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曾文水庫的故事》之一
2013/08/23 10:22:15瀏覽4841|回應0|推薦2

  根據文獻的記載,人類最早興建水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900年左右,埃及人在尼羅河上游,建造了一座15公尺高砌石壩;而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水壩是敘利亞奧龍特斯(Orantes)河上,建於公元前1300年的塡石壩。從建材可以看出那是人類尚未使用水泥的年代,工程規模小,使用的目標可能也比較單純;而隨著水力工程技術的不斷提升與發展,水庫規模也就日益擴大,功能從單純的蓄水,演變成蓄水、防洪、給水、灌溉甚至觀光等多樣目標兼具的角色。

  座落在臺南、嘉義等行政區域內的曾文水庫,在日治時期八田與一技師完成烏山頭水庫時,就已經提出在曾文溪上游興建混凝土重力壩、蓄水量達二億立方公尺水庫之議,但因逢世界大戰而作罷。臺灣南部的雨量分佈很不平均,大約80%集中於夏季,這樣的氣候特性,深深考驗水力專家和農業專家。臺灣光復後,政府為了改善嘉南平原耕地之灌溉系統,並充分調節運用曾文溪水資源等,遂在民國46年派遣鑽探隊,在八田技師建議的柳藤潭展開調查,卻因當時受限於經費與工程規模過大,沒有能力進行。

  民國48年,八七水災重創臺灣中南部,讓政府下定興建曾文水庫的決心,於是水利局正式派隊調查,經過六年調查研究,在民國54年提出可行性報告。民國55年,成立了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和曾文水庫工程司;接著設計發包,民國56年動工興建,民國62年10月31日全部完成,民國63年1月正式發電供水營運,總蓄水容量高達七億八百萬立方公尺,是全臺灣最大的水庫,兼具蓄水、防洪、給水、灌溉、觀光等多樣目標的角色。

  民國97年7月30日,再進行一個增加庫容的工程,工程造價一億兩千八百萬元,讓蓄水位標高從227增加為230公尺,蓄水量增加5470萬立方公尺,工程在98年6月24日竣工。在大壩楠西鄉這端和壩體上,有設置水庫興建和增建工程的紀念碑,讓遊者可以仔細閱讀這些歷史。

  也是經由閱讀這些歷史,讓我連想起2009.88莫拉克颱風,造成臺灣山區嚴重崩塌,特別是中南部地區,曾文水庫也是重災區之一。而從時間軸看來,在增加蓄水量的改善工程完工後一個多月,就遭遇莫拉克颱風的侵襲。那麼,增加庫容的工程是增加了水庫在這次風災的淤積?抑或發揮了減少洪災的功能呢?

  水庫興建的利弊得失,仍處於爭論不休的狀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王鑫教授曾說:「溪流中流淌的水,彷彿你我身體中流淌的血。它搬運著營養物質,維持了你我和大地的生命。水庫中的水,只是水循環過程中,暫時駐足在大旅館的貴賓。」一語道出水庫的興建,所帶出人與大自然相互調適的挑戰課題。

  我在曾文水庫三號橋─距離烏山嶺東口導水隧道1.6公里的地方,看見一面南區水資源管理局設置的「照興水文監測站」解說牌,記敘民國39年興建這座水文監測站的時候,工人須由距離6公里的楠西鄉街道中,挑水泥進來施工,民國61年水庫開始蓄水之後停止運作的過往。如今,站在橋上望著橋下發電之後,回到溪流蜿蜒而出的河水,將穿越導水隧道流向烏山頭水庫,滋潤萬頃良田。

  2012年8月,曾文水庫通過了環保署環境教育場所的認證審查,將提供人們學習人與環境的倫理關係、產生反思與行動的教學場域;負責經營管理的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將「莫拉克之後」設計為主要的教育課程之一。來到這個由阿里山脈環抱的山區,不管是從公路,或是搭船從湖面觀察曾文水庫集水區,都可以看見大面積的崩塌,所以我真希望人們能善加運用這個學習場所,來這裡走讀水庫天地,學會珍惜每一滴滋潤生命的水。

*參考資料:《臺灣的水庫》 黃兆慧著      遠足文化出版
                《臺灣的湖泊》 何立德  王鑫編著  遠足文化出版

完成於 2012.08.19  播出日2013.08.21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82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