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理財,你能做什麼呢?
2019/11/06 17:33:51瀏覽4616|回應0|推薦11

註:本文刊登於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所出版的公益刊物<停泊棧>第91期,出刊於2019年10月

http://charity.wanhai.com/do/usr/Init?method=textPage&ariticle_id=ARITICLE20191014163320240&objId=

有一位補教界名師,在網路上有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大意是說:「如果你覺得讀書沒有用,請你告訴我,不讀書,你能做什麼呢?」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議題,裡面有兩個不一樣命題,但多數人似乎邏輯觀念不好,在兩個命題之上雞同鴨講。

一句話解讀大不同

第一個命題所指的「讀書沒有用」,意思應該是想指時下年輕人所開始認為的觀念──讀書考了高學歷,結果畢業後還是要低薪上班,所以讀書沒有用。

這邊指的「讀書」,是指為了考試拿學歷而讀書,出社會後無法成為高薪保證;甚至學校體制內的學習往往學非所用。

第二個命題所指的「不讀書,你能做什麼呢?」,應該是指為自我學習而讀書──如果一個人連學習都放棄,出社會又能有什麼出息呢?

這兩個命題,其實各自都沒有錯,學歷在這個低薪社會真的投報率越來越低,遠不如不讀書就去創業的金錢收入。

但反過來說,創業若不學習網路、行銷和管理等相關知識,很可能只會在路邊攤賣東西,而無法組建團隊,打造有競爭力的企業。

這兩個命題都沒有錯,但出自補教界名師之口,顯然有點荒誕不經。何以如此呢?因為補教市場之所以存在,就是想要迎合第一個命題所指涉的為考高學歷而應該來補習,是為考高分而存在的讀書技巧,並非為終身學習而存在的讀書習慣。

當補教界名師說出:「不讀書,你能做什麼呢?」這句話會讓人聯想到的是「不來補習班讀書、考高分,將來沒有高學歷的你,出社會能做什麼呢?」,而不是「不做終身學習的你,將來在社會上能有何前途呢?」

「讀書」這個詞彙,有兩個廣、狹不同的意涵,但多數人卻在不同的命題層次上,相互詰辯而毫無交集,最終只能淪為各自捍衛自己的立場,對獨立思考以提高思想層次,毫無幫助。類似這樣似是非、相互混淆的觀念,在「理財」這個詞彙上,也常見到。

釐清為什麼要理財

「不理財,你能做什麼呢?」這句話其實一樣有兩個不同的指涉,對於已經習慣把「投資」和「理財」畫上等號的人來說,理財的目的是要變有錢人,因此,這句話就等於是想告訴人們:「你不學習變有錢人該有的理財技巧,將來會沒有『錢』途。」

但「理財」更精確的定義是管理金錢,是為達成家庭收入與支出平衡的管理方法,未必要和資產的多寡、金錢數字的高低畫上等號。就這個命題層次來說,「不理財,你能做什麼呢?」,意思就等於想表達「如果你連金錢收支管理都不能維持平衡,將來還能做什麼事呢?」反過來說,當我人生能維持收支平衡時,我人生自然有本錢去追求更多想要的幸福目標。

第二個命題的「理財」是一種中性的意涵,並沒有涉入要成為有錢人的意圖,所以,維持收支平衡只是一種金錢管理的技巧,不管在這個社會上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老師、上班族、技工、商人、藝術家、運動教練),都必須要有維持收支平衡的能力。

但就第一個命題來說,想要變成有錢人的「理財」技巧,就一定要加入投資行為,因為不透過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或各種投資工具,人們的金錢無法透過市場報酬而帶來成長機會。

我不知道你所認為或喜歡的「理財」概念是什麼,但一定要非常小心的是,當金融從業人員告訴我們應該多「理財」時,他意圖要傳遞的肯定是第一個命題──如果不能銷售更多投資商品,金融機構要怎麼過活?這跟補教界名師要人們多讀書的道理一樣,目的都是為了招生與銷售金融商品。

專欄作家

王志鈞

國際財經作家,深耕台灣家庭理財教育十年,致力提升正確的財富觀念。

作者提供免費理財諮詢,歡迎來信:solon8888@yahoo.com.tw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1306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