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身心靈臨終療護
2011/12/17 22:53:30瀏覽173|回應0|推薦1

主持人(以下稱「主」):死亡的話題一直為中國人所避談,但是在每個人一生當中,這又是必須面對的課題。中國人為什麼對死亡有所忌諱?

瞭解死亡,毋需憂懼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避談死亡,多半是因為恐懼,而恐懼的主要原因是不瞭解。中國人談到死亡話題時,總是賦予陰森森的印象,形容活著時是在「陽間」,死了以後就到「陰間」,陰陽兩界的距離好像很遠。所謂「生離死別」,死了之後再也看不見活著的人,因此不希望談死,這是民間的說法;另外,在儒家的思想中也有「未知生,焉知死」的觀念,看重的是生前而不管死後,正所謂「生死兩茫茫」,這也讓人產生死亡很可怕的印象。

反觀西方,因為宗教信仰的支持,認為人死了以後可以跟隨上帝到天國,在他們的信仰中,只要經常禱告、懺悔就可以得到神的救濟、召喚。所以,西方人對於死亡就不會那麼恐懼,看法也比較光明。身為宗教師,我見過許多死亡的場合,我常說:「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實際上,死亡是非常莊嚴的。對佛教徒而言,這也是很坦然、平常的事,因為活著的時候已經知道將會死亡。佛教徒相信人的一生只是短短的一個過程,死亡意謂著結束這一個過程,將進入下一個過程。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以下稱「趙」):雖然社會上普遍避談死亡,可是自從我從一九九三年推動「安寧療護」以來,發現在我所照顧的癌症末期病人中,絕大多數、甚至可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很希望有人可以跟他分享一些想法、感受,這個人可以是他的家人、親友,也可以是醫療人員。其實,病人往往心知肚明,對自己的生死大事都已瞭然。

可是就像法師所說,受到傳統想法的影響,癌症末期病人的家屬多半會交代醫護人員,不要告訴病人已來日無多。於是,大家都只會安慰病人要有信心、病會好起來;等到最後病人去世了,家屬就會感到非常遺憾、悔恨。

根據推動安寧療護這麼多年的經驗,我建議大家:如果親友不是意外事故,而是因病即將死亡,此時應該忠實地告訴他病情。如果他的內心感到恐懼,親友應適時予以疏導、伸出援手,讓他的內心減少恐懼,能平靜地與家人共度最後的時光。

江綺雯(立法委員,以下稱「江」):我在推動「生死教育」時,也曾經有人說「死」字不好聽,應該要改成「生命教育」。去年立法院通過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原來的名稱是「自然死亡法」,也因為有人認為法案名稱最好不要談到死,才改為現在的名稱。

我在擔任高雄市社會局局長期間,曾經管理過殯葬管理所,以我的經驗來看,雖然政府行政系統強調為民服務,但不可諱言地,生死課題是著墨最少的部分,而偏偏它又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生命基本的環節。當時我就針對殯葬服務的業務,整理出版了《往生服務手冊》讓家屬在處理後事時有所依循而比較能放心。可是這樣只是照顧到死的部分,後來遇到趙可式博士,大家一起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就能更進一步關懷到「生」的部分。當然這也不夠,因為還是只關照到人生最後的階段。

周淑美(台大醫院癌症病房志工,以下稱「周」):我在台大安寧緩和病房一成立時,就去當志工。剛開始時,在病房中的確有很多病人或家屬很避諱談到死亡,此時我們會用別的字詞替代;但經過幾次的交流後,死亡常在不經意間被提起,他們也都能接受這樣的事實。所以我個人覺得,它不是不能談,而是要看時機,只要他們的心理調適好了就可以。

臨終生命示現最大的學習

主:健康的生死觀的確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但是在理解了之後,是否就能真實有效的運用?各位是否能與大眾分享,自己面對親人死亡的經驗?

江:我經歷過幾次與至親的死別,包括舅舅、公公、婆婆還有父親,他們的死亡可說是促成我後來大力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最大動力。我父親是氣喘病人,因為經常服藥,導致後來腎臟、血壓、心臟都出現症狀,住進加護病房相當長的時間。剛住進去時,他覺得自己一定會康復,但是我們家屬心裡有數,因為當時他的重要器官都損壞了。不過,醫生還是照樣幫他氣切插管子,最後連智力也受到影響,受了更多苦;除了身體的敗壞外,還包括精神上的苦。我想,父親是用他的生命來教我死亡的意義。

趙:除了父母,這幾年來我約莫送走了上千位病人,看過許多死亡的案例。我想既然死亡是免不了的,最需要的就是死得平安、尊嚴,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慎終和善終。這不是一個哲學理念,它是可以落實的,而且對往者與生者都意義非凡,這也是安寧醫療與臨終關懷的要義。

如果病人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間過得很平安、有尊嚴,沒有任何遺憾與悔恨,家人雖然不捨,可是時間會淡化哀傷;相反的,如果病人臨終時身上插了一堆管子、開了許多刀,到要斷氣時,還施予急救,讓身體更痛苦,最後人還是往生了,生者看到這樣的畫面,傷心一定更深、更久。

周:多年來,看了太多的生命在眼前消失,而且是一分一秒、一點一滴地在慢慢耗損。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感化、一種示現,是佛菩薩的教導。以我父親的往生為例,就理性上而言,我依靠佛菩薩;可是在感情上,真的是很難割捨。

看見摯愛的父親躺在病床上,清楚他即將死亡,心情既掙扎又不捨。一方面知道這是一個自然定律,因父親老了、病了,時間到了,佛菩薩就會來接引他,這讓我很安心;可是另一方面,再也看不到生我、養我的好父親,內心非常不捨。

因為這樣的狀況從來沒遇過,雖然之前看過很多人過世,但是對一位至親,這樣深厚的感情就要切斷,反應是不太一樣的。不過,這也是一種學習,鼓勵自己勇敢面對,正因為經過這樣大的撞擊,就更能感同身受,在當志工時,同理心就很容易展現。

照顧最後的平安與尊嚴

主:剛才趙博士提到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其實在討論死亡的話題中,這兩項議題一直備受關注,但什麼是臨終關懷?立法院通過施行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精神是什麼?內容又為何?

師:臨終關懷不只是心理、醫療層面的問題,許多時候宗教信仰更能協助病人,不一定是佛教,其他宗教也可以。例如,在自然死亡的過程中,雖然已經使用麻醉或止痛藥,但病人還是很痛苦,此時是否有更好的辦法來協助他們?佛法就是給臨終者信心,教導他們不要認為自己是在受折磨,而是面臨一個新旅程的開始。在這段疼痛的時間中,一定要努力走上一個新的境界,雖然辛苦,走過以後,前面就是光明的景象,這是第一種方法。

另外一種是轉移法,即觀想自身的痛楚是許多眾生的苦,自己正在為他們受苦;自己受了苦以後,其他眾生就不用受同樣的苦,因為是甘願接受這樣的苦,自然不需要掙扎,也不會認為自己是逆來順受。其實,身體的疼痛不是最苦的,心裡的掙扎才是最苦的;心情放鬆了,身體的苦也就不那麼強了,這是一種「觀想」的修行方法,對於臨終時神智清楚且身體非常疼痛的人是有用的。

 

而在關懷臨終的病人時,除了為他念佛,一方面也要講述佛法的觀念,告訴他這一生無論過程如何,他的心都是非常善良的,大家正以願心祝禱、幫助他,未來一定會往好的方向去。請他一定要這樣相信,歡歡喜喜的往生,這也就是所謂的「善終」。善終並不一定就是無痛、無病的往生,有病有痛也可以善終,只要觀念正確、正念分明,臨終可以很莊嚴也很有尊嚴。

趙:依據台灣地區的統計,每年大約有十一萬人口死於慢性疾病,「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就適用於這些人,也就是當他們的死亡是可以預期時,他可以選擇不要經歷非必須的急救程序,例如插管、心臟按壓或電擊。在尚未立法之前,如果是在一般醫院往生,按照第四十三條「醫療法」的規定,一定要經歷這套急救手續。

根據我們的統計,以癌症病患為例,在一百一十位病人中,沒有一個人因為這套急救措施而救回生命。其他一些慢性病,例如肝硬化、肺臟、腎臟疾病經過急救後,雖然延長了一段時間,但延長的並不是生命,而是瀕死期;甚至也不是瀕死期,有的人已經死了,腳底都出現屍斑,可是因為使用人工呼吸器,造成好像還活著的假象。有些時候,家屬等到病人去世以後,一想到急救這一幕就有無盡的悔恨,可是當時他們又要求醫師要全力救治。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包括對親人的不忍或不捨,還有可能是一些家務還沒了斷、國外的親人還沒回來,或者怕親友鄰里說不孝、沒有盡全力搶救等等。

這個過程中的醫療人員也很委曲,因為沒有法律的保障,如果不幫病人插管開洞,家屬告一狀,官司一打就好幾年,非常困擾。醫院的搶救其實挽不回病人的生命,反而讓病人沒有尊嚴,對病人、家屬、醫師、國家醫療資源來說都是輸家,於是就催生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條例中規定,如果經過兩位醫師診斷確認病人的疾病已無法治療時,病人即可在自主意願下,選擇平安、尊嚴的離世;如果病人已不能立意願書,除了親人可以幫他立之外,我們也在推動「生預囑」及「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的制度。

所謂「生預囑」,又稱「Living Will」,例如我在每年生日時,都會寫一份生預囑:「如果有一天醫師診斷我的病已經不可治癒,請讓我平安、尊嚴的走。」這是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年齡都可以做的。「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是指病人可以在生前指定一位家人擔任他的代理人,在發生危急情況時,法律保障這位代理人的決定權。藉由這項法律,希望能讓所有家屬和病人事先做良好的溝通,同時也可以避免醫療糾紛。

師:我認為這是一項大功德,這個條例實現了菩薩精神,希望能盡快讓大眾知道並接受。其實,我自己也寫了一份和Living Will很相近的意願書。我想,這可以說是生命教育、生命的終極關懷,一般人以為臨終關懷是請人家來關懷我,其實應該是自己先要有能力關懷自己。

主:在條例通過施行之後,醫病關係或病人與家屬之間的關係有沒有因此而獲得明顯的改善?這項法律在討論過程當中也引發不同的爭議,有人說這是鼓勵病人提早放棄求生的權利或意志,有沒有這樣的爭議?

周:因為施行的時間尚短,我覺得需要透過長期的教育,而且不斷地推廣,才更能發揮功效。畢竟生死事大,很多人在面對這個關卡時,總是會恐慌,甚至只想延長親人的生命;不過,我認為這是協助病患或家屬一個很好、很重要的教材。所謂求生意志,是用來讓自己更勇敢地去面對所要發生的一切事情,而不是拿來抗拒死亡;意志力是讓自己更柔軟,更能夠接受真實的身體狀況。

在我的經驗裡,許多病人反而要求接受安樂死,因為身體的痛苦太強烈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趙博士和江委員都提過減輕痛苦是非常重要的,安寧療護就是秉持這樣的精神,讓病人的身體痛苦降到最低,能夠心靈平靜地與家人共度最後的時光,安詳的面對死亡。我覺得安寧療護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讓死亡更有品質,讓大家在最後階段更珍惜時光。這對活著的人來說,反而是一輩子很好的回憶,送人的和被人送的都是有福氣的人,從中獲得成長,知道死亡可以這麼莊嚴。

宗教相扶持,心靈更安穩

江:我一直認為,生命的課題不只是生理、醫療的,更是宗教的。所以,除了透過專業人員的培訓、學校和社會教育給予正確觀念的宣導外,我最大的期望是像聖嚴法師這樣的宗教師,能發揮宗教的力量,讓臨終病人得到最好的安慰。

趙:我也認同江委員的看法,安寧療護強調的「全人醫護」中就包括了身、心、靈三個部分,靈的這個部分就是屬於宗教層面。雖然我個人是天主教徒,但我覺得佛教在臨終關懷方面做得比其他宗教多,希望其他宗教也能夠引導信眾關心這個課題。而在目前的醫療系統上並不涉獵這個層面,所以在醫學院校的教育系統中,最好能涵括宗教的引導;另外,在醫療系統、醫學教育中,也應該納入安寧療護的教育;最後,我也想呼籲媒體能夠就此課題多做正面的報導。

師:其實,生命是隨時都可能結束的,人出生時就已經注定死亡。因此,最健康的生死觀,應該是父母在生下孩子時,就對孩子說,他的出生跟死亡連接在一起,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是同時存在的。所謂臨終的準備工作,應該是出生時就準備好的。在大家都看重宗教力量的同時,宗教當然不會置身其外,這麼好的信念,我們一定會努力宣導,更期待大家攜手合作,共同推廣。(二○○一年三月十一、十八、二十五日)

善終不一定就是無痛、無病的往生,有病有痛也可以善終,只要觀念正確、正念分明,臨終可以很莊嚴也很有尊嚴。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594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