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央視高分紀錄片《典籍裡的中國》10集完整版(附素材、作文題、時評)
2021/10/23 15:11:31瀏覽287|回應0|推薦2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k3MjgyNA==&mid=2651645311&idx=2&sn=a9fefe5366bde1958c31c1e48503db15&chksm=bccb1fc88bbc96de4ec5d5435090e9c98344058af3d3c5e273882c62672e621ad4ba61c7591f&scene=132#wechat_redirect

圖片
圖片
《典籍裡的中國》1~10集



《典籍裡的中國》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與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由撒貝寧擔任當代讀書人,王嘉寧擔任節目主持人,田沁鑫擔任藝術總監。

節目聚焦優秀中華文化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第1集:尚書





第2集:天工開物





第3集:史記





第4集:本草綱目





第5集:論語





第6集:孫子兵法






第7集:楚辭






第8集:徐霞客遊記






第9集:道德經






第10集:易經








图片
作文題



0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典籍裡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節目將傳統文化經典注入時代潮流,聚焦《尚書》《論語》《史記》等享譽申外、流傳千古的典籍,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首期節目中,最令人動容的是伏生向晁錯講述自己和家人護《書》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間私藏經書,儒學博士伏生冒死將《書(後稱《尚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藏匿於壁中。途中,他的兒子為護《書》死於兵劫,妻子為護《書》病故。他們為何能有如此決絕的力量?因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讓每個個體充滿力量。

學校舉辦以“傳承文化經典,彰顯中國力量”為主題的讀書交流會,邀請你作為班級代表在會上發言。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發言稿,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0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鑑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典籍裡的中國》是央視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節目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尚書》《論語》《孫子兵法》《楚辭》《史記》等流傳千古、享譽中外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

校文學社舉行“典籍裡的中國”的主題徵文活動,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0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21年2月12日,《典籍裡的中國》第一期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之後立即得到了廣大觀眾的積極響應與高度評價。節目展現了典籍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是傳遞文化精神、樹立文化自信的典範;節目綜合運用環幕投屏、實時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創新設計出“歷史空間”“現實空間”,並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

請聯繫現實生活,自選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命題方向

責任擔當:國家認同 社會責任

人文底蘊:人文積澱 審美情趣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技術運用

學會學習:樂學善學 勤於反思



图片
人物素材



图片
0
伏生

西漢經學者

事例適用主題:

事例:後為逃兵荒,伏生流亡異鄉,直至劉邦平定天下,伏生返回家中,鑿壁取《尚書》,卻發現《尚書》早已嚴重腐壞,僅剩28篇,但慶伏生早已熟讀心中,於是他廣收門生,傳書講書,後傳至漢文帝耳中,於是便派晁錯到伏生家中聽書後回宮傳書,將伏生胸藏《尚書》整理記錄下來,補敘出所失篇章,才使《尚書》得以完整流傳。伏生用其一生“護書”、“講書”、“傳書”的事蹟廣流人間,後人頌曰:“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



图片
0
宋應星

明末清初農學家、博物學家

事例適用主題:

事例:但其實,早在先後數次從南方到北方的應考往返途中,他就沒有閒著,行程數万裡,他沿途都在考察、尋訪和記錄,對南北各地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狀況,做了大量的社會調查。用他自己的話說:“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意思是說,來去行程數万裡,沒有什麼事情和物件是我不想知道的。而他在奉新鄉居的日子裡,更是走遍了田野和村鎮,遍訪打穀場和手工作坊的各類匠人和藝人,以及店鋪、窯場、工地等等。他的一生致力於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並將所搜資料編著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開工天物》。



图片
0
徐霞客

明朝末地理學家、探險家

事例適用主題:

事例:他把重重困難踩在腳下,對傳統的地理觀念和結論投以批評的眼光,敢於用實踐出真知反駁儒家經典《禹貢》關於“岷山導江”的錯誤結論。以三十餘年的遊歷著成的《徐霞客遊記》是徐霞客熱烈讚頌偉大祖國壯麗山河的長篇頌歌;是記錄徐霞客一生獻身科學事業的不朽傳記;也是徐霞客通過實踐探索科學奧秘的經驗總結。徐霞客留給我們愛國獻身、摯著追求、勇攀科學高峰的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發揚。



图片
0
司馬遷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

事例適用主題:

事例:在牢中,司馬遷“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牆之中”,受盡了殘酷審訊。入獄第二年,司馬遷被迫決定接受腐刑。腐刑乃奇恥大辱,污及先人,見笑親人,司馬遷悲憤至極,曾一度想過自刎,但每曾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司馬遷便“就極刑而無慍色”,他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只為完成他父親遺願完成撰寫《史記》。公元前91年,《史記》終於完成,這是一部閃爍著正義和人性之光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蘸著血淚譜寫的生命之歌,亦是其矢志不渝、堅持理想之體現,魯迅曾如此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圖片
精選時評



典籍裡的中國:從經典中感悟中國精神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
歷經磨難的《尚書》如何被一代代中國人保存至今?

《詩經》三百篇怎樣承包了我們今天大部分的口頭禪?

為什麼有人從《道德經》裡看到了兵書的影子?

……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浩瀚中華留下典籍萬千,你或許在圖書館偶遇過它們,或許在課堂上與它們的碎片有過交集,但可曾了解過它們的身世流轉,看到它們的熠熠光華?

2月12日,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節目以影視化的方式,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源起、流轉的故事,實現“護書人”與“讀書人”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

第一期和觀眾見面的,是被稱作“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尚書》。節目組之所以選擇以《尚書》開篇,是因為它流傳了兩千多年,構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識體系,也是最早被譯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熱衷於翻譯《尚書》的英國漢學家彭馬田就曾說過:“除非你讀《尚書》,否則我不認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國”。

很多人都說《尚書》佶屈聱牙,這部典籍究竟講了什麼?

據國際《尚書》學會會長錢宗武介紹,《尚書》記載著堯舜禹、夏商周的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智慧。按照時間順序一共分為四部分:《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共五十八篇。“古代君王做什麼事,必定有史官記載。一個史官專門記錄君王講的話,另一個專門記君王的行動,這些材料編纂起來,就編了《尚書》。”

古今對話是《典籍裡的中國》一大亮點。“古代護書人”伏生是講述書中故事、解讀書中思想要義的串聯人物。鏡頭一轉,主持人撒貝寧以“當代讀書人”的身份與伏生對談,陪伴他“穿越”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讀《尚書》、學《尚書》、傳《尚書》。

看節目時,不少網友感動落淚:“華夏為何是一體?自古就是一體。這句話太戳淚點了。”“古今對話很有戲劇衝突,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華夏文明的歷史傳承要靠我們年輕人,從今天起多讀書,讓這些故事代代相傳。”……

而最讓觀眾動容的,是節目中伏生向晁錯講述自己和家人護書、用生命詮釋“薪火相傳”的片段。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間私藏經書,儒學博士伏生冒死將《書》(後稱《尚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匿藏於壁中。途中,他的兒子為護《書》死於兵劫,妻子為護《書》病故。他們為何能有如此決絕的力量?因為《書》中思想和智慧的鼓舞,讓華夏文明在微小個體上展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這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原因。

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看來,“'中國'這個詞,在文獻中最早出現在《尚書》裡。”蒙曼說,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也是中國……

把古籍變成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不僅靠舞台硬件的升級,更依賴於背後詳實的史料支撐。據悉,僅《尚書》一期節目就諮詢了65位相關專家,查詢了68本相關書籍和上千篇論文,整理了幾百萬字的資料,劇本前後修改了53個版本,將專業精神體現在了每一個細節。

據了解,《典籍裡的中國》共有11期,介紹11部典籍,包括文學、科學、哲學、醫學等領域。在《尚書》開篇之後,將有《論語》《孫子兵法》《楚辭》《史記》等典籍陸續與觀眾見面。

(湘語文鮮素材公眾號)

我們為什麼要策劃《典籍裡的中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黨組書記慎海雄

牛年新春,《典籍裡的中國》甫一開播,就創下同類型題材的收視新高。新媒體傳播後,節目還變身“網紅”,帶旺一波“典籍熱”。  

這,其實在我們的意料之中。馬克思在評價希臘藝術和史詩時說過,希臘藝術和史詩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上有迢迢河漢,下有滔滔江水”。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們燦爛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一個重要奧秘就是文以載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華文化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是永遠給中華兒女以精神滋養、提醒我們不斷進行精神反芻的範本。

所以,節目火起來,我們高興;典籍“活”起來,我們更自豪。  

“ 在我們的古漢語詞典裡,韋編三絕、汗牛充棟、洛陽紙貴……中國古人往往用讚美、敬佩的詞語,稱頌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傳承。習近平總書記說,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這些經典的無形內核便是中國精神,有形載體就是中華典籍。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老先生的痛,讓人警醒。如果典籍高懸在像牙塔,塵封在藏書館,即便散落在教科書中,卻沒有人自覺賡續文脈香火,那不是隨著歲月流逝而丟掉根和魂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中央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舉措,在全社會點燃了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強大引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

文化如水。中華文明看似柔和,實則堅強。這也從一個側面,回答了為什麼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等文明古國早已進入了博物館,唯有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風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機勃勃,在人類文明的燦爛星空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知來處,明去處。正是中華文化典籍的代代傳承,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堅強屹立,中華文明飽經滄桑而薪火相傳。

觀成敗、鑑得失、明是非、知興替。優秀典籍,既是中華民族的共享記憶,也是我們與歷史的精神接續。既見證了我們的昨天、觀照著我們的今天,也將福澤我們的明天,福澤中華民族後世千年。我們感到,從優秀典籍入手傳播傳統文化,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今天的中國已經快速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閱讀的便利性、豐富性已經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雖說“書當快意讀易盡”,然而,我們也要捫心自問:今天的中國,到底還有多少人在安安靜靜地閱讀傳統經典?又有多少人讀得懂、讀得進傳統典籍?

再輝煌的文化,一旦失去傳承就必然衰敗。作為重要的傳播陣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責無旁貸,必須與時間賽跑。總台成立以來,我們連續推出《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中國地名大會》等一大批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品節目,都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不少節目還在歐美國家暢銷。我們從中也領略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創作靈感的強大力量!

書裡乾坤大,心中日月長。我們堅信,典籍是國之瑰寶,不能只是“活”在藏書館、“活”在學者的論著中,還應該“活”在年輕人心中。《典籍裡的中國》,就是典籍的傳播者、轉化人,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探賾索隱、披沙揀金,通過電視獨具優勢的語境轉換,讓更多人愛上典籍,自覺傳承中華燦爛文化。

益智增德,如沐春風。《典籍裡的中國》告訴我們,中華文化,絕不是晦澀艱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儲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思想寶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中華文化典籍是古聖思想的載體,是先賢智慧的結晶,絕不是像牙塔中泛黃的辭章,不是沉睡的故紙堆,而是我們這個民族血液中永遠保持鮮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文明長河永遠奔騰不息的文化密碼。

優秀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中華傳統典籍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獨特資源。優秀典籍一直是吸引國際漢學家濡染中華文化的磁石。瑞典學院唯一會中文的馬悅然先生當年的漢語入門讀物就是《左傳》;荷蘭著名漢學家高羅佩曾經翻譯過竹林七賢嵇康的《琴賦》;公元9世紀,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就已成為東瀛皇室爭讀之文獻……今天的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傳統經典正是我們與世界進行文明交流互鑑的一大優勢。

世上沒有登不盡的山,只有讀不完的典籍。蘇東坡有云,要“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我們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壘起的一座座精神高峰。多攀登這樣的精神巔峰,登高望遠,於我們個人,可以拓展拓寬自己的人生長度和寬度;於我們民族,可以夯實精神厚度,進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

图片

內容來自:

圖片:閱之

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

責編:藍風| 投稿郵箱:ywzhoubao@163.com


往期精選




圍觀

人民日報典型人物素材:“暖聞熱評”彙編(人物+故事+點評)
丨更多

熱文

名師在線| 張誌公:怎樣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丨更多

熱文

新高考文言文常考實詞,搞定這些就對了!

丨更多

熱文

比蘇格拉底更好用的哲學家名言+事例素材,拯救不會寫作文的你!

丨更多

熱文

金融四校,五院四系,兩電一郵,建築老八校…這些行業高校大佬,你認識幾所?

丨更多


图片

記得讀完文章後點 愛你們!图片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評分9.6的脫貧紀錄片,居然是他們拍的?!
暴走漫畫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確定
內容質量低 不看此公眾號
推薦10部適合師生看的頂級英文紀錄片(附播放鏈接),提升與娛樂兩不誤!
英語週週練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確定
內容質量低 不看此公眾號
央視把孩子的227篇課文,拍成紀錄片!大語文時代,強烈推薦(直接觀看)
方傑的語文世界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gra128&aid=16978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