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內湖採草莓~草莓園&同心池&白石湖吊橋
2020/12/31 08:00:00瀏覽2525|回應0|推薦30

11月下旬玉寶貝周六想去採草莓,周日玉家就決定帶阿嬤去白石湖觀光農園採草莓;來碧山路採草莓還可以順遊白石湖吊橋,走吊橋欣賞風景、呼吸新鮮空氣,親近大自然的感覺很好。

莓圃觀光休閒果園前面是餐飲業,後方有多處溫室草莓園,採收草莓挺舒服,也不怕下雨ㄝ!

但因為現在草莓很多沒有熟成,看到有結實纍纍的草莓鮮豔欲滴,玉寶貝剪得很開心。

草莓的花原來長醬…..

採收不少草莓費用不便宜,只是晚上回家吃草莓時實在有點失望,感覺並不是很好吃,shine和玉媽更加懷念去年在福岡的草莓假期喔!(請點閱筑紫野草莓農園(草莓狩獵))

白石湖地區屬山谷地形為亞熱帶闊葉林生態,除了適合發展休閒農業外,結合周邊白石湖山、大崙頭山、開眼山、龍船岩等登山步道,除了是當地居民感受清新山林的後花園外,更成為臺北市民週休二日出遊之選。

同心池是白石湖社區內的生態濕地,原為農耕地,後因農業產值衰退,休耕後荒煙漫草。之後市府產業發展局利用自然地形產生之湧泉,營造同心圓生態濕地,兩心造型吸引在地與外來觀光客造訪,也成為情侶拍照選擇。

荷花池塘留存的蓮蓬呈枯萎狀,倒映池水中卻意外的詩情畫意…..

改造後的生態濕地湧泉(同心池),紅色的愛心真的超美……

白石湖地區其餘遊憩重點還有白石湖吊橋、後湖濕地(同心池)、古錐埤、夫妻樹、許願樹、龍船岩、石崁黃式古宅( 紫雲居)。這不知是許願樹還是夫妻樹,樹幹吊很多繩索讓小朋友盪鞦韆,有點ㄦ刺激喔!

由高處欣賞同心池,有大愛心和小愛心,似乎更美……

「夫妻樹」可遠眺大台北美景,鯉魚山及白石湖山巒左右環抱,是視野極佳、乘涼聊天悠遊放鬆的好地點。此處原本有兩顆伴生的高大楠木,既對稱又互補,彷彿一對恩愛的夫妻,以和諧的姿態共伴著,因此命名「夫妻樹」,可惜因民國1048月的蘇迪勒颱風侵襲,其中一棵斷裂傾倒,本地民眾復又在原地再種植一棵楠木相伴,期待再延續傳承這段故事,緬懷往昔美好回憶。

 這邊也有不少小店,販售自製商品;田園咖啡環境很不錯……

這間穠舍田園咖啡,也是去白石湖吊橋會經過的地方。

 好厲害的蜘蛛網很綢密,雖然shine並不愛蜘蛛網,但真的很佩服蜘蛛的織工本領ㄝ!

說到「白石湖」,我們一定要先知道其地名的由來!據說早年先民將山區中相對低點開闊處,自然形成之山坳地勢,稱之為「湖」,同時當地盛產潔白的白色砂岩,「白石湖」這地名由此而生,所以「白石湖」,其實不是一座湖唷!清末光緒年間,在內湖山區設立了採石場,當時興建臺北府城牆即取材自此地,又因地勢險要,在清乾隆52( 西元1787) 3月期間,白石湖曾是林爽文抗清同黨人林小文與清軍作戰的古戰場,也曾為凱達格蘭里族社所居住。

 據說凱達格蘭里族社原分佈於松山的基隆河西岸,受到清朝漢人開墾的影響,逐漸遷移至白石湖一帶,故改名為「新里族」,主要為了與原松山的「舊里族」做為區別,時至今日,凱達格蘭里族社已融入漢人社會並消失;臺灣光復後,由於該地區有碧山巖開漳聖王廟,所以改名為「碧山村」,後於民國57 年正式改名「碧山里」迄今。

「白石湖吊橋」是臺北市第一座大跨距吊橋;

 因為位處於龍穴上,傳說走過此橋就如同能魚躍龍門般,能心想事成、好事成雙。

白石湖吊橋 全長116公尺,橫跨忠勇山及大崙頭山系間,以環繞白石湖週邊之龍形山脈為設計理念,採龍骨意象形塑,打造一座無懸吊的纜繩的隱形吊橋,跳脫一般吊橋常見之高聳橋台,融入於當地田園美景。

 白石湖吊橋以鮮明的紫色對應山林綠意,入口就位於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的停車場旁,採「直路式吊橋設計」,人行木甲板跨騎在主鋼索上,並無一般吊橋常見的高聳塔。設計理念上,當然行走其中,以人為圓心,四公尺為直徑,橋身旋轉變化著斷面,彷彿包覆在飛翔中蜿蜒龍骨般的懷抱中一樣,吊橋以龍骨之姿形塑,象徵一條飛龍盤踞其中。

白石湖吊橋位居龍穴之上的吊橋,從東邊「龍船岩」連接白石湖山、大崙頭山、忠勇山、鯉魚山,到圓覺瀑布,橫跨白石湖龍形山脈,橋型呈現規律旋轉姿態,從空中俯瞰就像是一條巨龍,盤據守護著白石湖地區。

 走到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碧山巖俯臨臺北盆地,是極為受人歡迎之觀夕、賞夜景之處。不過我們玉寶貝走不動,就在此等小2公車下山到捷運站啦!

電線上的鴿子也太多了吧!!!

PS:白石湖吊橋交通

1.開車:經高速公路可由成功路交流道,往東湖方向左轉金龍路,續行碧山路,循路標至碧山巖。

2.公車路線:搭乘藍27247267222521551552256於「貿商三村」站或搭乘2127828於「達人女中」站下車,轉乘小2公車。

3.捷運路線:文湖線內湖站1號出口,步行至內湖路二段452號「梘頭福德祠」前,轉乘小2公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ne016&aid=1540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