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嗣經
2017/08/18 11:23:44瀏覽895|回應4|推薦12

◎法嗣經

南無 _()_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法嗣經

【繼承我的法,不要繼承我的財】

 

http://dhamma.yes81.net/books/ysfj/yfs/02_books/l_forest/forest018_may.htm

法嗣經

~摘譯自《中部》第3經 --《法嗣經》

「比丘們,你們要繼承我的法,不要繼承我的財。」《法嗣經》

Bhikkhus, be my heirs in Dhamma, not my heirs in material things.

  當時,世尊住在舍衛城(Savatthi)祗樹林(Jeta’s Grove)給孤獨園(Anathapindika’s Park),他這樣教示比丘們:

  「比丘們,你們要繼承我的法,不要繼承我的財。為慈愍你等,我作如是念:“我的弟子應該如何繼承我法的遺產,而不該繼承我財的遺產?” 假如你們是我財遺產的繼承人,而不是我法遺產的繼承人,你們和我都將會遭受到這樣的恥笑:“世尊的出家弟子以繼承其財物為活命,而不是以繼承其法為活命。”」

  「比丘們,譬如我托缽回來,用餐、飽足後,仍剩餘一些食物,剛好有二位肌餓、虛弱的比丘走過來,我就告訴他們:“我已經飽足了,仍剩餘一些食物,如果你們想要的話,可以拿去食用,如果你們不要,我將丟棄在無草之地,或投入無生物的水中。” 於是第一位比丘這樣思惟:“世尊已經用餐、飽足了,仍剩下一些食物,如果我們不吃就要被丟棄了…但是世尊教導過,要繼承他的法,不要繼承他的財,這剩餘的乞食是世尊的財物遺產,我不應繼承。” 第二位比丘則為了避免肌餓和虛弱,便吃了我剩餘的乞食。然而,我說,第一位比丘比第二位比丘較值得尊敬和推崇,因為他少欲、知足、不貪、安貧、樂於精勤向法。所以,比丘們,你們要當我法遺產的繼承人,不要當我財物遺產的繼承人…..。」世尊教示至此,便起座回住所去禪修。

  人天導師離座後,舍利弗尊者緊接著向比丘們說法:「朋友們,何以導師的弟子雖出家而不能安住梵行?...朋友們,導師的弟子出家而不能安住梵行的三個原因是:

1. 他們身出家而心未出家(不修習獨一靜處、專精禪觀);

2. 他們沒有捨棄導師告訴他們該捨棄的;

3. 他們好享樂和缺少正念、傾向墮落、不喜獨居禪觀…。

  然而,朋友們,導師的弟子出家而能安住梵行的原因是:他們修習獨一靜處、專精禪觀;他們捨棄導師告訴他們該捨棄的;他們不享樂、不放逸;他們明覺以防墮落,而且善於獨居禪觀。

 

【法的遺產】--三十七道品 

~摘自〈七菩提分〉by Ven. Ledi Sayadaw &《長部》第29經

  佛陀的「法的遺產」是:三十七道品,這三十七道品亦即是「七清淨」的道品,是戒、定、慧的道品,是體証「四聖諦」的道品,是解脫、涅槃的道品,是「九出世間法」---四道、四果和涅槃 相融的修行法門。  

  世尊這樣遺教弟子們:「…我已經將我以正智所正覺的真實法教授給你們了,你們應當集合讀頌,依文依義,無有紛爭,以使梵行久住,慈愍世間,利益並安樂諸人天。什麼是你們應當集合讀頌的? 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此三十七道品是你們應當集合讀頌的。」(《長部》第29經)

  雷迪尊者 (Ven. Ledi Sayadaw) 在其〈三十七菩提分〉一書中說:「無信(心)與無欲(善法欲)的人,甚至不曾想過他們可以在今生獲得上等清凈之法的遺產。由於缺少精進,他們不願致力于獨處的修行,他們的心不能專注于這種修行;由於(善法之)欲薄弱,所以每聽到不同的理論和教法,他們就改變心意;由於缺少智與慧,他們認為這種修行是超過自己能力之外的。」

  「獲得觀察無常和無我智慧的人,才能稱為堅定(不退轉)的法的繼承者---入流者,是佛陀的真正弟子,他們不會再歸依錯誤的老師(凡夫在擁有無數的錯誤和邪惡中,歸依錯誤的老師是其中一個最大的錯誤),他們對佛、法、僧之見解將愈來愈清晰和明亮。」

【財的遺產】

  佛陀的「財的遺產」有三種:(摘自〈七菩提分〉by Ven. Ledi Sayadaw)

因緣財:食物、衣服、居住、醫藥等利益。

世間財:世間的聲望、莊嚴、尊嚴、權利、地位等。

輪迴財:娛悅的輪迴、較高的地位、富裕的家庭、能滿足欲望的環境等。

  然而,遺憾的,佛陀入滅後,「法的遺產」漸漸被這三種極端增長的「財的遺產」---因緣財、世間財、輪迴財所壓倒了,這些行為活動不但與佛法、解脫、涅槃無關,更嚴重的是,阻斷了至珍至上的「法的遺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禮敬世尊 ﹑ 阿羅漢 ﹑ 正等正覺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glfs&aid=108389779

 回應文章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8 13:58
魔之分類 編輯

魔之分類有∶

內魔、外魔,內魔由自身產生障礙,外魔則系自他身而來之障礙。《定善義傳通記》卷三謂四魔之中,以天魔為外魔,其他三魔為內魔。又有就分段、變易二身而分,或從煩惱、所知二障而分。
五陰魔、煩惱魔、死魔三者,《法華經》卷五〈安樂品〉雲(大正9·39a)『見聖賢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此三魔乃自四魔中,除去天魔者。
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四者,出自北本《涅盤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等。又,《超日明三昧經》卷上所謂身魔、欲塵魔、死魔、天魔者,亦同於上述之四魔。《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釋之雲(大正45·348b)∶『煩多擾亂名為煩惱;色等積聚名之為蘊;將盡、正盡、盡已名死;神用光潔自在名天。此四即魔。』
天、罪、行、惱、死等五魔,出於《罵意經》。乃於上記四魔,復加罪魔。
《涅盤經》謂四魔加無常、無我等四倒,而成八魔;又謂分段、變易二身各有四魔,故成八魔。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列欲、憂愁、饑渴、愛、睡眠、怖畏、疑、毒、名利、自高慢等十魔。[6]
《華嚴經大疏鈔》卷二十亦列舉蘊、煩惱、業、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識、菩提法智等十魔。[7]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shiglfs) 於 2017-09-18 14:00 回覆: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魔

魔羅(巴利文及梵語:Māra,藏文:bdud,緬甸語:မာရ်နတ်),又稱魔,佛教神話中的惡魔,指奪人生命,且障礙善事之惡鬼神。若梵漢並舉則稱為魔障。

在原始佛教中,魔是居住在天界的天人,他們的首領名叫波旬,出於嫉妒,曾經企圖阻止釋迦牟尼佛證悟成佛。在釋迦牟尼佛開始傳教之後,也曾經多次擾亂僧團弟子。

佛教認為,任何能夠阻擾修行的障礙,都可以稱為魔。因此,在內心中的不安、憤怒、貪心等煩惱,都能被稱為魔。

&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9B%9B%E4%BE%9D%E5%9B%9B%E4%B8%8D%E4%BE%9D

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
依智,不依識。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經。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24 07:38
一般人,沒有在學佛修行的人,身心有病找世間的醫生。
佛陀是大醫王,佛法是法藥,僧人是護士。
修行人有病要找佛陀醫,找佛法藥自己醫,從自己的身心找出病因。從因地上修,從因地上醫,是上醫:醫心,預防之醫學。

祖師說的:愚人調身不調心。智人調心不調身。
佛陀(法)是身心(靈)兼治。還連帶三世因果,業的緣起都要能或是一筆勾消或是預防在先;或是歡喜甘願受(果報)在後。……

自性眾生誓願度,
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
自性佛道誓願成。

息滅(=止息)貪瞋癡,
勤修戒定慧。

心是根本,
從心=根本修。
是根本良藥。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8 12:03
https://youtu.be/6mOGYD1gELo

世俗練氣功與修道背後都有一位老師
&

https://youtu.be/zu9KKNzeSQo
五比丘住世神變不思譯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8 11:32
http://tripitaka.cbeta.org/N09n0005_001
法嗣經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