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故事:十個歷史的轉捩點》:(三)1786年.林爽文事件
2015/09/24 10:58:37瀏覽229|回應0|推薦0

作者:故事 2015-08-03

一七八六年(乾隆五十一年),清政府取締在臺灣活動的天地會,結果引起了清領時期臺灣最大的一場「民變」──林爽文事件。當時林爽文糾眾抗清,從彰化縣一路打到鳳山縣,打到連人在北京的乾隆皇帝都大為震撼,半夜輾轉難眠,頻頻要求官員回報前線戰事,更派出他的愛將福康安渡海來臺。

林爽文引起的反抗風潮雖大,但終究不是經過精良訓練的部隊,不僅時常發生內鬨,在彰化縣以及鳳山縣等地,還曾因為閩粵情結而發生械鬥。除此之外,在竹苗地區,他們也碰到了為了身家財產安全而自組鄉勇軍抵抗的客家人。這種種紛爭,讓清軍有機可趁。最後林爽文敗走逃入苗栗,而被官兵逮捕,整個事件以逐漸宣告落幕。

清帝國對臺灣的控制

林爽文事件如何成為臺灣歷史的轉捩點?在這起事件中,除了官方外,位於今天臺中一帶的岸裡大社,也曾經與官兵合作,林爽文之所以於被緝捕到案,就是因為岸裡大社居中斡旋,由原住民捉拿交付官府。

清政府把臺灣原住民分為「生番」和「熟番」,這個稱呼帶著中國傳統中對於域外文化的輕蔑。此前,清政府一直覺得「番」是很難管控的族群,林爽文事件之後,清政府便認為「熟番」是穩定臺灣社會的一個利器。清帝國為了控制臺灣,因此設有「番界」,又稱為「土牛線」。居住於番界以外但是歸順於清政府的是「化番」,他們需繳鹿皮為稅,但是不服勞役;在界外的平埔或是高山原住民則稱之為「生番」,不繳稅,而清政府亦不准他們越過番界進行貿易。

至於界內的平埔原住民一律稱之為「熟番」,他們必須納稅,並與漢人移民一樣以農耕為生。清政府為了表示「熟番」皆為大清子民,而施行了「賜姓」,讓平埔原住民改換漢姓,例如潘姓、楊姓、李姓……等,此舉也使他們慢慢地消融、甚至誤以為先祖是漢人。

一七九○年,在林爽文事件之後,官方重新劃定了「番界」後,開始施行「番屯」制度──也就是利用原住民來維持治安,希望用「以番治番」、「以番治漢」的方式穩定漢人社會,以及防禦「生番」出草的效果,達到的「漢—熟番—生番」建構出的三層制。換句話說,這起事件改變了清朝官方對臺的治理政策,也牽動了臺灣內部的族群關係。

平埔族的反抗

林爽文事件只是清朝各個大小民變的其中一個例子。清帝國於康熙年間取得臺灣之後,就不斷遭遇反抗,起事的不只有閩粵移民,原住民亦不在少數,甚至包括前面所說的「熟番」。

「熟番」表面上雖是「大清子民」,但清帝國要求的稅餉以及勞役量高的嚇人,舉例而言,鳳山八社(今高雄、屏東一帶)要承擔臺灣全年稅收的五分之一,這些稅收多用在海防的軍事用途上。一開始,甚至連老弱婦孺也都必須繳納人口稅,後續雖有調整,但數字依然很高。沉重的稅役,使平埔族從康熙年間開始,就不斷地起而抗清。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一七三二年(雍正九年)爆發的大甲西社事件

大甲西社事件,原本只是一兩個平埔部落,對於彰化縣(今臺中、彰化)官員的不滿與抗議。最後卻演變為中部一帶幾乎所有「番社」都參與其中,範圍橫跨大安溪至大甲溪的大規模反抗。

這起事件改變了中部地區「熟番」勢力的變化,身為「熟番」、稅賦較輕的岸裡大社等由於助官「平亂」,在事件結束之後從接收了原屬於大肚社、大甲西社、沙轆社原有的土地所有權,成為中部地區勢力最強大的社群。

在大甲西社事件爆發前,南投地區的水社就因為出草文化、賦稅等問題抗清,但不敵清軍力量而失敗,首領骨宗父子被斬,史稱「骨宗事件」。

這事件為什麼重要?那是因為水社的勢力隨之被削弱、清政府的觸角因此伸進了南投地區,漢人的勢力也隨後蜂擁而至,而原本住在南投地區的水沙連二十四社則成為清政府抵禦高山原住民的屏障。然而,進入南投的部份閩粵移民,在土地利益的引誘下,打算以偽造文書的方式,取得今天埔里一帶的土地。一八一四年,以郭百年為首的移民,就對水沙連二十四社中的埔里社進行誘騙,並且趁埔里社壯丁打獵之際,屠殺剩下的老弱婦孺。

清領時期,漢人與原住民簽訂的土地租佃或讓渡契約,同時與漢語和新港語寫成,俗稱「番仔契」。之後官府雖將郭百年定罪,收回墾地交還原主,並且禁止移民進入番界,卻已無濟於事。埔里社的勢力已經大受影響。

經此一事,埔里社失去了原本的優勢,甚至無法抵禦高山原住民,他們也不再信任移民。於是,他們透過水社從中協調,邀請中部其他平埔部落進入埔里,共同打造一個「熟番」的開墾、防禦的集團──打里摺,以確保自身的安全。不過,這些從西部平原遷入的部落,卻也逐漸取代原有埔里「熟番」的地位,成為了埔里盆地的新主人。

從林爽文事件到郭百年事件,清帝國統治下的臺灣,族群衝突不斷發生。不論是移民的進入或是國家勢力的介入,在原住民的經濟、社會和生活等層面上,都是相當大的破壞。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漸漸地,也將失去自己的文化。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122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