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道印痕長在,故事廣為流傳》~把淡蘭古道‧走回來系列之一
2015/06/29 14:20:01瀏覽1758|回應1|推薦9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在2014年倡議:每年六月第一個星期六為【台灣步道日】;邀約大家為步道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慢慢行走、細究步道內涵。2015年六月第一個星期六是六月六日,我們準備循古徑從景美走往木柵,今天先跟諸位分享的是淡蘭古道。

在清代的時候,有「淡蘭古道」連起台北到宜蘭之間,最名聞遐邇的應屬「草嶺古道」;而因著時期不同、任務功能不同,淡蘭古道有不同的路線;其中,位在大文山區範圍內的路線,經由文獻閱讀,以及與一些登山前輩的討論,初步判斷從石碇經坪林到礁溪的路線,在坪林之前有好幾條(從社區出發連接的保甲路),其中兩條主要的,一條是文山東線,也就是淡蘭古道南路的正線,是走石碇雙溪口到烏塗窟、越過大格門、水底寮到坪林;另一條則是沿崩山溪、經過華梵大學,九寮埔、磨石坑、大崙、湖桶過去到坪林。

華梵大學蔡傳暉教授召集校內何立智老師、吳嘉陵老師們,邀請了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老師前往開課,把慢行、手作的理念融入到一些課程當中;在民間,則一起研商「把淡蘭古道‧走回來」的課題~讓更多人了解這條古道的歷史意義和價值,甚至創造出一些社區產業的可能性。

為了呼朋引伴來參與前述這個任務,所以在4月22日那天,有幾個團體在台北文山社區大學舉行了一場討論;會議中,華梵大學吳嘉陵老師建議成立【大文山淡蘭古道聯盟】,以便任務之推動,初步推舉林淑英擔任聯盟召集人。

5月16日這天,江光大和林淑英隨著山友們,一起走烏塗窟社區→蛇舌子→修記煤礦這段路線,沿途濃濃綠蔭下有數不清的野溪;跨越小野溪的橋基座,幾乎都是精彩的壘石工法,常民百姓家耕種的梯田,均以石砌駁坎作為護坡,都十分精彩。

我們聽華梵大學何老師說,他指導的【環境規劃課程】班級學生,在過去那個學期曾在烏塗社區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們反映說:社區的長輩們對他們很關照,讓他們學到很多東西。而我們所謂“把古道走回來”的原始初衷,其實就是想彰顯先民的生活智慧,深思其中歷久彌新的內涵。

這種串起學術界、社區、民間團體的各項能力與資源,集結起來作發想倡議,希望「發揮對公共政策決策思維的影響力,讓我們家園的保育工作得以落實,讓先民恆毅的足跡,得以成為我們努力向前的動力」的目標,十分動人,介紹給全球聽眾們分享。

完成於2015.05.25 播出日 2015.06.03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25134593

 回應文章

羅希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30 05:34
好生羨慕,太美了! 我今生只走過約十公里長的阿塱壹古道,位於台東到屏東的山海沿岸~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