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行南向政策,不能只是經貿掛帥、賺錢為主、台商為大 (下) ---- 陳至潔
2017/11/26 08:14:00瀏覽656|回應0|推薦3

2016/10/01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首先,台灣人必須揚棄偏見與歧視,我們要承認自己是東南亞的一部份。台灣四百年來的發展,與東南亞(特別是島嶼東南亞)息息相關,而台灣未來五十年的發展,也絕對依賴東南亞。不論就歷史、經貿、與社會人口變遷角度而言,台灣已經踏上與東南亞融合互賴的道路,台灣人必須有此勇氣,大聲承認自己是東南亞的一部份。

東南亞好,台灣就好;東南亞動盪,台灣也完蛋。雖然社會心態的改變,不會一夜完成,但是台灣人民越快有此認知、越快改變心態,新南向政策就越有開花結果的前景。否則,心態不改,台灣人到東南亞終究是過客性質,掠奪式的經營、炒短線的投資,那麼必定會重蹈歷屆政府南向政策的悲慘結局。

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要投下巨量的資源去改變整個社會的東南亞的觀點。承認台灣是東南亞的一份子,認同自己的東南亞成分,台灣才能在心態上做好準備,與東南亞的前途高度融合,從東南亞的角度觀察國際政經情勢,做東南亞各國社會與人民的發展夥伴。台灣必須承認、甚至積極進入東南亞的主體性,才能開啟南南合作、平等同理的合作前景。換句話說,南向政策首先要強調的,便是台灣內部的準備與調適。只思牟利套現,不願調整基本心態,南向必敗無疑。南向政策猶如考試,第一要考驗的便是台灣人覺悟與改變的程度。

接受自己東南亞的成分與命運,並非對東南亞歌功頌德。就如同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各國內部問題多得不可勝數,我們不可忽視也無須避諱提及這些問題。重點是我們台灣人站在甚麼立場去討論這些問題?我們台灣人能否取得東南亞人民的信任,並以此為基礎,來談論如何解決困擾東南亞的諸多問題?

東南亞人民對台灣整體的認同程度、信任感與接納程度,是台灣新南向政策的另一核心議題。我們認同東南亞嗎?我們對於東南亞各國的內部問題,是否有發自內心的同理感?我們對於東南亞的認同,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我們對東南亞歷史人文社會發展的認識程度,以及我們與個別東南亞人士彼此熟稔、彼此接納的程度。

東南亞人民對自己國家社會,以及整個東南亞,大抵上有很深的認同。與我認識的東南亞人文社科學者,即便是有民主制度與文化的菲律賓與泰國,也對美國或西方國家的指責感到厭煩。例如,菲律賓學者提醒我,雖然菲國新總統的暴力執法與口無遮攔對菲國法治人權造成了傷害,但是人民對他的支持非常高,特別是在貧困省份與中下階層。我們不可忽視這一方面。而泰國學者則在面對國際社會批評泰國軍人政變獨裁時提醒外界批評者,泰國依然容忍國內與國際人權NGO團體的存在與運作,而新加坡卻沒有這些NGO生存的餘地。

但在同時,東南亞學者對各自的國家社會,以及整個東南亞,也有很深的挫折感與強烈的批判。時常參與國際交流的東南亞社科學者不會袒護他們的政府或社會,特別是在人權保障、打擊貪腐、整頓政商關係、改善行政效率、保護環境等人民期待很深的領域,東南亞社科學者對各自國家的政府與精英的批判力道十分強烈,但他們卻也不斷提醒我們,他們批評時政,是因為對東南亞有著強烈的認同,他們認定自己是東南亞的主人,希望東南亞往正面的方向發展。台灣的人民必須往這個認同東南亞、認識東南亞的大方向去行走、去努力,才能贏得東南亞人民的認肯與接納。

東南亞本地的學者與時政觀察者,特別是菲律賓與泰國的學者,咸認中國對東南亞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原因無他,主要就是這個過客、霸權的心態。中國政府來到東南亞,對各國分而治之,中國的發展援助方案漠視環境保護與人權,中國政府只顧及中國的利益,而不把東南亞國家與人民視為主體與平等的政體。某位重量級的菲律賓國官學者特別提醒台灣政府,在與東南亞國家交往時,不要只想到台灣,不要重蹈中國的錯誤。他具體地說,台菲漁業協定不可以台日漁業協定為藍本,因為台灣漁業的實力非常強大,台灣是漁業大國,而菲國漁民弱小,必須考慮這點。這是台灣人發揮同理心、在東南亞認同的自我定位下,必須要加以考慮的。

對於東南亞的許多偏見認定那裏的人民落後無知懶散,需要規訓與教化。是東南亞人民要向台灣學習,是台灣要援助東南亞,但台灣本身沒甚麼需要向東南亞學習的,我們也不需要他們幫助台灣。我們需要的,他們一概沒有。我們先進,他們落後。此言差矣。

許多與我打過交道、結為摯友的東南亞學者官員,都有相當豐富的國際多邊外交經驗,和許多國際組織、跨國公民團體、或跨國企業有密切的聯繫或合作關係,他們見多識廣、閱歷豐富,早已具備metropolitan的人格特質,沒有幾個台灣學者與官員或企業家擁有這樣豐沛的國際人脈與經驗。

甚至,在資深的東南亞社科學者交談過程中,台灣人很難插上幾句話,因為談話內容都是圍繞在多邊機制的參與與協商、以及對東南亞各國政經情勢的討論。重點是,以東協為中心(ASEAN Centrality)的氛圍非常明顯。是的,天底下還是有許多事,是東南亞可以教導台灣的,是台灣極度缺乏的,例如真實的、接地氣的國際觀!

當台灣人進到東南亞的氛圍裡面,首先要做的,絕對不是單方面宣傳台灣有多好,或是台灣的立場與目標等等。反之,台灣要藉由專注傾聽去理解何為東協中心性的精神與實踐,而台灣的加入,也必須是以東協中心性為目標,而不是去挑戰東協的主體性,或是貶低東南亞各國的主體性,那會是重蹈中國天朝式心態的覆轍。因此,台灣學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急著做甚麼,而是要盡量多讓自己沉浸入東南亞的社交環境中,傾聽對話,問出對的問題,站在東南亞社會的立場去問問題,讓東南亞學者認知到台灣也願意成為東南亞的一份子,是其他東南亞國家與社會的協力夥伴,而不是先進自大的外來者。

當菲律賓與泰國的資深國關學者聽聞台灣又端出南向政策時,他們有著相當一致的反應:他們期許台灣這次的新南向政策,要持續下去(make sure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sticks)。而且,他們提醒我,新南向政策會使台灣真正的意圖受到東南亞政府與人民的認真檢驗,短視近利或只顧及台灣利益的作為,會使得台灣在東南亞失去說服力。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09178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