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猶待褒忠有才村.在地滯洪展新猷》
2021/01/03 00:55:41瀏覽4992|回應1|推薦12

    

▲2013年在雲林褒忠有才村看見的彩繪,圖文表達出很多人的心聲。

                    雲林縣境有褒忠,鄉民愛家美名揚;

                馬鳴山裡走迷宮,小鄧歌聲縈繞樑。

           環保尖兵有才村,在地滯洪試先行;

           耕種蓄洪兩者兼,韌性農村展新猷。

★2020夏天有才村,結識在地滯洪田

     在面臨全球劇烈變遷之際,山高河短、地形陡峭的台灣,如何因應嚴峻的水環境安全挑戰,是全體國人都需關心的課題。此其中,水利部門在雲林縣褒忠鄉的有才村,規劃設置了名之為「在地滯洪」的蓄洪空間,多創造了一種強降雨來臨時的調適之道。

    去年七月三十日上午,我們幾位長期參與水資源課題的民間團體成員林長茂先生、徐蟬娟女士和我,受邀參與水利署主辦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成效現勘與檢討會議」,雲林縣褒忠鄉「有才村在地滯洪」為此行現勘地點之一。   

2013年春,首度造訪【那一年,我們一起玩的地方】!

      從跨越有才寮大排的有才橋走往工程現場,這段步行起始點一座五營將軍祠,還有鋪在地面接受陽光浴的花生豆筴,喚醒了我腦海中的一股記憶;排水路旁茂密的蓖麻,則是新添的景象。

      被喚醒的記憶中,有才村是雲林縣環保局推薦參加2013年第一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區組比賽的社區,初審日期是2013年2月27日;時值初春,村子裡有棟房子屋頂的炮仗花盛開,社區居民笑語提及〝吃飯攪沙〞的無奈,發願要好好地學習營造村落空間。

     當年我們七位評審委員一行曾走在村子的巷弄裡,發現屋子的外牆均有彩繪,有很多是小朋友的作品;原來,那是村落在2012年參與當地舉辦千歲爺遶境巡禮【食飯擔到有才.平安擱發財】的活動時,眾人的創作。村子一間「有才生活館」,展示很多工藝品,館舍右前方牆上還有一首譜了曲的【那一年,我們一起玩的地方】;或許就是這些生活點滴,以及村民的平靜自如,帶著我們行走在曲巷間,驅走了仍存的一絲絲暮冬的蕭瑟。 

耕種與蓄洪.兩者兼顧之

      前述「在地滯洪」與我們從前常常聽到的「滯洪池」,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的滯洪空間維持了原本的種植用途,而不是後者那種移走土方、挖掘為蓄水空間之後,隨即失去了生產糧食的地利功能。我個人非常認同這種措施,因為,從母岩化育成可以耕種的土壤,需要非常漫長的歲月;而我們台灣多為山坡地,平原上的農田是我們賴以維生的重要倚靠,理當好好地珍惜。

      有才村「在地滯洪」措施,是水利署研究規劃部門結合第五河川局,經過幾番研判、尋找適當地區、進行遊說協商、獲得合作試辦的台糖甘蔗田,土地面積約兩公頃。在作法上,台糖公司持續種甘蔗,萬一甘蔗成長期間遭遇颱風驟雨時,蔗田則作為蓄水空間,藉之減少地表逕流,降低河川產生洪峰的機率;待淹水過後,再視農作物遭水淹的深度和時間因而受到的傷損,由水利部門支付復健的補貼金;補貼金額的多少,皆有明訂的標準 

研判形勢匯聚水.減碳足跡增韌性

    「一、大水如何流進這個『在地滯洪區』呢?

       二、需要設置引流的管道嗎?」雖然去年前往有才村時聽過簡報,我的腦海偶爾會浮起這兩個問題。

      因此,我趁著20201022日前往第五河川局參與審查會的機會,跟著施國順課長和副工程司呂春生先生再度前往有才村,聽他們更為仔細的說明。這處滯洪區完全依據有才村的自然地形地勢、收集從比較高的北邊流下來的地表水,所以沒有引流進水的管道,施工很簡單。而〈在地滯洪防災設施使用土地補貼契約〉第八條「不得影響環境」條文規範:

〈一〉不得降挖土方移除表土層。

〈二〉維持現有農、水路之功能,注意基地之排水設計。

〈三〉不得造成鄰地積水問題。

      為了遵循第八條所提的三個重點,第五河川局在施工方法上,選在適當地點將田埂填高五十公分,長度共計424公尺;南側排水路設置二百公尺長的土石籠;滯洪區西側有51公尺長、南北向的出口涵管,那是讓滯留的水流到有才寮大排的管路;這個管路與大排相交之處設有自動水門,防止大排驟增的水量灌進村莊。

     至於如何得知水位水量來協助研判補償金額呢?則是靠現場設置的三個「淹水感測器」,以及有才橋旁設置的「水位計」等儀器,用來監控與紀錄,據之以研判履約。

      由此觀之,在地滯洪措施的關鍵點其實是在前期的規畫作業,必須徹底了解當地的地理地質、人文水文等豐富的知識內涵,據以選定合宜的地點。擁有土地的人家,雖有意提供土地,還不見得是適當之處呢

      2020年,我們台灣西南部面臨乾旱,因此,有才村這座在地滯洪池設置至今,尚未遇見暴雨大水之考驗,倒是在去年五月施工期間,曾遇到42mm/hr.(一小時下了42毫米雨量)的情況,當時南側排水路已經設置了土石籠,水流暢通,積水沒有漫流到附近的農地,初步讓大家放心。 

 再度前往有才村.白雲牧場喜相鄰

再度前往有才村,發現淹水感測計旁的草長得比七月間茂密,白甘蔗等著採收。呂春生先生說甘蔗園西側那頭,已經是東勢鄉境;我查閱地圖,從有才橋南側的雲158甲縣道繼續往西走,座落在有才村最西端有家東鋼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與這家公司西端相鄰,即抵達甭錢生態教學農場(白雲牧場)」。這個農場的創辦人許春德先生曾經獲得行政院環保署的推動環保有功人員之肯定;在2015,許先生更獲得雲林縣環保局推薦參加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比賽,我則是當年評審委員之一。許先生早年以養豬收入來栽培小孩接受高等教育,後來發現家鄉的河流一條一條變黑,空氣中有惡臭;於是他在小孩從研究所畢業之後,陸續關掉養豬場,將豬舍挖了一池水塘,四處找尋往昔野溪中的田蚌和牛屎鯽,還有其它很多物種,營造小小一艘諾亞方舟,免費提供各界來學習。

從認識許先生到前往評審他的參賽,之間相隔好幾年,期間我曾帶幾位主修生物的社區大學夥伴前往拜訪、向他請益,每回都對他的教學熱忱無限尊崇,對他純摯的笑容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從未思及有才村和白雲牧場相距如此近,社區與個人,皆在吃飯攪沙之處,以行動洋溢著愛護家園的芬芳 

試辦與學習兼具.政策思辨與推廣

 

      秋末初冬,海邊的有才村風很大,吹來不少沙子,天空灰濛濛的,跟我2013年首度前往時差不多;我跟水利工程司們走在人煙稀少的村落裡,看見2012年的彩繪者姓名依稀可辨幾棟出色的老建築,讓吾等推想興建當年主人家的氣度與豐饒,如今屋宇有些頃頹,如果再遭暴雨狂風,勢必更難整修復原。而在本文走筆之間,從網際網路看見有才社區發展協會的臉書上,有慈濟功德會在去年十一月底協助曾恭喜先生家更換屋瓦,整修屋內設施後舉辦「入厝禮」的照片,令人非常感動。 

      在地滯洪措施在國內尚屬初創,還沒有獲得農民提供農地合作支持;有才村這裡設置之後,我看見美濃的社區報–《月光山雜誌》旬刊在2020年10月09日出刊的第五版,已經有當地立委爭取試辦的報導。我也看見水利工程司們用心地解釋相關措施,識者均很期待這項試辦可以達到預期的成果,使得我們具有面對氣候劇烈變遷的韌性。 

      褒忠東勢這段社區情緣,讓我更進一步深思,在雲林縣境內具有環境素養的社區試辦在地滯洪措施,水利部門如果可以為村民和學生規畫相關的學習課題,讓他們具有追蹤觀察的能力,將之建構成為在地知識學的一環,或許可以為這項措施注入更豐富的篇章,更有利於公共政策的思辨與推廣。

                                                                                                                                                                 完成於Jan.02, 2021

*延伸閱讀:

 ~ 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ABE3C12D215928BD〈水利署於雲林有才村試辦在地滯洪措施〉

                                              水利署電子報 396期       2020/08/14發布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08342563

                                          《守在產房門口的牛屎鯽.區域排水路中現身影》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Organization/%E9%9B%B2%E6%9E%97%E7%B8%A3%E8%A4%92%E5%BF%A0%E9%84%89%E6%9C%89%E6%89%8D%E7%A4%BE%E5%8D%80%E7%99%BC%E5%B1%95%E5%8D%94%E6%9C%83-218670291498175/                                                                                                                                                                                            〈有才社區發展協會臉書〉

▲翻拍第五河川局簡報檔

▲▼從有才橋北側橋頭沿著有才寮大排走往在地滯洪田區

▲▼有才寮大排沿岸長了很多蓖麻,蓖麻油有很多用途。

▲第五河川局徐課長負責作簡報

▲▼前方甘蔗田即為備用的滯洪區,下圖是排水路土石籠。

▲豎著旗幟的就是淹水感測器

▲正在享受日光浴的花生,樹叢那側是有才寮大排。

▲▼2020年10月22日再度前往時,原本的空地長滿了草;下圖中央有一棵大樹,樹木再過去即已接近東勢鄉。

▲2013年02月27日首度前往有才村,活動中心內的布置。                ▼騎腳踏車的男孩和盛開的炮仗花!

▲步行欣賞牆壁上的藝術創作

▲生活中有歌,歌曲中有故事,那是重要的生命內涵!

▲▼「有才生活館」館內館外,都有村民悉心佈置與照料。

▲有才村西邊不遠處,有愛護家園的芳鄰。~2015年01月30日拍攝

▲▼白雲牧場園中有大面積的溼地,許春德先生隨手就可以摸到田蚌並撈幾尾牛屎鯽,讓學習者理解田蚌與牛屎鯽互利共生的故事。

▲▼園內的設施、一草一木,幾乎都是許春德先生親手製作與種植,他介紹園內一口井、組裝的太陽能車,都開心得不得了!

▲▼2020年10月22日拍攝2012年的彩繪,創作者的心意仍舊清晰!

▲▼有才村內,講究的老建築。

▲從有才橋上往西拍攝有才寮大排水路

▲第五河川局與台糖公司簽訂的合約之部分內容(翻拍自簡報檔)   

▲翻拍自第五河川局簡報檔                                         

▼美濃的社區報《月光山雜誌》之報導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55035446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07 10:53
在地滯洪公共政策
專業公益為善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