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大成人之美 石碑歸大湖社區》
2017/01/18 14:27:05瀏覽1553|回應0|推薦12

十二月份我們節目曾提到在政大舉辦的【第一屆家族史與口述歷史青年工作坊】,而促成這個學習活動的靈魂人士是現任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系主任王雅萍老師。在政大綜合院館南棟五樓,有設置「民族博物館」,提供全校師生及社會大眾一個了解民族文化的場所,社會大眾可以申請安排前往參觀。近日在民族學系看見一張2015布展【陶裡天下—蒙藏與周邊民族陶器特展】的簡短公告,公告中張駿逸館長的姓名,讓我們想起十年前到高雄縣湖內鄉大湖社區的往事。

十年前,我們首度前往這個位在二仁溪南岸的社區,社區發展協會蘇福龍理事長一得知我們有夥伴來自台北市文山區的時候,馬上說:「文山區有一所政治大學,那是一所好學校。」

我們都很好奇蘇理事長這麼稱許政大,所以也馬上請他說明「政大是一所好學校」的緣由。於是,他帶著我們走到一面「嚴禁惡丐強索潑擾碑」前,他說這方1775(乾隆四十)年鳳山縣知縣劉亨基所立的石碑,原本在村子歷史最悠久的「長壽宮」,1979年長壽宮拆除重建時,這面石碑和廟中一些文物無處棲身而被棄置,二十幾年後他們想找但不知從何找起?後來輾轉得知文物在政大,於是就寫了一封很希望文物返鄉里的信函;政大民族學系民族博物館張駿逸館長收到信後,經由系務會議的討論認為,文物本來就要跟人結合才能彰顯意義,民族學的倫理很重視「成人之美」,所以當然要奉還文物。

回台北後我把在大湖社區這段奇遇跟王雅萍老師分享,王老說當時還稱作「民族社會學系」的年代,系裡面一位就住在高雄湖內大湖社區的副教授林恩顯老師,發現故鄉古廟的各種文物因改建而產生保存問題時,將石碑、乩(神)童座椅、香燭臺、廟內格扇等,從高雄載上來放在政大的紅樓;這面石碑跟著這個學系搬過幾次家,從紅樓→大智樓→井塘樓→綜合院館的五樓民族學系民族博物館。他們很高興幫忙珍藏了有意義的民俗文物,更高興我們國人也曉得要加以珍惜了。因此,他們幫忙籌備了一個奉還交接典禮,有前後兩任系主任參加,好像前述這面石碑,記載的是當年要求乞丐群不能暴力乞討,要遵守秩序端正風俗的碑文,政大把它拓碑起來當作紀念,這面石碑回到大湖社區被安放在活動中心一進大門的地方。而這個社區,從「誰家門口這麼髒?」激起成立【社區環保義工隊】開始,在諸多居民的努力合作之下,成為一個很精彩的社區。

王雅萍老師對蘇理事長經營社區的專注跟用心印象深刻,對於他不斷學習、觀照層面的廣度和深度則衷心佩服,並認為這是社區的典範!而對社區居民來說,學術殿堂可以理解民眾的渴求,成就民眾的願望,何嘗不是一種典範呢!

這段石碑歸故里的故事,我們曾將之收錄在政大專案贊助、遠流公司出版發行的《愛上政大的6條路》書中,希望成人之美、愛護家園的美德,能溫潤很多人的心。

完成於2017/01/09 播出日2017/01/11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8908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