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歡迎品嚐:友愛澆灌.日照曬穀.臺南秈18米飯香》
2021/07/05 23:02:51瀏覽2802|回應0|推薦16

         

▲關渡平原中八仙收割不久的稻田景象,前方是大屯山系,四棟建築物矗立在淡水小坪頂,有一隻猛禽飛翔在空中。                                                   ~攝於Sep.05,2020上午

*友愛澆灌,中八仙一坵田,將割禾~

                在COVID-19 肆虐嚴重之際,收到一則「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義賣八仙日曬米的活動訊息,發起者是《稻田裡的教室》作者林如貞老師。

    為了讓更多人知悉這項活動訊息,我請如貞老師接受我主持的【寶島服務網】廣播節目專訪,因而了解她在台南無米樂崑濱伯的家鄉種稻之後,因著乾旱休耕,遂改為承租宜蘭冬山鄉柯林社區一分地、陽明山區梯田30坪和台北關渡八仙里等三地的農田種稻子。因緣際會,引來台灣大學許少瑜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前來水源頭的梯田和八仙農田,實地探討灌溉排水與農業的課題,師生皆彎腰〝做田〞;還有華碩公司的員工、自然步道協會志工等,前來八仙田周邊撿拾垃圾的行動。

    透過如貞老師的述說,進一步得知這幾坵受到諸多關愛澆灌的農田,如今稻穗金黃,即將收割。她也透過善緣匯聚,得以有一些工資可以拜託住在貢寮的楊振鑫先生幫忙曬八仙里這邊收割的穀子;接下來,即是達到這回「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心願的最後一棒大家幫忙認購預估將有幾百公斤的米,希望很多人可以品嚐日曬穀的米飯香。

    前述這項活動訊息,請閱: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3ac60b9bf9db2fe7

    照顧這坵田的故事,請收聽:https://soundcloud.com/hakkafm937/1100630-1500a

*關渡平原–有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的福地洞天~

     前述這項義賣活動網頁的圖片有些眼熟,經請教如貞老師,得知那就是去年九月,我們一群人曾經前往參訪、幾位農民喚請世人關心守護的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的農田一隅,座落在關渡平原中八仙的懷抱裡。

    去年9月上旬,中八仙有一對青農夫婦透過Flying-V募資平台,希望能獲得廣大民眾出資,讓他們承租農地、購買資材、安心耕種。協助這項募資專案行動的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邀請了一群關心公共事務的各界人士齊聚在中八仙鄭雄傑先生家的老紅磚屋,鄭先生是這對青農的父親;他在這棟紅磚屋度過民國52年的葛樂禮颱風肆虐,當年水淹進屋高達6~7尺,一千多隻蛋鴨被淹死約六百隻,二萬斤鴨糧全被沖走,損失慘重。

    我們從紅磚屋出發,經中八仙渡口沿著基隆河右岸河堤走往八仙圳道,在河堤上有不少腳踏車運動族;河對岸是社子島,社子島曾經全島種蔬菜,供應北投、士林和台北城中。離開堤防右轉穿過一片林子,即是豁然開朗的關渡平原,大屯山、淡水小坪頂近在咫尺。

    近年,社會各界越來越關心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課題,其中,糧食生產的穩定性深具挑戰。在台灣,農地面積小、農業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嚴峻,政府針對這個狀況採取的因應措施之一是「青農返鄉」。然而,有這項政策補貼,為什麼這對青農還要歷經繁複的募資作業流程,來取得經費支持呢?

    原來,關渡平原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洪汎平原,很大區域之土地使用被劃定的地目是「公園預定地」,如真的要變成公園,須透過土地徵收的程序,勢必有龐大的公務預算金額;這對青農夫婦的長輩鄭雄傑先生說,當年劃定這些土地使用規範的歷程中,並沒有讓他們知悉,當然更沒有經過他們的同意。如今,由於農地被劃為公園預定地,當青農跟政府部門提出友善耕種的補助或認證申請時,皆因「非農地」而無法獲准。歡迎聽聽他們串成網的生命故事:

       https://soundcloud.com/hakkafm937/1091007-1500a<關渡八仙里六代園>

       https://soundcloud.com/hakkafm937/1091014-1500a<關渡八仙里六代園>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6761<守護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八仙六代園>

 *串聯友愛,守住農田,義行可風~

     如貞老師提到的宜蘭冬山鄉柯林社區,我曾經前往拜訪過,印象最深刻的是濃濃的人情味和湧泉;當地鄉親說,「柯」就是台灣赤楊,他們在社區活動中心門口種了幾棵。  

  根據如貞老師在柯林社區的經驗,發現宜蘭很適合台南秈18號榖種,都完全不用噴灑農藥;它還有個特性,收割當年即可製作米點心,如果是其它品種的秈稻,則需儲放2年左右才適合製作;換句話說,這可以節省儲存空間的成本。更多台南秈18榖種和製作米點心的訊息,請閱讀她的書寫:https://www.peopo.org/news/440759

    我在關渡平原看見學術界和農業界留下的研究、實驗的蹤跡,舊雙溪河道旁的洲美里,以及前述發起募資租地耕種的六代園所在地八仙里都有,林如貞老師也是因「水田計畫」而深入八仙地區的。對一方天地的關懷,沒有因專案的結束而停歇,反而是不斷地探究學習,累積更多善緣,引進更多公民的學思行動。

    但願這股學與思,能引發更多支持行動,讓青農們可以在這裡一代接一代傳承農耕,發揮務茲稼穡的韌性;守住淡水河口關渡平原,守住它蓄水保種的珍貴蘊含。

                                            完成於 July 5,2021

▲▼林如貞老師提供在陽明山上承租30坪稻田的照片

▲台灣大學師生在八仙里稻田進行「灌溉與排水工程」課程教學                             ~林如貞老師提供照片

▲從中八仙渡船頭眺望前方像一隻大鳥、跨越基隆河的社子大橋

▲從中八仙渡船頭往北走,如貞老師纖細的背影  ~攝於Sep.05,2020

▲黃槿老樹在河畔映月,加上黃雲般的稻田,是珍貴的蘊藏。

▲▼走在基隆河右岸,對岸是社子島,遠方是林口台地。

八仙里的試驗田區         ~攝於Sep.05,2020

▼洲美里的試驗田區         ~攝於Aug.17,2016

▲中八仙八仙圳水門,八仙圳源自磺溪,流經榮總、陽明大學…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志彬秘書長

▼台北市文山社大陳建志理事長和林淑英,聯袂拜訪中八仙六代園

▲這條圳道叫做相思溝

▲▼行走在大屯山、觀音山夾歭的關渡平原水圳旁

▲▼水鄉澤國,雲影天光

▲▼寮內學與思:如何因應氣候風險,讓農業得永續,生命保平安?

▲▼紗帽山在遠處,近處一朵漂亮的秋葵花!

▲▼柯林社區活動中心門口的柯樹–台灣赤楊。 ~攝於Sep.27,2017

▲▼柯林社區.處處湧泉

▲▼林如貞老師傳來柯林社區「台南秈18」稻穗金黃的美景,攝於July 03,2021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6482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