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指南山下一甲子 共譜文山考古情
2014/03/13 09:28:16瀏覽2135|回應0|推薦7

  我們節目在上個星期播出【指南山下一甲子】故事之後,聽眾朋友對於我們社區居民和政大、文山社大之間感到好奇,所以我們再來探討學術機構和社區團體之間,可以擦出怎樣的火花?

  第一張圖片中的劉益昌、王雅萍等兩位老師都任教於政大,他們也被邀請來文山社大幫忙教學;鄭景隆先生是他們在文山社大的學員,余讓堯先生是鄭景隆先生的朋友。

  話說在羅斯福路五段花木市場旁邊有一條萬盛街,萬盛街南端接興隆路一段,從興隆路一段125巷走進去,有一座佔地約二公頃的「景美運動公園」,行政區域屬於文山區興豐里;公園原址從前是義芳化工廠用地,含汞的污泥對當地土壤產生污染,台北市環保局和該公司合作完成污染改善工作之後,經由都市更新而劃為公園。公園的北邊是屬於南港山系的蟾蜍山,而當地人稱呼這裡為十五份,乃因乾隆年間,福建移民蘇興存、高眙椒等十五人到此合股開闢,故當時又稱《十五份莊》;十五份在清領及日治時期稱為興福莊,所轄地區是台北市改制之初的興福、興德二里。地名「興福」則是福建人在此興盛之寓意。

  時序1986年植樹節,有一戶住在這裡的人家響應政府推動的「種樹救水源」活動,整地時在住家後面挖出來一批石製品,他們感到很特殊,於是送到台灣大學的人類學系,當時的宋文薰教授及黃士強教授都曾看過,據黃教授回憶說,當時曾問及這批石製品是在哪裡挖到的?但送去的人不願說出,所以無法追出確切位置,只好讓送去的人把這批石製品拎回家,這戶人家將石器堆棄在牆角,直到二十年後要搬家時才想到不知要如何處置?

  愛玩石頭的篆刻家鄭景隆先生是這戶人家的女婿余讓堯先生的好朋友,於是在2006年10月,把一大袋的石頭送往鄭家;鄭景隆先生也是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黃埔一期的學員,他選修許多人文學程的課,對於多元民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涉獵與涵養。當他看見那一大袋的石器後,立即拍照並E-mail給政大民族學系、也在文山社區大學講授台灣多元民族文化課程的王雅萍老師,王老師看了照片,認為並不是現代原住民的工具,就熱心地把照片轉寄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老師,劉老師收到資料後,立即跟景隆先生相約在二○○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星期天,一起到發現石器的地方探尋。

  劉益昌老師提起在一九三○年時,有一位農夫挖到一塊類似石斧的石器,送到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的前身),當時鑑定這件器物的日本學者,是移川子之藏教授,經鑑定證實,這件石器是兩千多年前石器時代的器物,該器物後來被定名為巴圖(patu)。當時學術界曾報導過這則消息,但因只出現一件器物,也無法確定發現石器的準確位置,只知道大約是在十五份一帶,因此沒有後續訊息。

  在相隔了七十六年之後,袋子裏的石器共有巴圖(patu)六件、網墜一十九件。石器經文山社大講師周述蓉博士送學術機構鑑定之後,確定為距今兩千五百至三千年前石器時代圓山文化晚期、植物園文化早期的器物。「巴圖」和「網墬」這小小的石器,科學家可以用科學儀器為它定年,可以判讀礦物的成分;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它們有著古人摩搓的用心,還有生命依存的連結。

  劉益昌老師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台灣南、北部都曾發現巴圖,北台灣發現者較厚、較小,中有突脊;南部的巴圖較大,既寬又扁且長。在台南縣下營鄉武安宮保存五支巴圖形石器,最大長約80公分,被當地人奉為「神的兵器」。「十五份遺址」發現的巴圖中,最小僅13公分長,是台灣現有最小的巴圖。劉老師還說,南太平洋民族普遍以巴圖為武器,而台灣發現的巴圖在出土時的狀態,皆以豎立方式相靠,且均呈奇數,明顯帶有祭祀功能;而這些巴圖又都有使用過的痕跡,應是具有農耕又兼儀禮祭祀之用途。研究地質的周述蓉老師則認為,這批巴圖身上泛著晶瑩的「玻璃光」,製作相當精緻,超越一般實用性的石製農器甚多,推測做祭祀用的可能性較大。

  至於捕魚用的網墜,則讓我想起文山區有個舊地名叫「橋頭」,說明指出位在興隆路一段二段交界處靠靜心小學附近,以前有條小溪;由於現在找不到溪流的蹤跡了,因此很難求證是不是流往北邊、穿越羅斯福路、從師大分部附近匯入新店溪的萬盛溪。但是這個地名和這批石器的出現,卻讓許多人不斷地思索,在那個使用簡單石器的年代,他們是在「新店溪?景美溪?萬盛溪?」中的哪條溪中捕魚?或者滿山都是果實,日子優哉游哉?

  對景美木柵的在地人來說,「十五份」是個親切的地名,只是,因著幾度行政區域的調整,舊地名被捨棄,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地消失,只能從古籍中探尋。

  綜觀整件事情,就是學術界人士走入社區,引發人們終身學習的動力,往深奧的學海探索,因而具有發現古器物的能力。我也因而在2007年9月,擔任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理事長期間,執筆寫出《共譜文山考古情》,以玆紀念。

    共譜文山考古情

     興豐舊名十五份    三千年前見人跡

     生活依靠有石器    巴圖網墬細細琢

     磐石堅硬藏地底    歲月悠悠為誰語 

     一九二三見天日    OO六遇景隆

     好學不倦篆刻家    為石牽引遇伯樂

     雅萍益昌周述蓉    共譜文山考古情

  除了前述之外,我們也有攝影班級的老師和學生受到《木柵人》中文版出版的激勵,發願要效法Dr.朗豪華,在相隔半個世紀之後,為木柵留下影像記錄,他們的作品結集成書,書名叫作《木柵人看見木柵人》。我在該書序文中曾有這麼一段文字:

  曾經在好幾個夜裡,踩著獵戶星座耀眼的腰帶星光中,想起Dr.Long在原著第十頁的圖像解說「當你一遇上打著赤腳,神情卻高貴得有如國王的人時,就知道已經來到木柵這個世界的角落;當你望進村中長老的眼睛,其中所反映的智慧,只有在偉人為決斷國家命運而集會時可以得見,你會發現自己情不自禁地吟誦出羅馬詩人奧维德的詩句:『上帝賜與人類正直的容顏,以勘查天庭,以仰視星辰。』」

  ~請閱http://blog.udn.com/selin7777/2095643《緣續木柵人 影像恆留傳》

  在植樹節的今天,想到文山區鄉親為了響應種樹而來的善緣,想到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神聖任務,有機會參與終身學習的行列,讓我們領會到知識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學會更珍惜己身的幸福之外,也學習反思公共的課題;許多的火苗在這裏閃爍,要形成火花,則需要更多知識份子的交會,來捲動公共關懷的風潮。

*參考資料網頁:http://www.wenshan.org.tw/archives/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31:50-2007-03-27&Itemid=634

完成於 2014.02.28  播出日 2014.03.12 &2014.03.19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1694210