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落的致富經典:人人都能富裕是真的嗎?
2023/02/22 11:55:04瀏覽3445|回應0|推薦5

在網友的推薦下,我的讀書會即將導讀『失落的致富經典』這一本書。

這本書寫於1901年,英文原書名為『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討論的是人類如何運用科學性的客觀方法,去達成主觀上的財富創造結果。

這本書其實就是近年流行的【秘密法則】的源頭之一,也就是,只要我們渴望財富、對致富有強大的信心,就可以向宇宙下訂單,讓宇宙來幫你做工,因為宇宙是個有思想意識的存在,你要相信這個智慧體會把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給你。

簡單來說,意識是宇宙至高無上的力量,它是一個根據科學法則運作的「神」,看似客觀存在的萬事萬物,其實是這個至高思想在物質世界的投射;人的思想只要尋求這個宇宙至高力量的協助,與「神」合作,我們所思所想就必然會發生。

我想要發財,我就會發財;我想要有錢,就會有錢;我想要升官,就會升官。

我們之所以不夠富裕、不夠有錢與無法心想事成,是因為我們對這個「科學化的思想投射法則」還不夠信任,沒有100%的相信這個宇宙法則會幫我們做工。

是因為我們沒有奇異博士這樣的強大力量,所以我們無法驅動這個發財心法,讓我們成為財富高端人口。

看到這邊,您可能會問:「王老師您作為一個人本理財作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傳播『由心致富』的觀念,你是相信這個秘密法則?還是不相信?」

我的答案是:「『由心致富』的觀念是對的,但『失落的致富經典』這本書與人們所認知的『秘密法則』,可能有點『理解』偏差。

何謂理解偏差?

一百年前,發明大王愛迪生、鋼鐵大王卡內基與汽車大王福特等人正在崛起,那是一個美國社會高度相信客觀的科學法則可以改變世界的工業時代,是科學創造出來的鐵路、汽車、電燈、電力系統與機械製造在改變文明,讓人們進入更富裕的文明階段。

所謂科學,當時的人認為(其實到現在依然這樣假定),是指一套客觀的定律與法則,只要人們依循相同的法則去做科學實驗,就一定會得到相同的量化數據與結果。

科學,就是一套可數量化的邏輯推論與實際操作過程。所以,科學製造講究精準,不容許各項變數之間存有漏失或偏差。

現在問題來了,「富裕」其實是很主觀、很抽象、很難量化的主觀感受。我們很難說,當我擁有「100萬元」時,我會感覺很有錢,因為這將意味著當我只有「99萬9999元」時,我依然是個尚未富裕之人。(畢竟科學強調的就是精準)

如果「富裕」本身是無法科學量化的主觀感受,由此可證,我想要變「有錢」這件事情,若有辦法透過科學化的流程---也就是思想可以創造財富的秘密法則達成,那也只能達成「有錢」這個客觀的結果,並無法產生「富裕」的感覺。

聽懂我想表達的意思嗎?

我可以訂下一個「年賺100萬」的客觀目標,並在主觀上天天思想發功、積極思想計畫,並在身體上採取主觀的行動去達成「年賺100萬」的目標,但一旦「100萬」目標達成,我有可能會讓我心理感覺「很有錢、很富裕」,但也可能不會,因為我內在感覺還是比隔壁帝寶豪宅鄰居窮很多。

反過來說,即使我不住帝寶豪宅,但我當下的思維卻感覺「很富裕」了,我其實根本不需要口袋裡有客觀的「100萬」,我依然會感覺很有錢。

所以,客觀上的錢多錢少,根本就不會影響我內在的「富裕」主觀感受。這就是『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所犯的一個偏差性假設並讓很多人操作失當--主觀的思想能帶來客觀上的財富?

不!主觀的思想只會帶來主觀的財富,主觀的致富心法會讓我由心致富,但未必會讓我成功住進帝寶。帝寶豪宅頂多只有一千人有機會入住,但富裕之人卻可以成萬上億,人人都可以擁有內在富裕。

我認同『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所強調的秘密法則,但我不認同作者在那個時代認知的客觀「科學」。今天,新的科學已經越來越讓科學家相信,科學(宇宙亦然)是介於主觀與客觀之間的一種東西,觀察者的主體(思想)存在會影響受觀測之客體(物質)的物理性表現,所以,宇宙並無客觀法則,而是主客交融的疊加變化。

只有在這個新量子科學的心靈科學角度下,我會高度認同『失落的致富經典』這一本書,因為主觀的富裕感受會在具有「心靈-物質」雙重疊加性的客體宇宙世界,產生「心靈富裕-物質財富」的雙向驅動效果。

所以,秘密法則的重點其實很簡單--要1,000%地相信你早已經是一個有錢人,如此而已~~

台灣財經作家  王志鈞

2023/02/22

歡迎免費參加王老師線上讀書會,財經作家王志鈞每週二晚上8-9點,將會公開導讀一本好書,讓更多年輕朋友快速提升財富、職場與生活競爭力。

要參加讀書會者請先申請加入:王老師財富之家Line@,上課當日會公告線上Zoom課程連結,就可免費參加為時1小時的免費讀書會。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17844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