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爾夫的髖關節與骨盆部位傷害 (高爾夫雜誌)
2011/03/17 01:46:09瀏覽1063|回應0|推薦4

 

林頌凱                                      原載於高爾夫雜誌

 

髖關節是人體一個很大的關節,它是由骨盆與大腿骨所共同形成的。這個關節的形狀就好像古時候的人研磨物品時所用的杵和,凹與凸的部分互相連接在一起。比起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樣的關節構造是一個「穩定」的關節構造,股骨頭可以在特定有保護的凹陷空間內活動,不至於因為動作太大或外力撞擊就跑出來造成脫臼。髖關節可以有多方向的活動,人體可以作蹲、跑、跳、跪、外展、內縮、向前彎曲與向後伸展等的動作。

 

由於骨盆部位在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中主要扮演的是一個「穩定」的角色,要瞭解高爾夫球在這個部位所造成的運動傷害,就必須要從瞭解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開始。

 

為了球藝的進步,很多人在揮桿的技巧上花了許多功夫,卻容易忽略了一開始的站姿與準備動作。這個階段我們稱為「設定」(setup),這是要達到強力揮桿與精準擊球的關鍵部份。

 

正確的站姿包含了身體每個部位的擺位,以及各部位間所形成的角度。有兩個角度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是身體往「前」傾斜的角度,大約45;第二個是身體向「側面」傾斜的角度(例如右手握桿的人,右肩向下傾斜的角度),大約是16度。在揮桿動作進行時,身體的骨盆部位是旋轉的支點,而脊椎與大腿則是旋轉的中軸。這些所謂身體的「核心」部位要維持穩定,才能使手臂與肩膀在轉動時不會卡住,也不會有多餘的動作消耗能量。一項針對職業選手所做的研究發現,在這樣的角度之下,身體能夠作出最穩定與最省力的揮桿動作。

 

針對身體的傾斜角度,業餘球友最常出現的問題有兩個。

第一個是下盤(骨盆)的不穩定:上桿時骨盆向內移,而下桿時骨盆又跟著身體往外移,而且太早打開,這樣會失去身體向「側面」傾斜的角度。在半數以上的球友身上都可看到類似的問題,但如此一來會使身體旋轉時所產生的力量鎖不住,在桿頭還沒有擊到球以前能量就流失大半。

 

第二個問題在於身體過份前傾:為了要打到球,身體都會不自主的往前傾,重心也跟著跑到了前腳板,而不是在正確的腳跟部位,這樣失去的是身體往「前」傾斜的角度。大部分的球友會不自主的把骨盆抬高來代償,但卻因此使脊椎彎曲的角度變大,增加了下背部與大腿部位拉傷的機會,也會加速日後脊椎與骨盆的退化。

 

除了姿勢的問題以外,身體的柔軟度肌肉的力量(肌力與肌耐力)也是決定這個部位是否容易受傷的重要因素。

 

肌肉的力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肌力與肌耐力。

我們知道,高爾夫球的揮桿靠的是身體的大肌肉群(如背肌、胸肌、大腿肌群、臀肌)依序的作用收縮所產生。肌力指的是肌肉收縮時可以產生的最大力量,肌力越大,就能產生越快的桿頭速度,擊球就會又遠又直。但單有力量還不夠,要能「持久」才是更重要。肌耐力就是肌肉可以維持一定收縮強度的持續能力。肌耐力足夠,原來好的擊球品質才能持續。肌耐力不足,肌肉就會慢慢疲乏,協調性也會跟著下降。肌肉耐力不足的球友,在球場上最常見的就是前幾洞表現虎虎生風、技驚四座;但到了後九洞就可能擊球失準、欲振乏力。球打的不好還不打緊,肌力或肌耐力不足都會直接影響身體的平衡與動作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加了運動傷害的發生機會。

 

針對高爾夫球在骨盆與髖關節部位所造成的運動傷害,我們可以依不同的身體構造來作介紹:

 

肌肉/肌腱拉傷:這是球友們在這個部位最常見的運動傷害,發生的機會比後面要介紹的幾種傷害加起來還要多。由於揮桿是一個全身性的旋轉動作,但在轉動的同時又需要骨盆部位保持某種程度的穩定。對於原來柔軟度不好、熱身不夠、或者是肌耐力不足的球友來說,很容易因為動作不當或用力過猛而把肌肉或肌腱給拉傷。拉傷最常見的就是以疼痛來表現,有時會伴隨著局部的腫脹,嚴重的話會有無力感。由於附著在這個部位的都是一些大型的肌肉群,所以疼痛的感覺比較不會侷限在某一點,而會是一個較大的範圍,而且是在某些特定的動作時疼痛會變得更加明顯。

        拉傷時不見得在當下馬上就有感覺,有時是打完球後的一兩天才慢慢的感覺到痛。在所有的肌肉群當中,最容易因為打高爾夫球而拉傷的就是股內收肌群,也就是大腿內側的肌肉。原因很簡單,只要想想在整個揮桿過程中,大腿的哪一個部位用到最多的力氣,您就不難知道答案了。

 

滑囊炎大腿骨旁邊的滑囊因為反覆性的摩擦(例如走路、轉身)所產生的發炎現象,甚至有積水產生。這也是以疼痛的表現為主,尤其是大腿往旁邊舉高的動作。痛的位置在大腿側面靠近骨盆的地方,有時會傳到膝蓋。嚴重的疼痛會使走路一跛一跛的。滑囊炎在女性的球友特別常見。

 

關節扭傷:因為身體一個劇烈的扭轉動作而扭傷了髖關節的關節囊、韌帶、或是裏面的軟骨。關節在扭傷的同時就會非常的疼痛,痛的位置在很深的地方,壓都壓不到,而且任何的動作都會產生明顯疼痛。這主要是在救險球時(記得Tiger Woods的幾個經典動作吧!)身體過度的扭轉所造成,在平常的練習或下場時其實並不容易發生,球友們只要量力而為就可以有效預防。 

 

關節炎這裡所提到的關節炎指的是退化性關節炎,主要發生的原因與老化、過度使用、及之前曾經受傷有關。臨床表現還是以疼痛為主,但疼痛不是突然發生,而是慢慢越來越厲害的。也是痛在很深的地方,會伴隨僵硬的感覺,每個動作都可能會引發疼痛,走路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您知道嗎?高爾夫球的傳奇人物「金熊」Jack Nicklaus1999年時接受了人工髖關節手術,而他在這部位的受傷可以追溯到1963年,也就是職業生涯的第二年。雖然在1998年的名人賽他還打出了並列第六的佳績,但他自嘲說當時是「用一隻腳在打球」,而在隔年就因難忍的疼痛換了一個人工關節。無獨有偶,另一位傳奇「大白鯊」Greg Norman也曾因髖關節軟骨的破裂而接受手術的治療。整體來說,雖然高爾夫球在髖關節與骨盆部位所造成的運動傷害要比身體的其他部位來的少了許多,但有了大師們的前車之鑑,球友們可千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預防受傷的警覺性。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ifu&aid=498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