腦,即使一簞食一瓢飲,每天吃泡麵,我都要去發揮我的天才。 

附圖是今年的數奧試題,你可以算出幾題?你的孩子可以算出幾題?只要能算出半題,都是數學資優。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113326763

 回應文章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7/17 18:04

謝謝分享,很好的資料。

1967年我剛上高中,當時大學聯考還是分甲乙丙丁組,當年的丙組狀元是出身南一中康明昌,當然上了台大醫學系,但他後來就是轉數學系,供參考。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7/16 19:46

版主:「每次寫數學天才就會想起我的醫學系同學,他們當年若去念數學,人生應該完全不一樣吧。如果人生重來,你還會選擇當醫生嗎? 」

本省人只要孩子成績好,就會逼孩子念醫學系,只是人各有命,既走了就別回頭,人生終究無法重來。

丘成桐並不喜歡奧數,特別兩岸奧數,和以前少棒差不多,別人是夏令營,打好玩的,小孩子交誼而巳,臺灣卻舉國瘋狂,逼小孩子練變化球,把手臂練壞了,有何意義?

奧數亦然,別人根本不練習就去考,所以能夠測出真本領,兩岸卻集中訓練,這樣奪牌能算是天才嗎?

故陶哲軒那是真本事,日後得Fields奬非偶然,又如于如岡,他是研究未解決問題而得到西屋獎,故今天成就並非偶然,奧數離數學研究,有段距離,版主深知,曰:「何天才之有」,恕我唱個反調!


Johns Hopkins校友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7/16 02:53
只想提出一點:目前頂級數學家中沒得過這個獎的人超多的,而且每年有那麼家得奬,到最後成為頂級數學家的卻並不很多。所以,在這種解題為主的競爭中出頭的、和真正能在數學界大開大合的並沒有很強的正相關。

深思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7/15 21:30
這正是台灣教育失敗的地方 只注重智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