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大漢沙文到大福佬沙文
2010/02/01 01:23:48瀏覽7073|回應35|推薦291
台灣老移民以閩客為主體,考其實,閩客固然族群之間頗有區隔甚或閒隙,但兩造族群史淵源相似,實則為「難兄難弟」:在台閩人自稱「河洛人」,粵若稽古,係五胡亂華時陸續南遷至閩粵一地定居的漢人,很不巧,某些客家族群報告也稱客家人係來自中原地區「純血漢人」。

閩客老移民的「大中原思維」,從好的方面看是「慎終追遠」,壞的方面,任何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族群史往往醞釀著排他性。「大中原思想」和「漢族中心論」是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教邊陲之地不得不附麗中原,並以漢化為榮。這固然顯示漢文化的某種優越和強勢,但那種漢文化霸權主義所走私販賣的血統高貴論,卻是既不科學也不高貴。

怎說它「不科學」呢?──既然老移民的先人曾歷中國史上三度大規模遷徙,由北而南,一代復一代,輾轉遷移到一處又一處的客居地,迄今綿延逾千年,更由唐山渡台灣,再歷四百年,那麼這些流民祖先們填飽肚子都來不及了,又有哪個族群會發神經捍衛其遺傳的...嘖嘖...「純淨」呢?

血統純淨論的成立可能需要某種考古文物證據支持~~譬如說:上頭書寫著「大漢陽具崇拜」六個字的「貞操帶」。

事實上,當前科學證據證實:台灣老移民無論閩客,其基因實與中國東南的越族最相近,來自中國北方的「漢族基因」只佔百分之二十。不過,也正因這百分之二十,足見留台閩客族群的中原遷徙說不無根據:譬如方今福建省「晉江」一地,就是中原移民為思念晉王朝而命名。

這麼說來,無論是沙文還是反沙文,殖民或反殖民,統獨論述若執迷於血緣主義──試圖由血緣來構成國家觀念,或者試圖由血緣來排斥成為一個國家──採用片面科學證據來鋪陳利己的主張,終將是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勢必淪為非理性的一丘之貉,並顯現知性與品味的雙重低落。

撇開基因學研究報告不談,在台灣,客家「漢族純血」說其實是用來與「福佬」區隔的政治操作。據說,就是國民黨在背後搧陰風點鬼火者。原因是,台灣的閩語族群佔大多數,「外省統治階級」的國民黨刻意鼓勵此說,藉以強化客家優越,分化閩客,甚至挑撥閩客對立,使客家票成為國民黨囊中物。

幾個月前我在尋王之盟曾提過老國民黨「拉客打閩」的手段

朱一貴事件的失敗起於閩客內鬨,但決定關鍵確實是客家庄和清軍圍攻朱軍所致。事後清廷還褒獎這些協助清軍有功的「義民」。「義民廟」之「義」是從清廷的角度來說的,但從反清陣營而言,反倒是「不義」之舉了。

清廷相準台灣閩客族群的嫌隙,積極拉攏客籍,挑起內鬨是清廷的一貫策略。這項成功案例成了歷史教材,遂由老國民黨「外省政權」所沿用。

這種陽謀是有樣學樣,至今深藍乃至泛紅的群眾也跟著「拉客打閩」,上行下效,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類此伎倆比較接近基層黨部在地方上的選舉操弄,而不似「高層授意」(至少牴觸國民黨的表面政策)。唯獨可悲的是,這種意識已經在某些具有邊緣認同特質的泛藍次族群之間深度發酵,讓族群失落感與排他性轉為成離間閩客的強烈動機

若謂不然,讓我們回想馬政府經濟部所創發的ECFA漫畫說帖,竟然虛擬「南部/閩南人/低學歷/得過且過/說大話」的負面人物「一哥」,藉以對立「北部/客家人/EMBA肄業/精通多種語言/見解客觀」的人物「發嫂」。說帖草案表列如下:

夠「天才」吧!?

這幅集南北對立,閩客分化,學歷歧視等刻板印象之大成的「文創傑作」,活脫是深藍醬缸思維的產物。縱然馬政府小心翼翼地,避免重蹈老國民黨的回頭路,然而黨國官僚體制的陳痾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與「黨產」同樣拖累改革的「意識型態惡靈」仍不時在作祟!

再如去年的「范蘭欽事件」,幕後主人公郭冠英先生祖籍貴州,屬於族,儘管生就為邊陲之民,先生裝模作樣的中原霸權心態卻還是牛上了天。有件事應該提醒先生:貴州古稱夜郎,「夜郎自大」是一句「主國」所固有的沙文成語,正好可以迴向給滿紙荒唐言的「范蘭欽」。

回頭談國民黨的閩客分化論述。

前些時候有一位新黨的朋友寫了篇文章,指控台灣老移民(指的是「福佬」)以台灣的主人自居,故意稱後到的粵籍移民為「客家人」。其實「客家」一詞並非在台的閩人所創,早在客家人來台之前,大陸的客家人就以「客」自居了。將「客家人」一詞說成是「福佬」為排斥外來者而發明,乃是顛倒史實。然而這種對於歷史的竄亂與捏造,以訛傳訛的族群分化論述究竟所為何來?又符合誰家的利益呢?

查「客家」一詞主要是源於中國大陸東南各省的「土客」之分。循名責實,「客籍」是遷移到客居地的移民,反之在地人則稱為「主籍」,或者土著。

每一地墾荒史都有先來後到之分,台灣除原住民以外,一般以為漢移民以閩籍為先鋒,粵籍居次,閩粵以外之各省殿後。因此沿海沃土既為閩人所佔,粵人(客人)後到自然會面臨經濟利益的矛盾,於是雙方爭地爭水源,各自為生存所需,又怎能據此渲染為「某某沙文」?

君不見美國西部拓荒史,不也多見據地稱雄,亂黨四起,公然駁火的局面?所謂天高皇帝遠,同樣歷史條件下,何只閩、客移民彼此會掄刀動槍,同為閩省的彰、泉人馬,不也是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再者,一般以為客家移民只佔台灣人口的十分之ㄧ,「福佬」超過七成,然而在華語世界裡,客語人口數尚且超過閩語人口,只不過台灣客家移民逐漸被「福佬」所同化,稱為「福佬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客籍人口數偏低的錯覺。譬如李登輝本來是客家人,早先幾代就已經「福佬化」,乃至於無法通曉客語,而只能說台語了。又「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先生的籍貫註記為福建,實則為客家人。諸如此類的「福佬客」,還真不知凡幾呢。

卻有好事者居心叵測,將此族群同化和融合的自然演變改頭換面,說成:「客家人因為備受『福佬』壓迫,有些人竟「喬裝」成「福佬」,弄到最後連客語都忘了。」真是說書連個唱本兒都懶得準備,他嬤的天方夜譚鬼打架!

至於台灣老移民對原住民的「壓迫」算不算「大福佬沙文主義」呢?請這些歷史大話先生頭腦清醒一點:那叫「大漢沙文」,不叫「大福佬沙文」。何況當荷蘭人來台欺負原住民,騙取原住民土地時,在當時為數不過幾萬,以閩人為主的漢人還曾協助原住民呢!

又有人說,真正的台語是原住民的土語,把福建話當作台語就是大福佬沙文。這問題應從幾個方面來分說:

一,漢人移民之初,「福佬」講「河洛話」(「福佬話」是誤寫),客人講「客語」,固無所謂「台語」的概念。既無所謂「台語」概念,又哪有誰家的沙文主義可言呢?

又河洛話是目前仍保留上古漢語(古夏言)的僅存漢語,可以說漢語的活化石;河洛話又稱「古文古詩」為「漢文漢詩」,可見「河洛人」(「福佬」)以「漢」自居。那麼,假設早期台灣移民果真有強迫推銷「河洛話」之實,要講「沙文主義」,也只能說是「大漢沙文」。

二,其後「台語」概念逐漸興起,係就「閩語」的地方分布而區分。閩語有泉州話、漳州話和福州話,甚至有潮州話,腔調互有參差。既然,為何獨不許「台灣話」呢?

三,當「閩語作為台語」的概念逐漸興起時,閩語在台灣未嘗強行推廣,更不曾制定為官話,其普及完全是順乎自然。那麼將閩語命作「台語」容或有商量空間,又怎談得上「大福佬沙文」呢!

因此把閩語當作台語,實為歷史發展水到渠成的現象,合乎自然也合於學術,根本談不上「大福佬沙文」!

真正的「大福佬沙文」,是將「能否操閩語」當作一種「台灣認同」的識別符號。而這完完全全是21世紀前八年裡,陳水扁黨羽的政治操作,哪會是台灣老移民所能幹下的事情呢?

簡言之,「大福佬沙文」是道道地地的現代產物,不存在於台灣移民史中。此意識之萌芽或許偶發於方寸之間,惟其落實卻僅在陳水扁主政的瘋狂八年。


後記

「河洛人」是閩籍移民的自稱,而「福佬」是粵人對閩人的稱呼,略帶貶義,至於「福佬人」則是「河洛人」的錯誤書寫方式,鑄詞不合語法,為現代鄙俚不文之輩所樂用。

查「福佬人」與「河洛人」的台語音讀不同,台語「福」字白話是入聲,與通行的口語發音有根本之別,而且詞首的入聲也沒有轉音的規則可循。至於「佬」字,則是廣東話的人稱輕慢語,「佬」為人字部,後頭續個「人」字純為畫蛇添足,廣東話也沒這種說法。

因此粵人稱閩人「福佬」,猶如上海人稱台人為「台巴子」。

客語所保留的中原古音,依據漢語學者考證,係接近中古(隋唐)時代的洛陽音。而閩語除中古音之外,更保留古夏言,為中原韻書所無,因此推定河洛人的族群遷移史更早於客人。陶淵明〈桃花源記〉就說,「避秦之禍」的武陵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早於客家移民史的武陵移民者,莫非是秦伐六國時河洛難民的一支?

然而,河洛話越是接近上古漢語,河洛人的血緣反而越遠離「河洛」(黃河洛水一帶)

補充

1,「福佬」和「河洛人」是粵、閩兩個族群各自獨立發展出來的辭彙

2,「福佬人」並非「河洛人」的客語音譯~~「福佬人」的客語讀法和「河洛人」的台語發音相差很大

3,「福佬人」應是「福佬」和「河洛人」的混淆,至於「鶴佬」一詞更是不知所云。

4,粵語「佬」字帶貶意,譬如港人將八卦報主黎智英謔稱為「肥佬黎」,將男同性戀稱作「基佬」。

5,「福佬」雖有貶意,但歷史語言已約定成俗,無傷大雅,如今流通於學術界。

6,「河洛人」一詞,統獨兩派極端都諱而不談。原因是,獨派固不喜與「中國」有所牽連,而統派之極端者,也往往視台灣福佬為「非我族類」。

引用文章客家籍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

客家人有三種 ;漢人有N種
2010/05/30 22:47

1,台灣史上的客家人大致分為外省客(大約是在光復後才來台,譬如民進黨謝志偉的爸爸),本省客(光復前就已經世居台灣,譬如吳伯雄和蔡英文),以及「半山」客(譬如邱念台,丘逢甲的兒子),而其中本省客中,又有所謂福佬客(也就是語言同化於福佬的客家人,譬如李登輝)

2,所謂漢人其實毋寧是個文化名詞,因為歷史上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通通都曾經漢化,冠漢姓,說漢語,其喪失母語的種族不知凡幾(譬如契丹),而後代人率以漢自居。

張爺(soros) 於 2010-07-02 13:27 回覆: 

福佬等詞(福佬人、福佬仔)的貶義已經淡化,記得鍾肇政也有類似用詞,他的用法不帶褒貶愛憎,只是客語的習慣。

閩南人說「討契兄」與「討客兄」同音,在一般語境裡並不含族群嫌隙,但過去閩客械鬥陰影猶在,難免一語雙關討口舌便宜,客家人就反罵「福佬嬤」。....有點像小孩子在吵架

有一說,客家人來台時間不晚於閩人,一開始閩客移民比約當六比四,後來施琅曾禁止粵人來台一陣子,但施琅身後的人口調查還是能維持七比三,如今台灣的閩客人數比號稱七比一,可以合理推測有一半以上的客家後裔都已經福佬化。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ros&aid=3734524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unux Wasi
2019/03/01 20:18
使用台語(河洛語)的人,卻是第一代掠奪原住民族的族群。
台語=福建來的河洛語?
由此可見,福佬人操作的「台獨」途徑,其實排除了原住民族、客家人、外省第二代,這也難怪原住民族跟客家人多數無法把票投給民進黨。你們總是有意無意的展現大福佬主義的優越,也屢次的曝露了「台灣」國族意識難以凝聚的主因。
「台灣」、「中國」與「日本」一樣,都是外來的殖民代號。

2018/12/21 Tunux Wasi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過書和沒讀書有差別
2011/05/17 16:14

純種血緣論 當心踩地雷!

  • 2011-05-17
  • 中國時報
  • 【廖經庭/桃園(博士生)】

 日前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在中常會中提議,立法「禁止原住民與他族通婚」,甚至在接受訪談又說「很多原住民是雜種」,筆者以為廖萬隆說法並不恰當。

 首先,吾人應釐清何謂「原住民」的問題,若要判斷某族群成員時,「血緣」固然是判別的依據之一,但根據過往的歷史經驗發現,「血緣」絕對不是判別一個族群的最主要依據,通常仍須搭配語言、風俗習慣或歷史記憶等條件,才能真正理解或界定自己的族群。

 其次,「純種」之說也不符合台灣多元價值觀。十九世紀末西方新帝國主義倡議「白種人負擔」思維,主張白種人進化程度優於黃種人與黑種人,藉以合理化其向外殖民侵略行為,甚至在希特勒時代發生屠殺猶太人事件,一切皆導源於某些人士自以為「純種」的思維。

 由此觀之,「血緣」定義若未拿捏清楚,甚至被刻意扭曲,都可能是族群仇視的根源。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族群觀念狹隘 根深蒂固
2011/05/17 16:10

原民雜種說 廖萬隆道歉不認錯

2011-05-17 中國時報

 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日前在中常會上提議,政府應立法禁止原住民與他族通婚,隨後又在接受電子媒體訪問時疑似說出:「現在有很多原住民已不是純種是雜種。」引發原住民強烈不滿。廖萬隆昨天出面,先為「言論遭媒體斷章取義,造成原住民不悅」致歉,隨後卻又改口聲稱自己沒有錯,不知道該怎麼認錯。

 針對廖萬隆言論,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第一時間即表達不同看法,亦對廖的發言不表認同,文傳會主委蘇俊賓認為廖發言不妥,要求他出面公開說明及道歉,否則不排除祭出黨紀。

 廖萬隆表示,自己中常會上的發言,原意是鼓勵原民會努力保存原住民文化及語言,鼓勵原住民之間通婚,用意在於避免文化及語言流失,絕對沒有對原住民不禮貌的意思。至於是否失言稱原住民「雜種」,廖萬隆僅強調接受電訪的錄音遭到剪接。廖萬隆雖然宣稱自己沒有惡意,也願意為言論遭誤解,向不悅的原住民致歉,但面對媒體不斷追問,是否願意認錯時,廖萬隆竟不滿地說:「我又沒有錯,怎麼認錯?」

 廖萬隆強調,因為自己是客家人,看著客家文化一天天流失,才進而關注原住民文化存續問題,「因為原住民比較好控制、比較好安排,是非常偉大的台灣遺留文化。」


張爺(soros) 於 2011-05-17 16:33 回覆:

通婚說遭議 廖萬隆澄清道歉

2011-05-16 新聞速報 【中央社】

 因原住民通婚議題引發爭議的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今天出面澄清,從未對原住民不禮貌,也不反對原漢通婚,都是誤解,並向民眾、國民黨、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等道歉。

 媒體報導,廖萬隆對原住民與他族通婚發表看法,引起原住民抗議。

 廖萬隆下午在國民黨籍立委廖國棟陪同下,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媒體詢問有關提及「很多原住民是雜種」一事,廖萬隆表示,絕對沒有,關愛與關心原住民朋友都來不及,怎麼會罵?原住民是他的朋友,怎麼會對原住民不禮貌?這都是誤解,如果因此產生對大眾的不安,他非常抱歉。

 廖萬隆指出,「把這個話套在我身上,我從來沒有講這句話」,若有訪問他的人,可以把原音從頭到尾不要剪接拿出來,「絕對可以接受公評」。

 廖萬隆說,他覺得很委屈,特地從大陸趕回來;他昨天晚上到12時才看到電視,一直重播、一直反覆講,「好像我廖萬隆犯了滔天大罪,很不好,很不道德」。

 廖萬隆表示,若大家誤解,對他的語言產生不悅,那他當然要一併道歉。

 至於是否對國民黨帶來困擾,廖萬隆表示,自至始終沒有傷害黨,也沒有傷害族群感情,他是善意的;他不是政治人物,為何這個議題會被操作,他感到遺憾,也對國民黨、黨主席及立委廖國棟感到非常對不起。

 記者在會後追問,電視台日前錄到的聲音似乎有「雜種」2字;廖萬隆說,講了5分鐘的話,沒有指名道姓針對原住民說原住民是怎麼樣,可以把原音拿出來聽,絕對不可能,絕對沒有說原住民一定是怎麼樣的。

 廖萬隆稍早宣讀聲明稿指出,5月4日在國民黨中常會發言,是希望鼓勵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多做一些原住民文化語言保存的政策,並鼓勵原住民與原住民結婚,對於原住民朋友在各領域的傑出表現應該加以重視發揚,這樣的心意卻因為極少數媒體斷章取義及電話訪問錄音剪接,引發誤解風波,他深表遺憾。

 廖萬隆指出,主席馬英九當時即刻裁示,「我們不能限制通婚自由戀愛,除此之外確實應該要做一些文化保存和傳承的工作」。

 廖萬隆說,不反對原住民通婚,他向所有原住民朋友澄清報告,如果有因為極少數媒體的斷章取義而造成誤解,或對他所敘述言論有所不悅,他在此致上最深的歉意。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篇讀者投書比聯合報評論有水準
2011/05/17 16:01

鄧鴻源/教(台北市)

【2011/05/17 聯合報】

中國人向來就是「雜種」(HYBRID),因為春秋時代楚國(今湖北)已是外邦了。五千年歷史中,有五胡亂華,有外族統治,各族通婚是常態,哪來的「純種漢人」?

台灣人亦然,許多人在不同朝代或年代,從中國、東南亞,甚至世界各國而來,就連純種的平埔族人,現在也沒有多少人。尤其近年來外籍新娘日益增多,那麼原住民是否純種,有那麼重要嗎?

其實近百年來,美國與歐洲各國人民,甚至皇室,也都是各種民族血統交融,尤其美國,早已經是民族大熔爐。

從優生學角度看,沒有雜種的民族,下一代品種日差,將會逐漸沒落;有雜種的民族,反而可以生出優秀下一代,醫學與新聞上已有許多相關證明與報導。

總之,真正保留文化的作法在語言、風俗、技藝,不在血液裡。廖萬隆的說法暴露自己的無知,應該為自己失言公開道歉。


張爺(soros) 於 2011-05-17 16:03 回覆:

廖萬隆恐龍建言 朝野痛批

自由時報2011/05/17

〔記者林恕暉、陳賢義、湯佳玲、游太郎/綜合報導〕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現在原住民都是雜種」說法,引發朝野立委群起圍剿,民進黨立委簡肇棟、陳瑩昨天痛批廖萬隆嚴重歧視原住民,其說法顯示已「白目到極點」,已經狠狠傷害原住民;國民黨支持的人權公約是人權「空」約,國民黨有很多人沒有改變心態,才導致違反人權事件層出不窮。

「媽媽,我是雜種喔!」嫁給卑南族丈夫的周亞惠表示,孩子這麼問她,顯然幼小心靈已受傷;她說,不管是黑人、白人、或原住民和漢人,只要兩情相悅就能結為連理共度一生,如立法禁愛匪夷所思,形成傷害難彌補。

遠嫁蘭嶼達悟族人的平地籍李姓少婦說,原、漢通婚早已司空見慣,她也是其中一人,「愛」就是要彼此相互了解、欣賞和接納,也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展現,怎麼能立法禁止,廖萬隆的「恐龍」建言,令人無法苟同。

國民黨籍阿美族花蓮縣議員笛布斯昨表示,廖萬隆的說法實在很離譜,她整天都接到抗議的電話。她說,她的兄弟姊妹都不是嫁娶同族的阿美族人,有外省籍、也有太魯閣族,而她則是嫁給加拿大人,但一點都不影響彼此的感情,也沒有影響族群發展的問題,生出來的孩子也是「混種」,在花蓮都沒有人這樣形容,現在是多元發展社會,這樣的言論應該適可而止。

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表示,從過去人類歷史到現在,不可能有哪一個種族是所謂的「純淨」,從生物學去談一個文化的保存,是很荒謬的說法。

張爺(soros) 於 2011-05-17 16:05 回覆:

國民黨議員趙一先批「廖萬隆應請辭」

【2011/05/16 聯合報】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日前在中常會中提議,立法「禁止原住民與他族通婚」,還說「很多原住民是雜種」等言論引起全國原住民眾怒,國民黨籍新竹縣議員趙一先說,已串連其他縣市民代,要求廖萬隆道歉,並立刻請辭中常委,他說「與其讓民進黨去批評,不如國民黨自己先做檢討」。

廖萬隆的一番言論今天持續發酵,不止民進黨民代罵翻,連國民黨籍民代也不挺。原住民籍的縣議員趙一先今天在縣議會質詢氣憤地說,廖萬隆的一番話撕裂族群情感,若後續處理不當,非常有「殺傷力」,「恐怕對國民黨總統大選不利,是陷馬總統於不義」。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漢人廖萬隆的純種口味
2011/05/17 15:54

通婚說扯原民雜種? 廖萬隆澄清道歉

【中央社╱ 2011.05.16】

因原住民通婚議題引發爭議的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今天出面澄清,從未對原住民不禮貌,也不反對原漢通婚,都是誤解,並向民眾、國民黨、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等道歉。

媒體報導,廖萬隆對原住民與他族通婚發表看法,引起原住民抗議。

廖萬隆下午在國民黨籍立委廖國棟陪同下,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媒體詢問有關提及「很多原住民是雜種」一事,廖萬隆表示,絕對沒有,關愛與關心原住民朋友都來不及,怎麼會罵?原住民是他的朋友,怎麼會對原住民不禮貌?這都是誤解,如果因此產生對大眾的不安,他非常抱歉。

廖萬隆指出,「把這個話套在我身上我從來沒有講這句話」,若有訪問他的人,可以把原音從頭到尾不要剪接拿出來,「絕對可以接受公評」。

廖萬隆說,他覺得很委屈,特地從大陸趕回來;他昨天晚上到12時才看到電視,一直重播、一直反覆講,「好像我廖萬隆犯了滔天大罪,很不好,很不道德」。

廖萬隆表示,若大家誤解,對他的語言產生不悅,那他當然要一併道歉。

至於是否對國民黨帶來困擾,廖萬隆表示,自至始終沒有傷害黨,也沒有傷害族群感情,他是善意的;他不是政治人物,為何這個議題會被操作,他感到遺憾,也對國民黨、黨主席及立委廖國棟感到非常對不起。

記者在會後追問,電視台日前錄到的聲音似乎有「雜種」2字;廖萬隆說,講了5分鐘的話,沒有指名道姓針對原住民說原住民是怎麼樣,可以把原音拿出來聽,絕對不可能,絕對沒有說原住民一定是怎麼樣的。

廖萬隆稍早宣讀聲明稿指出,5月4日在國民黨中常會發言,是希望鼓勵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多做一些原住民文化語言保存的政策,並鼓勵原住民與原住民結婚,對於原住民朋友在各領域的傑出表現應該加以重視發揚,這樣的心意卻因為極少數媒體斷章取義及電話訪問錄音剪接,引發誤解風波,他深表遺憾。

廖萬隆指出,主席馬英九當時即刻裁示,「我們不能限制通婚自由戀愛,除此之外確實應該要做一些文化保存和傳承的工作」。

廖萬隆說,不反對原住民通婚,他向所有原住民朋友澄清報告,如果有因為極少數媒體的斷章取義而造成誤解,或對他所敘述言論有所不悅,他在此致上最深的歉意。


張爺(soros) 於 2011-05-17 15:57 回覆:

聯合筆記/不舒服的善意

【聯合報╱林新輝】  2011.05.17

在民主國家,原住民族議題一直具有高度敏感性。即使是「善意」的建言或出發點,也會掀起軒然大波。問題不在「善意」,在於看問題的「態度」。

上次,美軍以印第安人阿帕契族勇士「吉羅尼摩」的名字,當作狙殺蓋達恐怖組織首腦賓拉丹的行動代號,惹火美國原住民。吉羅尼摩是英雄,賓拉丹是恐怖分子,兩者豈可相提並論?美原住民因此要求美國總統歐巴馬道歉。

原住民族在社會、經濟上處於相對弱勢,政府一方面尊重原住民族自治與文化,一方面藉由政策手段,協助原住民族維持積極的生存發展。政府在升學管道、社會福利救助、經濟扶持,會訂出與一般人不同的門檻。但是政府的良善政策,在一般民眾的認知裡,可能逐漸內化為對原住民族的優惠、照顧、扶持,反成為一種不自然的價值觀。

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有「鎢鋼大王」之稱,這麼一位在全球化浪潮中闖蕩的企業家,竟會在馬總統及原委會主委面前提出如「限制原民通婚」之類違反人情、違反族群平等價值的建言,原因就在像他認為自己的建議是出於善意,為了原住民好。

問題是,扶持、保護原住民,不代表政府、政黨、或政治人物有權替原住民發聲,或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式,更遑論要保存其血統的精純。

一位前原民會高層官員曾透露他內心的「恐懼」。原因是,政府成立原民會,所編列的預算年年增加,給錢給人,然而原住民族的地位並沒有太多提升。這位官員與行政部門及立委溝通時,發現政府看待原住民的「態度」,還停留在「給糖」的層次,沒有跟上多元包容的社會與教育,也並沒有洗滌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

善意,沒有錯,但態度更重要。

張爺(soros) 於 2011-05-17 15:58 回覆:
聯合報評論寫得也很差

精衛填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佬”无貶義
2010/10/23 15:52

我們這兒也經常用“佬”,但不包含貶義。

上海人成江北人也稱“江北佬”有老土的含義。江北人稱上海人為“上海佬”,帶有一種說不出味的感覺,受十裡洋場感染后帶有洋味了吧。

“好佬”指這個人機靈、滑頭。

張爺(soros) 於 2010-10-25 14:42 回覆:

漢典的佬字解釋↓

粤人称男子为佬。多含轻视意 [fellow;guy]。如:船家佬;阔佬;打鼓佬;美国佬;佬佬(妻对夫的称呼)

ㄌㄠˇ

◎ 成年的人(含轻视意):阔~。和事~。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粵語的「佬」
2010/08/05 01:09
粵語的「佬」,不一定是貶義,「大哥」粵語稱「大佬」,弟弟稱「細佬」。

「大佬」二字,亦有江湖味,若稱某人是他「大佬」,則不一定是哥哥,可能是江湖的大哥。

所以粵語有肥佬、鬼佬、高佬、大隻佬(大塊頭)、大佬、細佬、傻佬、孤寒佬、廣東佬、湖南佬....

任何對人的形容後面都可加佬字,有貶意者、亦有非貶意者,所以應屬中性。

廣東客家語中,有稱男人為「男子佬」,女人則為「姑娘人」。

上述的稱呼都是以佬字作結尾,但「鶴佬人」則不是以佬字結尾,所以「鶴佬人」應為河洛人的音轉當無疑義,因在廣東話中兩者幾近同音。

至於「福佬人」的福字可能為河洛語中的河洛的「河」字發音,與福字發音相近(周潤發的廣告「福氣」聽來的福字音近河字音),故在音轉字的過程中出現的誤字,在廣東沒有人稱福建人為福佬人,因廣東話的福字發音,與河洛的河字相去太遠之故。

         yaduo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更正前頁錯字
2010/08/03 21:44
客家之「客」字,非為歷史上的「客戶」,非對應於「土」,已有很多論者談過,只有早期的學者如羅香林等提出此說。
張爺(soros) 於 2010-08-04 12:46 回覆:

嗯  這點我也無法肯定

現在還是有些著作以土客之分談客家源流,這點倒是不容易考證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粵語比閩語更接近古漢語。
2010/08/03 21:38


據某些學者的研究,粵語比閩語更接近古漢語。客語則比較接近江淮官話。
可參閱下列資料:https://city.udn.com/56170/2081782?tpno=1&cate_no=0
廣東人稱河洛人為鶴佬人,不是「鶴佬」,而是「鶴佬人」這是我自少在香港山長大所聽見的。可能因為河洛語的「河洛」二字的發音與粵語的「鶴佬」同,並不一定有貶意。
廣東客家人也同樣稱河洛人為「鶴佬人」,這也是我自小聽著長大的,可能受粵語的稱呼影響,梅州客語的發音「鶴佬」與「河洛」並不相近。
華夏的定義自古就是文化的定義,所以孔子才有「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的名言。
血緣的純淨幽靈乃來自西方的偏狹種族主義,納粹主義為其濫觴。
近代的研究,客家民系的形成在宋代,地點在贛南、閩西、及粵東的山區。
可參閱下列資料:https://city.udn.com/56170/2079940?tpno=1&cate_no=0
今日閩西仍有大量的客家人,福建永定等地的客家民宅--「圓樓」已於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閩、客、粵的語言中有很多相互影響,包括把動物的性別放在名詞之後如「雞母」者,三種語言皆有同一現象,反而與官話不同。
粵東客家人,大部份皆自閩西遷入,本人祖先亦然。
客家之「家」字,非為歷史上的「客戶」,非對應於「土」,已有很多論者談過,只有早期的學者如羅香林等提出此說。

                          yaduo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張爺(soros) 於 2010-08-04 12:42 回覆:

謝謝這些資料與意見。我對漢語語言學是外行,勉力綜合一些資料,僅作為閩客文化源流的佐證。

據我所知「福佬」原是有貶義的,不過成為習慣語之後,佬字的貶意已經弱化,所以學界才會使用這個名詞。

福佬人或鶴佬人都是比較晚近的名詞,早期歷史文獻都用「福佬」,福佬人或鶴佬人這種說法也是「佬」字含意弱化的明證。推測「鶴佬人」這種寫法應該是「福佬人」的誤寫。

如今台灣人寫「討客兄」(紅杏出牆)也是「討契兄」的誤寫。閩粵語言都不曾鍛鍊為官話,因此文士很少著力於閩粵語的書寫,渡海來台灣的閩粵籍人士生活普遍不富裕,對方言書寫漫不經心,許多舛誤已經相沿成習了。

至於「河洛人」,有一說是國民黨為加強本省人民族意識的「傑作」,這是台獨人士的說法。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00
2010/07/24 20:12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http://blog.sina.com.cn/chinatop10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http://blog.sina.com.cn/chinatop10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http://blog.sina.com.cn/chinatop10
頁/共 4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