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誤把投資當理財」恐怕是民眾的一場大災難
2013/08/02 15:04:23瀏覽561|回應0|推薦0

我是有錢人-迷思394》「誤把投資當理財」恐怕是民眾的一場大災難
 
‧李雪雯 2013/08/01 17:40 
 筆者較為擔心的是:一般民眾非但不能把投資當理財,而且,如果誤保投資當做理財,其下場將是風險大而無法預測的。  
 
在上一期的《今周刊》「2013年財富管理銀行評鍵」結果的文章中,曾經提及:「邁入第七屆,在本次評鑑中發現,無論銀行或客戶的成熟度,雙雙迅速提升」。
「其中,銀行逐步在理專的『獎金結構』與『客戶權益』中,取得平衡;而客戶則越來越認清自身的投資屬性,並且期待合理的報酬率。每項調整或許只是銀行與客戶的一小步,卻是台灣財富管理精神往前邁進的一大步」。

看到這樣的結論,筆者對於一直以來,不管是金融機構所成立的「財富管理」部門,或是民眾對於「投資理財」的正確認知及對待,其實也存有滿多的感概與想法。

因為不說別的,一般大眾只要去大型書店逛一圈,投資理財(或財經)類的書籍,大多數中的大多數都只是各種投資類書籍的天下,從股票、基金、期貨到外匯的投資技巧與操作案例。

而其中的少數,也是從「富人的賺錢行徑與故事」中,傳遞投資致富的觀念及做法。但是,卻幾乎沒有什麼書籍,是紮紮實實地教人:除了投資之外,自己的錢到底要怎麼分配,才是「最適當」與「效率極大化」?

舉例來說:不同的人該要有多少要儲存,才能面對未來的「不時之需」,甚至是做為「錢滾錢」的投資基金?有多少應該尋求最基本的保障?在所有消費項目中,有多少是不足,或是太過浪費的支出?…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教導投資賺錢的書籍,甚至是各個媒體上的相關文章,並不值得民眾閱讀或重視。因為投資想要精準獲利,平日的財經、金融基本面知識,或是投資技巧的磨練,也絕對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只不過,筆者較為擔心的是:一般民眾非但不能把投資當理財,而且,如果誤保投資當做理財,其下場將是風險大而無法預測的。為什麼呢?因為首先,在投資專家的眼裡,投資人只有「買進」的動作,而沒有「賣出」這回事。

這是因為投資專家「身份」的問題,只會告訴投資人「買、買、買」,永遠只能做多而不能要客戶「賣出」或「空手」,當然就不會告告訴投資人何時該觀望,甚至要客戶把獲利「落袋為安」。而投資獲利最重要的關鍵之一,除了「買在最低點」之外,還要能「賣在最高點」。

其次,理財著重的並不是「報酬率要有多高」?而是如何能安穩而適切地達到各期的理財目標。也就是說,投資訓練的是「是否看對行情」,卻完全未思考「錢賺了之後,該怎麼按步就班地達成理財目標」的問題。關於後者,只有在全方位的理財思考邏輯下,才能獲得圓滿的解決。

再者,懂得如何存住錢或守住錢,恐怕比「每次投資都能獲取最高報酬率」來得更為重要。有關這部分,筆者在《我是有錢人迷思300-做投資,不能不先準備這兩個帳戶》一文中,有比較詳盡的說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參考。

第四,當投資人眼裡只有「投資」時,生活品質恐怕不會變好,也許可能變得更差。一天到晚只考慮「次次投資都要獲利」的前提之下,只會帶給一般大眾頻繁更換投資標的、疲於奔命的感覺,而不會帶給民眾「只要做好資產配置,就能好整以暇地跟隨市場上漲而自然獲利」的優點。

第五,就算投資人樂於天天投資、時時買進,樂於享受「賺到錢」的樂趣,然而,凡是投資,就不可能「精準得100%獲利」。更何況這些損失的帳,是不會記在投資專家的頭上,而是傷在自己「身」上吶。

而且,當投資人只為追逐投資的高報酬率之下,恐怕就很難避免金融機構是以「佣金」及「手續費」高低,做為審核業務員業績的唯一或最關鍵的標準,進一步用各種理由「誘使」民眾頻繁投資。這過於頻繁的投資,除了「讓金融機構手續費賺飽飽」,且「自己手續費大幅折損」的「損己利人」結果外,一般大眾又曾得到什麼好處呢?

最後,一般民眾最好「理財規劃」,雖然不致於「大富大貴」,卻至少可以讓自己在熟悉整體財務狀況及賺錢能力之下,達到「不愁基本吃穿」的「安貧樂道」境界。最少、最少,民眾不需要每天為了投資「是賺是賠」而提心吊膽,既「吃不下」也「睡不著」。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37&aid=806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