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股市裡的創新與變革
2017/04/23 22:15:14瀏覽1491|回應0|推薦4

《股市裡的創新與變革》

文=王志鈞 財經公益作家(本文刊登於469期《Career就業情報》雜誌理財專欄)

這年頭,人們喜歡談創新與變革。但對職場工作者來說,創新好像是老闆的事情,跟自己毫無干係。當然,對於有志往上升遷的年輕人來說,幫公司思考創新之道,才能為組織帶來績效。

有創意、有績效,老闆不升遷你,還能提拔誰呢?

這樣說來,創新似乎是職場贏者圈該思考的主題,至於只想緊抱小確幸以安穩退休的人來說,穩定似乎比創新來得更重要!

如果我們能搭著時光車回到1970或80年代,這樣想似乎是對的。但現在是經濟低成長又黑天鵝滿天飛的失序年代,安穩退休有可能嗎?我的看法是---可能,只是這個安穩必須建立在掌握創新之道的基礎之上。

這是什麼意思呢?請容我以股市為例:過去,人們選擇一檔藍籌股,通過長期持有便能在經濟高成長環境下,擁有增資配股以累積股票股利,並讓資產穩定膨脹。這道理就跟選對公司便可安穩退休一樣。

我自己就認識一位老太太,她的父親在她讀大學時就買了台塑三寶中的一張,但卻始終忘了去領取股息與股利。最終通過長達四十年的股息累積與盈餘配股,當父親把這張股票與證券帳戶遺留給子女時,早已變成七張股票與數十萬元的未領取股息。

若計入股價成長與現金配息,過去投資一萬元到一張股票上,四十年後卻累積出上百萬元的價值,這就是長期穩定投資的魅力,也是選對公司的好處。

但只要對投資稍內行者就知道,過去四十年這種投資之道行得通,是因為該績優股有通過盈餘轉增資來配發股利給投資人,投資人得以通過「股票生股子、股子生股孫」的過程,讓一張股票變成七張。

處於當今經濟失落的年代,滿手現金獲利的公司不再有機會四處尋找擴充產能與多角化佈局的成長機會,因此,公司選擇現金配息反而多過盈餘轉增資,投資人想要獲得配股的難度變高。

過去,新創的小公司最容易躬逢成長之盛,通過獲利高成長與盈餘轉增資,不斷膨脹股本來追求市場佔有率。這種高股價、高配股是台灣電子股當道時的主流之道;但股價穩定度不高,甚至有可能破產下市,則為其風險。

相對來說,傳統產業中的藍籌股,因為也能穩定配息、配股給投資人,所以在股價穩定之餘,長期也能享受資本成長的好處,反而大受保守族群歡迎。但前提是,經濟必須高成長,這種步步為營的投資手法才能勝出。

放眼當下,如果人們只死抱一張藍籌股,不但很難有機會領到增資配股,甚至還有可能連現金股息都沒。更慘的是,在產業典範變遷下,藍籌股更有可能一夕變天,瀕臨破產。

所以用過去的老方法穩定投資,勢不可得。唯一的變革之道,是善用創新工具來尋找穩定的獲利機會。比如,定期定額投資類似台灣50這種創新的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才有可能通過一籃子股票的配息,確保股息發放率可以到手。

一般來說,個別股票不一定上一年度有獲利,所以本年度也就不一定會配發現金股息。但對類似台灣50這種持有一籃子績優權值股的ETF來說,股息配發率反而穩定,且約介於4%-6%之間。若懂得危機入市者,甚至有可能為自己創造穩定的8%年報酬率。

這樣穩定的創新工具,單是死抱就可以為自己帶來一種高於定存的固定收益機會了;如果投資人又懂得領了配息再伺機加碼買入ETF,就更有機會為自己帶來利上滾利的複利增值效果。

總的來說,穩定的職涯不是不可能,而是必須通過創新的遊戲規則,讓自己能以創新之道來創造穩定的本錢。這跟長期投資的穩健之道,必須懂得善用創新機制是一樣的,否則因循舊規注定慘遭淘汰。

只要職場工作者永保創新力,即使待在傳統產業裡,穩定的機會也會如影隨形,這是因為自己保有創新的腦袋,才能確保飯碗永遠都在!

王志鈞

台灣台北人,現職為財經作家。致力深耕台灣家庭理財教育近十年,關心生命教育、公益活動與提升年輕人職場競爭力。作者提供理財諮詢與企業演講服務,歡迎來信詢問:solon8888@yahoo.com.tw

http://guruwang.com/

理財生活通8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10127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